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古達木
(通遼日報社,內蒙古通遼028000)
多角度策劃網絡專題做好網上輿論引導
□阿古達木
(通遼日報社,內蒙古通遼028000)
當前,網絡和數字技術裂變式的發展,帶來媒體格局的深刻調整和輿論生態的重大變化,新興媒體發展之快、覆蓋之廣超乎想象。網絡新聞專題作為新媒體時代重要的新聞報道表現形式,越來越被廣泛地應用到特定主題或事件的報道中。網絡新聞專題是圍繞某個主題或事件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對各方面信息進行有邏輯的匯總。網絡新聞專題既具有和傳統媒體上的專題報道的一些共性,也具有自己依存于網絡這個載體所帶來的特性。在這個主要靠內容制勝的媒介環境中,中國通遼網特別重視網絡新聞專題的策劃制作與傳播,一直在嘗試和探索,如何做好網絡新聞專題,自2010年網站開通以來,策劃推出近600個網絡專題,并多次在內蒙古新聞獎評選中獲得佳績。可以說,網絡新聞專題已成為中國通遼網有效引導輿論、有效宣傳重大主題事件的一個重要品牌。
中國通遼網作為通遼日報社旗下的新媒體,自開通之日起特別重視整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資源,發揮各媒體優勢,推進媒體融合。每年都會圍繞當前熱點、中心工作,可預知的重大事件、重大的突發事件、重要的社會話題和發掘出的有重大價值的新聞,及時策劃推出事件類、主題類、挖掘類、欄目類網絡專題。加強選題策劃,規范制作流程形成確定主題、策劃方案、提交方案、討論方案、方案定型、設計制作、編寫代碼、錄入內容、完成制作的工作流程。近年來策劃推出了“治國理政進行時”“活力內蒙古魅力通遼”“貫徹落實8337發展思路,鑄就通遼輝煌明天”“傳承雷鋒精神助力雙城同創”等多部優秀作品,平均每年都會策劃推出近100部網絡專題作品。
在網絡專題選題策劃中,始終堅持“突出地方特色,貼近百姓生活”這一思路,千方百計地做好“地方”特色。2016年圍繞地方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策劃推出了“雙城同創全民動員”“點贊十個全覆蓋”“科爾沁草原上的美麗鄉村”“開創引領開放轉型務實擔當全面建成小康通遼關注第五次黨代會”等50余部專題;圍繞當地涉及民生、貼近百姓生活的熱點話題、事件策劃推出“供暖進行時”“備戰臺風獅子山”“植樹造林在行動”“關注科爾沁區中小學學區劃分”等民生類專題30多個。這些專題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進行宣傳報道,關注熱點、反映民生,得到很好的輿論引導效果。
在網絡新聞專題策劃中我們充分運用文字、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多種手段,不僅使專題顯得更加豐富多彩,還可以給受眾帶來全新的體驗和感受。例如中國通遼網自開通之日起對每年通遼市“兩會”進行全方位的報道。2016年通遼市“兩會”報道中,網站策劃了“實現新跨越迎接新挑戰2016通遼‘兩會’”專題。該專題策劃中,會前認真開展欄目策劃、版面設計、聯系受訪者做前期準備工作。“兩會”期間,在“兩會”程序性內容報道中,采用《通遼日報》審核的稿件,創新表現形式開設“‘兩會’要聞”“‘兩會’圖集”“公示公告”“‘兩會’日程”等5個欄目;網站策劃自選動作,派出網絡文字記者采寫稿件,策劃推出“網絡議政”“提案追蹤”“視頻專題”“微觀‘兩會’”等8個原創欄目;網絡視頻記者采訪拍攝“創業在路上”、“新農村里的幸福生活”視頻專題12部;美工人員精心設計制作“工作報告解讀”、“民生連連看”等圖片解讀12幅;克服了前期技術研發、現場協調、網絡接入、內容審核等諸多難題后,對通遼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進行現場文字直播;充分發揮移動媒體優勢,中國通遼網官方微博開設了“‘兩會’微直播”“‘兩會’微導讀”“‘兩會’微視角”三個欄目,以簡潔明了的文字和圖片實時報道了本次“兩會”盛況。微信、手機報、APP同步開設“微‘兩會’”系列報道,策劃“零距離”“聽民生”“觀數據”“微鏡頭”等4個欄目,及時圖解摘編熱點內容;并將移動媒體內容有效嵌入網絡專題之中,各種媒體的新聞在專題中融合后,可以相互補充、相互提升、相互促進,提高新聞的利用效率與傳播效果。
我們充分發揮網絡專題在互動性方面具有傳統新聞專題所不具有的優勢。在專題策劃中會根據選題要求設計評論、調查、點贊等多種手段使讀者擁有更多評價與反饋的權利,讓讀者參與到重大主題報道中來,形成互動提升重大主題報道的影響力并形成轟動效應。例如:2016年“兩會”之前,網絡專題組織開展“今年我最關注”網絡調查,挑選整理出“食品安全”“棚戶區改造”“必需品價格”“公益養老服務”等12個投票項,讓網民勾選提交自己關注的話題;策劃“民生速遞”話題征集互動欄目,讓網民把自己關心的話題以留言的形式告知我們。“兩會”期間,記者將網友投票留言選出的部分熱點問題與聲音帶到“兩會”現場,組織代表委員采訪支招,并將所提建議或措施辦法反饋到網絡上供網民瀏覽。這種互動方式使網民親身融入專題報道中,對其關注的問題、對通遼今后發展的期望以及建言獻策,以投票和留言的形式表達出來,在閱讀新聞的過程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中國通遼網在創新推動網絡輿論引導工作中一直把多角度策劃網絡新聞專題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利用網絡新聞專題在多個層面、多個視野上的立體化報道,使網站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和輿論引導力不斷增強。積極與國內知名網絡媒體合作,充分利用中國通遼網是中國城市網盟、全國網絡傳播聯盟會員單位等現有的網絡資源優勢,積極發揮網絡專題推廣優勢,與大連天健網、青島網、寧波網、杭州網、大洋網等國內知名網站合作,相互推廣鏈接重點專題,借助這些知名媒體力量和渠道,宣傳報道通遼市。近些年,每年都會有50余部網絡專題、萬余篇稿件在其他媒體上進行刊播轉載。實踐證明,這不僅很好地對外宣傳了通遼市,而且使地方新聞網站對外宣傳的效果得以最大限度地延伸。近年來,中國通遼網先后榮獲“全國地方網站十佳特色品牌獎”、“全國地方網站最佳本土傳播力品牌獎”、“綠行中國”節儉環保公益活動最佳組織獎、全國報業“新媒體項目創新50強”,每年都有網絡專題類作品獲內蒙古新聞獎。2016年8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批準中國通遼網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業務種類為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布、轉載服務。中國通遼網成為通遼市唯一獲得國家一類新聞信息服務資質的網站,也是我區第3家、地市級第1家擁有國家一類資質的新聞網站。讓報社新媒體建設站在了新的起點和高度上,為報社媒體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面對媒體格局、信息傳播和輿論形成方式發生深刻變革的環境,只有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兩種媒體優勢,樹立各媒體協同作戰的理念,才能發揮各種媒介的整體力量,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輿論大環境。對于傳統媒體,借助其公信力和影響力,發揮引導和影響網絡輿論的主渠道作用;對于新媒體,盡快練就掌握新思維、駕馭新載體、運用新手段,掌握融合發展的新本領。網絡新聞專題既具有和傳統媒體上的專題報道的一些共性,也具有自己依存于網絡這個載體所帶來的特性。在這個主要靠內容制勝的媒介環境中,如何做好網絡新聞專題,使之既保有專題報道的優點,又囊括網絡載體的長處,值得從業人員認真思考。中國通遼網在通過多角度策劃網絡新聞專題方面做了很多積極的探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不但有效提升了新媒體自身的影響力,也為地方網絡輿論引導做出了有意義的探索。對于新媒體,不斷探索創新網絡宣傳的新途徑,充分利用網絡特點,形成地方網站自身新聞宣傳的整體風格,讓宣傳更具引導力、影響力、感染力和吸引力,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
(編輯:古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