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麗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南莫鎮政府
我國鄉鎮財政困難的成因及對策
張小麗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南莫鎮政府
作為我國五級財政體制中最基層的,鄉鎮財政的發展對于我國基層政權的正常運行和社會的穩定有著尤為重要的關系,同時和和諧社會的創建也有著很大的關系。作為國家財政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鄉鎮財政對于推動地區經濟的發展、新農村的和諧建設、“三農”問題的解決等有著尤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從當前鄉鎮財政的實際情況中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困境使農村經濟的發展受到了制約。
鄉鎮財政 成因 對策
廣大農民群眾是鄉鎮的服務對象。鄉鎮的財政狀況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穩定、基層干群關系以及國家基層政權的運轉等有著最為直接的影響。在鄉鎮財政中最為主要的稅種即為農業稅和營業稅,鄉鎮企業因農業稅的取消受到了嚴重的沖擊,鄉鎮債務也越來越嚴重。鄉鎮政府不僅因財政的巨大缺口增加了財政負擔,同時也難以保障公共服務和公共品的提供。當前,鄉鎮財政中越來越多困難的出現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顯得尤為迫切。
(一)農業稅取消,減少了鄉鎮財政收入。自農村改革稅費之后,從制度上基本上將向農村收費的渠道堵死了。前些年鄉鎮解決經費不足的主要措施是“稅不夠,費來湊”[1]。自從改革稅費制度后,國家在政策上明確規定了禁止向農民收取各種費用,以至于鄉鎮的各項工作無法順利開展。而一級政府并沒有減少事權,鄉鎮不對稱的財權和事權現象依然存在,財力的支持并沒有和要承擔的責任向對應,且自身較差的調控能力,使得一些沒有預算但又必須進行的工作得不到財力的保障。
(二)預算管理弱化,財經制度松弛,造成了資金的損失和浪費。部分鄉鎮對預算的觀念不強,在財政支出上不能夠遵循節儉辦事、收支平衡、量入而出、量財辦事、量力而行的原則,在資金的使用和調度上缺乏預算的約束,較為隨意,從而也就不能做到統籌兼顧。
(三)監督制度不完善。當前,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審計部門和管理財政的工作人員缺乏法制觀念,工作責任心較低。并且部分從政人員對表面的業績較為重視,忽視了實際的發展狀況,致使上級部門認為已經完成了制定的目標。現階段,腐敗仍是政府中較為普遍存在的現象,部分官員對公款進行不正當的使用。同時,較多的問題也存在于公務員等考核制度中。在這些考核中靠關系的現象尤為嚴重,進入政府的人能力不足,而真正的人才又不能被政府所用。造成機構人員數量過于龐大,要供養在其位,卻不謀其職的工作人員越來越多。其次就是轉移支付制定存在缺陷。
(四)鄉鎮財政負債重。取消農業稅后,大大的減少了鄉鎮的財政收入,但財政支出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減少,反而還呈增長的趨勢,從而造成了鄉鎮財政負債嚴重,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有:第一,鄉鎮政府錯誤的政績觀念。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或者是一些“面子工程”,鄉鎮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但相應的經濟效益卻沒有因此得到,從而加重了政府負債;第二,政府在投資時由于缺乏資金,就從銀行貸款,較高的借貸率使得鄉鎮政府背負的債務越來越重,光是銀行利息就夠鄉鎮財政承受的。
(一)加強預算編制改革。對預算編制進行改革,對定額標準進行合理的制定,使預算制度行之有效。采取“財力下移,缺口上移”的方法,對鄉鎮的預算經費給予適當的增加。在對預算進行安排的過程中,要對鄉鎮政權運行中所產生的各種費用進行綜合的考慮,為鄉鎮人均公用經費的定額提供依據,使經費能夠做到公正、公平、公開和透明,并和鄉鎮年正常實際支持的水平相接近,使預算能夠有效的執行和落實,為鄉鎮政權的正常運行提供保障。同時,鄉鎮支持的改革要加快步伐,使資金的使用效益得到提高,對鄉鎮財政資金建設的車輛、辦公用品、打印設備、信心網絡等固定資產,實行“一家購買,數家共享,市場運轉”的方式,使鄉鎮區域內的公共設施實現資源共享,以便以優勢互補。
(二)加強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法制觀念和監督的力度。對監督部門、審計部門以及財政管理等部門的工作人員要定期進行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法制觀念和專業素質[2]。以此使他們的業務知識水平得到提高,增強法律意識,充分的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為了增強相關人員的責任感,還應實行責任追究制和崗位責任制,以便于問題出現之后,各部門能找出相應的人員承擔問題的后果,并進行批判和處罰。同時,還可以建立起獎勵制度,提高各部門參與的積極性,進而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其次,應該從日常工作中入手,對相關人員的行為進行規范,讓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避免部分人員走向歧途。對監督力度進行加強,主要是為了使資金的利用率提高,讓資金真正的用在該用的地方。要嚴格把控財政的收入和支出,以便個別人員濫用手中的權力,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情。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都和人民有著非常大的關系。因此,人民大眾有權參與監督。財政審計必須公開化和透明化,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三)合理解決并防范鄉鎮債務。第一,債務清理工作的進行要全面開展,對債務的管理工作要加強力度。制定債務責任制,將債務落實到個人,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清債方法,制定合理的計劃。第二,對于債務的新增鄉鎮政府要提高防范意識。必須得到上一級政府的批準后,鄉鎮政府才能舉債,避免個別鄉鎮出現盲目舉債的現象。對新建項目和受益單位的嘗債意識要進一步的加強,為了避免新增債務的產生,要建立嘗債準備金。第三,對化解債務的方式要進行積極的探索,例如利用地方政府進行債務置換等。此方法實際上就是在利率合適的情況下,用新債來換舊債,優點就是延遲債務時間,使存量債務的成本降低,以此使政府的債務負擔得到減輕。
現階段,我國鄉鎮財政收入較為平穩,但從鄉鎮財政管理的實際工作中可以看出,鄉鎮財政仍有很多問題訓在,這些問題給鄉鎮財政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此,中為了使農村經濟建設發展的更為順利,應對鄉鎮財政進行改革。
[1]薛松苗.鄉鎮財政困難的成因和對策[J].山西農經,2014,03:75-76
[2]李淑玲.當前鄉鎮財政面臨的困難與解決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6,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