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婭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制度的困境*
吳 婭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制度是彌補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制度的不足、救濟交通事故受害人的一項有效制度。然而我國這一制度仍然存在諸多有待破解的困境,立法上存在區域化、碎片化的問題,因為宣傳不到位以及申請基金墊付程序復雜,現實中啟動較少,同時,這一制度本身存在的救助范圍有限、補償力度不夠等問題,亦制約著這一制度發揮其作用。
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補償;困境
近年來,我國機動車保有數量飛速增長,機動車年銷量已連續超過兩千萬輛。與機動車飛速增長相伴隨的,是道路交通事故亦呈現持續增長態勢。造成交通事故頻發的原因頗多,課題組在對駕駛人員的問卷調查中,87.04%的駕駛人員認為駕駛陋習是交通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72.22%的駕駛人員認為行人自我安全防范意識不強是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51.85%的駕駛人員認為主要原因是我國近年機動車數量大規模增加。交通事故的發生,使得受害人的權益遭到侵害。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以下簡稱救助基金)是彌補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制度的不足、補償交通事故受害人的一種重要制度,然而我國救助基金制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造成救助基金啟動困難,且救助乏力。
依法處置道路交通事故糾紛是法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國先后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交強險條例》,以及《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試行辦法》等法律法規為妥善處理交通事故糾紛提供了法律依據。《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試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是我國救助基金管理方面的基本法律規范,在救助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救助基金立法區域化問題
2009年9月10日,財政部、保監會、公安部、衛生部、農業部五部門聯合發布的《辦法》,是我國調整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的重要規范文件。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辦法》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一個重要體現是《辦法》效力層次過低,且其內容多為抽象性宏觀規范,在實務中操作性不強。《辦法》雖然已經出臺,但我國沒有建立全國統一的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制度,《辦法》具體實施過程中的基金的管理、基金救助的范圍以及救助基金墊付的程序等方面的具體實施細則,主要依據各地方制定相應的地方性法規。除了一些省級部門出臺了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相關地方性法規外,一些縣市也制定了相應的規范性文件。這種具體實施細則依據地方性法規確定的方式,不可避免地會造成各地在救助的范圍以及基金墊付的程序和基金的管理等方面卻存在差異。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立法的區域化,與機動車流動性大、交通事故糾紛跨區域發生狀況多的狀況相沖突,是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施行不佳的重要因素。
(二)救助基金立法的碎片化問題
救助基金立法存在區域化的同時,還存在立法的碎片化。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立法碎片化現象十分明顯,涉及救助基金的規范性文件數量龐大。現階段,不僅在省級行政機構層面出臺救助基金的實施辦法,而且部分縣市也紛紛出臺管理細則和實施辦法。在同一個行政區域內,一些救助基金實施細則和實施辦法甚至出現相互矛盾和沖突之處,不僅沒有給受害人申請救助基金墊付提供便利,反而使得申請救助基金墊付程序在啟動上變得異常困難。
《辦法》規定在受害人搶救費用超過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限額和肇事機動車未參加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以及機動車肇事后逃逸的情形下,由救助基金墊付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然而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申請救助基金墊付并獲得成功墊付的實例少之又少。造成救助基金啟動困難的原因頗多,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救助基金宣傳不到位以及申請墊付條件苛刻,申請墊付程序復雜。
(一)宣傳不到位的因素
我國救助基金自建立以來,很多地方的救助基金資金閑置現象十分嚴重,并沒有有效發揮其在救助交通事故受害人方面的作用,造成這一現象的最主要原因,是很多駕駛人員不了解甚至不知道這一制度。在課題組開展的問卷調查中,接受調查的駕駛人員有41%以上的駕駛人員發生過一次以上的交通事故,但37.96%的駕駛員表示對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求助基金“沒聽說過,一點都不清楚”;59.26%的駕駛員表示對救助基金“聽說過,但是不太了解”。在問卷中選擇“沒聽說過,一點都不清楚”和“聽說過,但是不太了解”兩項的總人數,竟占到被調查人員總數的97.22%,可見這一制度的宣傳缺失之嚴重。因此,救助基金宣傳不到位,使得符合申請基金的受害人無從申請救助基金墊付,應該是造成基金墊付啟動少的主要原因。
(二)墊付申請程序模糊
《辦法》規定:申請救助基金墊付受害人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地的救助基金管理機構及時墊付。實踐中,救助基金管理機構究竟為哪個部門并沒有統一界定,導致需要救助基金墊付的受害人無從申請。救助基金管理機構的不明確,導致申請救助基金墊付人員不知向哪一個機構或部門申請,一些交通事故受害人只能來回往返于各有關機構和部門,嚴重影響救助基金墊付程序的啟動。
救助基金是受害人權利救濟的重要內容,對搶救受害人、爭取受害人救治時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我國救助基金制度救助基金救助范圍有限,救助基金補償力度不夠。
(一)救助基金救助范圍有限
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的數量呈上升趨勢,各種交通事故狀況紛繁蕪雜。在一些重大交通事故中,肇事車輛僅購買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但沒有購買商業保險,而強制責任保險金額有限,不足以支付重大交通事故中傷害嚴重的受害人的巨額搶救費用。甚至在一些交通事故中,肇事車輛事后逃逸,使得受害人無法啟動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予以賠償。救助基金是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的重要補充,然而其在救助范圍上過于狹窄,使得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不足或缺位導致的諸多狀況并不能得到有效彌補。《辦法》規定:救助基金墊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在重大交通事故中,在醫療搶救過程完成之后,受害人雖然暫時脫離生命危險,但其后續的治療尤為關鍵,治療過程中,受害人仍需巨額治療費用。對部分或全部搶救費用進行墊付的內容,沒有根據不同的受害人進行區別對待,對重大交通事故中受傷嚴重、搶救費用高昂的傷害嚴重的受害人而言,并不能滿足治療需求。
(二)救助基金補償力度有限
救助基金在墊付范圍上十分有限,限于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對于搶救費用之外的醫療費用,則不屬于救助基金墊付的范圍。除此之外,救助基金對搶救費用的補償力度有限。實踐中,各地救助基金墊付的搶救費用的上限并未完全一致。救助基金墊付的金額在一到兩萬元之間的居多,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一到兩萬元的墊付資金已不能滿足眾多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救濟需求。因此,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逐步提高其救助基金墊付搶救費用的額度,使得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權益得到切實保障。我國各地救助基金籌集了規模相當的資金,而救助基金墊付的支出并不樂觀,一定程度上產生救助基金的資金嚴重閑置問題。
救助基金制度作為一種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救濟的有效制度,理應在實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更加有效地彌補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制度的不足,更加及時和充分地救濟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人。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則必須正視當前我國救助基金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和困境,及時完善、不斷改進這一制度,更好地保障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權益。
D922.14
:A
:2095-4379-(2017)28-0053-02
*貴州民族大學科研基金資助項目,項目名稱《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制度研究》(項目編號16jsm015)。
吳婭(1985-),女,漢族,貴州盤縣人,研究生,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商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