董玉娥
新泰市第一實驗小學
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可行性
董玉娥
新泰市第一實驗小學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教育教學領域已經開始涌現出許多全新的教學手段,微課就是其中之一。微課作為信息時代涌現出來的一項新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改變小學語文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打造一個高效課堂。本文就圍繞微課出發,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可行性進行了具體的分析,進而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建議和具體的措施。
微課;小學語文教學;可行性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知識,健康發展的重要階段,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學中的基礎學科,尤其受到人們的重視。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老師要能夠根據教學需要以及學生個性選擇出真正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微課作為一個全新的教學手段正好受到廣大教師的普遍認可和應用,本文就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與分析。
(一)利用微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現如今,素質教育深入人心,而素質教育志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自學能力又是綜合能力中不可或缺的。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關鍵在于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自學可以有效展現學生的智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側重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夯實基礎,讓學生自己理解知識,加深對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生的智力。
針對語文教學,預習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預習本身帶有很大的主觀能動性。利用微課提供的閱讀材料,學生可以快速了解文章背景,掌握作者信息,感知作者寫作時間背景、寫作心態;然后根據要求閱讀課文,查閱字典,識別生字,學習新詞語;接著帶著問題再讀文章,概括段落大意,劃分段落,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通過微課,學生的積極性被完全激發,層層遞進完成預習任務,不僅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利用微課,有利于克服學習中的疑難雜點
在傳統語文教學中,依據教學目標以及疑難雜點,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然而在授課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課堂突發事件或者學生注意力分散的情況,導致學生無法掌握重點、難點。而微課的出現,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微課是針對教學中的某個知識點(比如,重點,難點)或為教學中的某個環節而存在的教學,言簡意賅,突出主題,字字珠璣,在攻克教學重點、難點中非常有效。
低年級學生還沒有養成利用字典理解成語的能力,接觸到很多成語后,通過教師的講解只能得到一個模糊的理解,根本無法理解其內涵。例如,“茁壯成長、樹大根深、綠樹成蔭、漫山遍野”等成語。這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微視頻,以動畫的形式為學生演示種子經過澆灌萌芽,再經過陽光的照射成為小樹苗之后再經歷季節變換茁壯成長成為一棵參天大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很好地感知“樹大根深、綠樹成蔭”,并且一個大樹的長成需要經過“天長地久”;與此同時,可以再把一個變成兩棵、兩棵變成多棵,最后成為一片森林,眼前都是參天大樹,讓學生去感知“漫山遍野”這個成語。知道了這些成語的含義之后,教師可以進一步讓學生運用這些成語造句,加深對這些成語的印象。
(三)利用微課,有利于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
教材上的知識雖然都是精粹,但是受版面的限制,其內容是有限的,而光讓學生掌握教材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根本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語文課堂教學要跳出教材的限制,注重課外知識的延伸,適時引入課外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微課的優勢在于,它的表現形式多樣,文字、圖像、視頻、音頻綜合起來,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例如,在《九寨溝》一課的教學過程中,課文雖然寫得非常優美,但大部分小學生的想象力還沒有達到很高的水平,無法想象出其優美畫面,取得的教學效果就會很一般。而通過微課,在教學中播放關于九寨溝的有關視頻,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身臨其境,一邊感受美如畫的九寨溝,一邊聆聽抑揚頓挫的講解,進而達到豐富學生課外知識的目的。
(四)利用微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
小學生的寫字方式還沒有定型,因此,教師的書法水平對小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然而,不同教師的寫字方式還是存在很大差異的,教出來的學生更是大有不同。而利用微課,引入配套的習字動畫素材,讓學生跟著微視頻一筆一劃的寫,就可以達到統一寫字標準,提高寫字水平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文在熟悉目前語文課堂教學遇到的難題的前提下,運用了很多課堂實例,提出了利用微課開展語文教學的優勢,由此得出:微課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具有很多先進之處,將微課運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解決很多難題,并且為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當然,有了好的教學方法,仍需要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只有這樣,在未來,微課教學才能煥發更絢麗的光彩。
[1]周德蘭.關于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2015年第25期:51-51頁:共1頁
[2]俞盡沙.淺論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6年第05期:150-150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