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鐵丹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第五中學
初中化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范鐵丹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第五中學
課改的推進使得初中化學在教學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作業的批改在教學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開拓思維。目前初中化學作業的布置和修改還存在一定問題,本文主要分析初中化學作業的布置和批改,在此基礎上提出加強作業設計的有效性,提高作業反饋和評價的有效性。
初中化學;作業設計;有效性
隨著課改的深入,教師對作業的研究和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果。作業設計是具有創造性的,影響的是學生對課堂知識的鞏固和思維開拓的培養。就初中化學而言,要在作業布置的數量、難度等方面多考慮,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本文主要研究初中化學作業布置和批改及作業設計有效性。
1.1 初中化學作業的布置
初中化學作業的布置既要取決教師的決定,也要取決于學生的學習狀況。在作業布置中不能只是依照教材后面的作業來布置,也不能過難過易,作業的布置要以提升學生學習的信心為出發點。作業設計時要體現科學和趣味性,還要注意開發學生的開放思維。作業的布置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鞏固課堂知識,可以布置閱讀型作業、實踐型作業和探究型作業。
1.2 初中化學作業的批改
初中化學作業批改可以督促學生找到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督促學生進步。作業批改可以使教師認識到自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斷進行改進,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重視作業批改,認真批改,不能單一批語,要用作業評語來提高學生學習初中化學的信心和興趣。認真批改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學習中的不足,調整學習狀態,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從而提高初中化學的學習。
2.1 作業內容體現質與量的綜合性
首先,要想初中化學作業設計有效,那么要從備課開始,要細致研究教材,分析出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點。在作業設計時首先找到主干知識,為作業布置提供基礎,然后針對課堂教學內容來設計,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完成可持續學習。其次,要針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作業設計。作業設計過程要考慮學生的學習差異,因材設計作業,要選擇適合的題目來給學生當作業。再次,作業題目要盡量保證緊扣課堂主要內容,且具有、思考性、全面性和兼顧性。作業要從易到難,盡量注意啟發性和鞏固性結合,使學生在做作業時能夠發揮有效的效能。在作業的量上,要注意題目不能太多或太少,正常情況下學生30分鐘完成比較適合。
2.2 作業設計層次上體現以人為本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每一個學生。首先,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設計理念。教師在作業設計時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水平,既要讓學習稍差的學生吃好,也要學習稍好的學生吃飽,作業設計要體現個體差異,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作業題目,能在完成作業中獲得愉悅和滿足的心情。其次,作業設計時要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可以分層次設計,以鞏固當天所學知識為目的的基礎題目大概占5個左右;聯系前面所學知識,又能聯系上后續知識的提高題目大概占3個左右;培養學生興趣和思維創新的發展題目大概占2個左右。保證學生能按照自己學習情況選擇到適合自己的作業題目。
2.3 作業設計要多樣化發展
作業設計多樣化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更好地發揮作業的作用。首先,要布置閱讀型的作業。課改后的教材提供了比較多的科學相關的閱讀材料,這些材料可以拓寬學生知識面,也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關于水和空氣質量日報預報等資源,讓學生閱讀,獲得信息,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其次,要設計口頭表達作業。口頭表達作業主要是對主要知識的重復記憶,如元素符號、化合價等。教師要幫助學生總結規律,讓學生巧記,不死記。學生也可以自己總結經驗來記憶一定的概念、原理和實驗現象。這種口頭表達作業可以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和思考能力。再次,要設計實踐作業。實踐作業可以幫助學生從書本中跳出來,走近社會和生活。教師可以利用資源來組織課外活動或社會調研、參觀學習等。比如對家庭燃料的選擇及觀察燃燒狀況,之后提出自己看法;調查生活中的白色污染,提出存在問題和解決辦法。完成這種實踐作業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和分析資料的能力,在做作業的過程學生可以隨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還增加了學生對社會環境的責任感,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最后,要設計探究作業。探究作業可以要求學生在家做家庭小實驗,比如探究飲料中的維生素C、自制噴泉等,這樣可以把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緊密聯合起來,提起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樂于學習,從學習中得到知識和滿足。
2.4 作業設計要體現快樂學習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作業設計上要以學生興趣為切入點,讓學生快樂學習。首先,作業的設計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學會有部分學生對化學不感興趣,因此在作業設計時要把課堂內容與學生的生環境進行聯系,設計一些與生活聯系的習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進行討論。其次,可以設計興趣實驗提高學生做作業的興趣。比如在講授碳酸根離子鑒定實驗后,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題目為“雞蛋的沉浮試驗”,讓學生把新鮮雞蛋放入水中,雞蛋會沉入水中,如果加入農鹽酸,那么雞蛋會上浮,然后下沉,之后再上浮、下沉的反復現象。讓學生用原理解釋為什么雞蛋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再次,可以以撰寫小論文的形式給學生留作業。在學習CO的化學性質后,可以讓學生寫一篇CO的好與壞的小短文;還可以通過環保知識競賽來提高學生對化學作業的興趣。如要冬季經常會發生煤氣中毒,請學生們分析一下原因等。
作業使課堂教學的延續,能夠檢驗課堂教學的成果并且對課堂教學有巨大的影響,如果作業布置合理和有效,可以促進課堂教學的效率,不僅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遷移,也繼續發展學生的能力,然而,在教學時,很多時候容易忽視作業的重要性,尤其是忽視作業有效設計的重要性,這使得作業非但實現不了其價值,然而引發學生的反感,對此,教師必須想出更多策略,優化作業設置,讓作業被學生認可。
[1]殷玉美.優化化學作業設計落實減負增效[J].化學教與學,2010(9)
[2]萬雪園.新課程下初中化學練習改革的探索[J].化學教與學,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