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征
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天津 301700
論審訊中如何把握行賄人心理
陳 征
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天津 301700
審訊其實質是一場心理較量,在對行賄人的審訊中,正確認識、把握行賄人在審訊中的心理,是決定審訊成敗的重要因素。結合近年來工作實踐,筆者就行賄人在審訊中的心理特點以及如何把握行賄人心理推進審訊作一簡要論述。
審訊;行賄人;心理;檢察
審訊行賄人,是基層職務犯罪偵查人員查辦行受賄案件的重要工作。審訊實踐中,行賄人大多作為污點證人進行詢問,此時行賄人與受賄人法律地位不同,且行賄與受賄是對合犯罪,這就決定了審訊中行賄人與受賄人的心理既有差異又有共同點。本文主要就行賄人心理特點進行分析,并就如何快速推進審訊工作提出對策建議。
(一)行賄心理的基本認識
行賄人一般為社會經濟活動中的生產、經營者,作為商人群體具備共同特點:他們對傳統人情社會關系有著敏銳的理解,善于在社會變革中捕捉商機,精于算計利益交換產生的效益。筆者發現,多數行賄人不論文化層次、法律知識水平的高低,普遍缺乏社會公平理念,存在優勢競爭心理,往往將生產、商業目標的達成作為價值實現標準,在價值觀念上重結果評價、輕手段評價,對自身行賄行為違法性認識不足,缺乏應有罪惡感,大多將行賄行為作為獵取商業利益的手段,作為行業、利益群體的“潛規則”,在觀念上將行賄作為一種商業的投資行為或是經營活動中的交易行為。
(二)對抗審訊的心理原因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也是行賄人對抗審訊的本質原因。站在行賄人的視角,在審訊中如實供述,將面臨不利的后果:一是可能受到法律制裁,承擔刑事責任;二是原有的利益渠道阻斷,導致直接的經濟利益損失;三是社會道義的內疚,在心理上難以面對利益圈的相關人員;四是害怕受賄人家屬及相關利益人的打擊報復。
(三)個性心理差異在審訊中的表現
由于社會經歷、文化程度及性格等方面因素差異,不同的行賄人,在審訊中的心理表現也不盡相同。筆者在審訊中,常常把行賄人歸納為四類:知型、倔型、狡型、痞型。1、知型。文化層次較高,有一定社會地位,處事理性、冷靜。審訊中戒備心理強,表現為:應對審訊沉著冷靜、情緒穩定;易于溝通、交流,但對偵查人員的教育、說理,不輕易相信、認同;回答訊問一般要反復思考,不會正面對抗審訊;2、倔型:文化程度較低,大多從社會底層發跡,能吃苦、倔強、認死理,缺乏主見。在審訊中抵觸心理強,表現為:應對審訊態度消極、情緒淡漠;難于溝通、交流,不輕易答話,往往用沉默對抗審訊。3、狡型:有一定文化層次,社會關系網比較復雜,善于交際,過于自負。在審訊中人僥幸心理強,表現為:應對審訊主動、反映迅速;易于溝通、交流,領會意圖快,能言善辯;會主動發問,并善于在訊問中尋找案發信息。
(一)對損失最小化心理的把握
利用好損失最小化心理,要注意把握好三個環節:一是審訊初期的“造勢”。充分重視審訊的開局,要結合案件特點及行賄人個性,從將行賄人帶入辦案區,到訊問的第一句話,再到審訊初期的鋪墊作一總體設計,通過有效的聲勢營造,使行賄人迅速接受角色轉變投入審訊,引導其產生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精神壓力,將其在審訊中的損失最小化期望值拉低;二是審訊中期的換位思考。隨著審訊的推進,應注意拉近與行賄人情感上的距離,并強化偵查人員與其在共同解決問題,啟發其進行換位思考,適時站在行賄人角度對辦案的形勢及其現實處境進行判斷,反復分析抗審的不利后果,引導其認同如實供述能實現損失最小化;三是審訊后期的探底。行賄人開口后,可適當給予其認可,還應繼續試探其供述底線,逐個分析其相關利益人情況,并暗示其隱瞞的某些行賄對象、受賄事實已被發現或即將查處,適時可明確審訊的目標,達到目標即可結束審訊。
(二)對試探心理的把握
偵查人員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科學運用審訊語言。證據是審訊中行賄人試探的重要目標,尤其在審訊初期,偵查人員應有意識地對其試探心理加以利用,通過啟發式的發問、反問式的應答及模糊訊問語言的運用,引導其對偵查人員掌握的證據進行猜測、聯想、判斷,誘使其出現判斷失誤,將偵查人員未掌握的受賄人暴露出來,為后期深挖受賄線索打下基礎;二是靈活運用犯罪記憶。試探心理是基于犯罪記憶產生的,行賄人到案后往往會對行賄行為進行回顧,并據此對審訊的目標作出判斷,再通過試探確定抗審對策,而審訊應抓住此規律進行“逆向”打擊,利用其試探心理,引導其不斷對自己的行賄記憶進行回顧,采用啟發式訊問,不斷強化其對行賄時間、地點、方式的記憶,使其清晰的犯罪記憶與拒供的謊言產生心理沖突;三是合理運用證據。筆者認為,在審訊中運用證據應遵行:能不使用盡量不使用,能間接暗示盡量不直接明示,盡量運用假設證據。
[1]楊杰,謝連燊.論對職務犯罪案件行賄人的審訊謀略——以行賄人的心理動態為視角[J].中國檢察官,2012(11):62-63.
[2]陸賢平,曹漢基.針對行賄人心理采取恰當的訊問對策[N].江蘇法制報,2007-12-3(006).
D917.2
:A
:2095-4379-(2017)28-0158-01
陳征(1986-),男,滿族,河北承德人,學士學位,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助理檢察員,研究方向:刑事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