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溯源法是編寫地方志挖掘資料的基本方法
——以編修《賀州市志》為例

2017-01-27 15:44:09鐘來全謝錦玲
廣西地方志 2017年4期
關鍵詞:歷史

鐘來全,謝錦玲

(廣西賀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廣西 賀州 542899)

溯源法是編寫地方志挖掘資料的基本方法
——以編修《賀州市志》為例

鐘來全,謝錦玲

(廣西賀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廣西 賀州 542899)

志書編寫需要追溯事物的發端,要溯源清本,所以史料收集整理的方法與途徑就成了地方志編寫的決定性因素。用溯源法挖掘資料可以使地方志主線突出、特色凸顯,充分展現一個行政區域內自然、社會等各方面的歷史與現狀。文章以《賀州市志》編纂的幾個問題為例,論述溯源法在志書編寫中的地位與作用。

地方志;挖掘資料;溯源法

地方志書編寫的一個基本要求與基本原則是“縱述歷史,橫陳百科,橫不缺項,縱不斷線”。一本有價值的地方志書,歷史主線、縱向的陳述不可割裂,橫向的百科陳列不可缺項。要達到這樣的編寫要求,編纂者在編修地方志時需要查閱大量的史料,從浩瀚、復雜的材料中把握歷史的脈搏,找出歷史的關鍵點、關節點,發現歷史的主要因素、重要事實。編修者要完成這樣的工作任務,除了需要具備基本的編修素養,還需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方式方法去消化、吸收、整理歷史資料。編纂者最常用的歷史資料挖掘方法就是溯源法,這個方法與途徑看似普通,但卻是最實用、最可靠、最基本的手段,也是歷史研究者、歷史編纂者認為比較科學、合理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讓歷史資料線條清晰,要素列陳,便于歷史編修者明古通今,把握編寫側重點,實施編纂工作。

一、用溯源法挖掘資料能使地方志編寫縱不斷線

地方志編修主要致力于地方歷史發展的記載,在編修中面臨許多的困難和問題,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就是歷史資料的來源與甄別。地方史書資料的收集,傳統的手段主要是靠手抄、復印,資料來源的途徑與范圍以圖書館、檔案館、單位資料室為主,檔案資料、各種書籍、報刊這類紙質文獻是歷史資料來源的主要內容,這種材料收集的方式與途徑,現在也依然是地方志編纂網羅各類資料的主要手段。這種方法和途徑的工作過程雖相對緩慢,但步驟扎實、穩妥,獲取的資料比較可靠,同時由于資料來源有限,資料獲取相對不足,造成不少的歷史資料未能加以使用,對志書編纂的質量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網絡媒介的暢通對地方志的編修產生了巨大影響,志書資料收集可以說是窮盡所能,原來看不到的資料紛紛呈現在眼前。面對堆積如山的資料,如何取舍資料、如何辨別歷史材料真偽?諸如此類的問題橫呈在編纂人員面前。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一個正確、科學的方法去對待歷史材料、甄別取舍歷史資料,采用溯源法挖掘歷史資料就這樣自然而然地走入了編纂者的視野。所謂溯源法,就是從歷史的根源中尋找歷史發展的脈絡,還原歷史的真實面目,把握歷史發展的規律,總結歷史發展的經驗。

賀州市成立于2002年12月,《賀州市志》于2012年啟動編纂創修志書。雖然成立的時間短,但賀州發展的歷史源遠流長。賀州市在歷史上行政區劃隸屬多變,行政機構設置變動頻繁,且記載賀州發生、發展、延續脈絡的相關資料并非持續相連,歷史的線索不是一條清晰、完整的線。外加歷史原因,不少相關資料的丟失、缺漏,給志書的編纂帶來很大困難。

《賀州市志》上限追溯至人類歷史發展初期時的賀州狀況,下限至2005年賀州所發生之事,記載的歷史跨度大、內容廣,編修工作起步較晚,工作任務繁雜。在《賀州市志》編纂的過程中,涉及賀州市行政區域發展這一復雜的歷史問題,為了清本溯源,還原歷史的真貌,必須掌握豐富的賀州歷史資料。為此,編纂人員由“內”到“外”查閱歷史資料。從“內”查閱資料,即先查閱賀州市現存的古籍志書:清《(光緒)賀縣志》《(乾隆)昭平縣志》《(乾隆)富川縣志》《(光緒)富川縣志》《(光緒)富川縣鄉土志》《(民國)昭平志》《(民國)賀縣志》《(民國)鐘山縣志》,1992年版《昭平縣志》、1993年版《富川瑤族自治縣志》、1995年版《鐘山縣志》、2001年版《賀州市志》(縣級賀州市志書)等,到市內博物館、圖書館,檔案局查閱資料。從“外”查閱資料,即組織市志編輯人員到廣西博物館、廣西方志館等查閱有關賀州的地情資料,再查閱與賀州有歷史淵源的《道州府志》《永州市志》《肇慶市志》《懷集縣志》《平樂府志》等書籍,又從《水經注》《史記》《漢書》《后漢書》《魏書》《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元和郡縣志》《宋史》《嶺外代答》《明史》等典籍中查閱與賀州有關的歷史資料,在浩瀚的歷史文獻中尋找賀州歷史發展的蛛絲馬跡,確保創修《賀州市志》“縱不斷線”。在查閱歷史資料的過程中,編纂人員逐漸理清了賀州地域的歸屬問題。

在古代的許多地理文獻記載中提及“蒼梧之野”,這一概念到底所指的范圍有多廣,古書沒有明確的說明。按照2011年胡寶清主編的《廣西地理》所述,“蒼梧之野”北及湖南寧遠縣、廣西全州縣境界,南至廣東的信宜市、羅定市境界,西到廣西大瑤山,東達廣東連縣、肇慶市境界,這些地域都在“蒼梧之野”范圍。據此定義,賀州正處于“蒼梧之野”的核心位置。而今,賀州依然是湘桂粵三省區中心,與過去歷史記載相吻合。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五路大軍征戰嶺南,其中的一路大軍從湖南九嶷山沿萌渚嶺峽谷經賀州向南推進。平定嶺南后,賀州屬秦朝嶺南三郡中的南海郡。秦末,南海郡慰趙佗在嶺南地區建立南越國,自此到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平定南越之前,賀州屬南越國轄制,與西漢長沙國毗連,是南越國與長沙國的前沿陣地。為了加強對嶺南各地的統治,阻止中原漢王朝的軍隊南下,南越國在其統治的九十三年間,在轄區內分設了諸多王國。其中賀州被分封為王國,其王城在今賀州市八步區鋪門鎮東村高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地形圖》上標注的“封中”就是這一地域,依據考古出土文物印證,①藍日勇,覃義生,覃光榮.廣西賀縣金鐘一號漢墓[J].考古,1986(3).“封中”是南越國的一個諸侯封國,“封中”應該是指封中王國。因為資料來源的限制,未能把地方考古研究資源加以充分利用,所以“封中”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困擾史學界。《賀州市志》編纂工作人員經過現場考證、資料查詢,認為“封中”是指南越國的一個諸侯王國名稱,而非一個地域名稱。賀州在五代十國也被分封為諸侯王國,佐證了“封中”是諸侯王國的事實。

西漢元鼎五年(前112)秋,漢武帝遣10萬軍隊分五路進攻南越國。其中由歸義侯下瀨將軍“甲”率領的一支軍隊即從賀州取道南下。漢平南越后,在賀江流域原古蒼梧的基礎上設立了蒼梧郡,今賀州境內設置了封陽、臨賀、富川、馮乘等縣。為了加強對嶺南的管理,漢王朝沿瀟賀古道擇地勢險要之處屯兵設卡、駐扎軍隊,賀州由此出現了關闕接踵、城樓相望的人文景觀。從此,南戍的部隊與往來的客商日益頻繁穿梭于瀟賀古道之上,賀州成了“海上絲綢之路”萌渚嶺段的中樞城郭。到東漢中晚期,賀州文化的發展軌跡也開始與中原同步繁榮。

三國時期,處于瀟賀古道要沖的賀州,因其富饒和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盤踞南方各大軍事集團的必爭之地。荊州劉表、東吳孫權的部隊都曾在賀州駐守過,交州士燮、士壹兄弟的政治勢力也牢牢控制賀州。為了更好地發揮賀州進入嶺南的橋頭堡作用,吳國孫權在黃武五年(226)將臨賀縣升格為臨賀郡,這是賀州設郡之始。開皇九年(589),隋文帝楊堅廢臨賀郡置賀州,賀州之名由此產生。宋朝時期,賀州先屬廣南東路,大觀二年(1108)改屬廣南西路,改屬廣西的根本原因是賀州經濟發達,為了保證廣西財力的均衡與發展,所以將賀州從廣東劃歸廣西,這也恰恰證明了賀州在歷史上地位的重要性。據歷史記載,在北宋熙寧十年(1077)年,廣南西道(廣西)每年商稅達一千貫的有17個州,達三千貫以上的有六個州,賀州是其中之一。

三國至唐末五代七百多年的時間里,盡管有多次的朝代更替,斗轉星移,但是對萌渚嶺大通道的建設卻一直沒有停止。隨著交通道路及其管理系統的不斷完善,瀟賀古道已成為保持嶺南穩定的政治和軍事通道,保障五嶺南北物流暢通的商旅通道和保護中原客家遷徙促進民族融合的文化通道。晚清時期,賀州成為廣西工商業重鎮。通過溯源,賀州發生、發展、延續的脈絡非常清晰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二、用溯源法挖掘資料能使地方志編寫橫不缺項

賀州市是廣西離首府南寧最遠的一個地級市,經濟落后,基礎工業薄弱。2012年末,賀州市有常住人口232.38萬人,其中市區人口44.45萬人。在編寫《賀州市志》初稿過程中,由于受資料的制約,近的資料多,遠的資料缺,只有現狀,缺少歷史。這樣,地方志的地方性、廣泛性、資料性、真實性、連續性和編纂體例的獨特性都不能體現出來。因此,市志編纂工作人員用溯源法追溯賀州的發展歷史,還原賀州在廣西發展史上的輝煌時光。

人口問題有其現實的社會意義和行政需求,是一個由來已久的社會問題,修志者一般對這個問題非常重視。在古代,人口多寡是判斷一個地方社會經濟綜合實力最為重要的一個指標,當年官吏們招徠人口就像今天地方政府招商引資一樣重要。人口總量這一指標顯示,南朝陳時賀州人口最多不超過2000戶,但是到了唐初,據《新唐書·志·地理》(619卷)記載,賀州人口已增加到4552戶,居桂林市之后,梧州、柳州市之先。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縣圖志》以及《宋史·地理志》,還有宋王存等人纂的《元豐九域志》資料顯示,唐宋兩代的絕大部分時間里,賀州人口總量在廣西排名都十分靠前,其中唐代賀州人口總量在廣西排位基本上保持在第四到第五之間,到了北宋中期的元豐年間迅速上升到了第二位。這些資料說明,賀州是當時除廣西省級行政管理中心桂林之外綜合實力最強的一個州郡。

雖然現在賀州市的工業總量排在廣西其他城市的后面,但溯源賀州發展歷史,賀州曾是廣西工商業的重鎮,采礦業一直處于全國領先地位。賀州地處萌渚嶺南緣,地理構造復雜,成礦地質條件有利,礦產種類繁多。截至2012年底,賀州市已經發現的煤、鐵、錳、鈦、鎢、錫、銅、鉛、鋅、銻、鉬、金、銀、稀土、硫鐵礦、砷、磷、水晶、飾面花崗巖、飾面大理巖、水泥用灰巖、白云巖、粘土、陶瓷土、硅灰石、重晶石、鉀長石、螢石等有用礦產約60多種,主要礦產為飾面大理巖、飾面花崗巖、鐵礦、鎢礦、錫礦、鉛鋅礦、金礦、銀礦、稀土、硅灰石和水泥用石灰巖,礦產地有97處。探明儲量的共有28種(含伴生礦種),其中大型礦床11處,中型9處,小型71處。飾面大理石、鎢礦、錫礦、稀土礦、硅灰石等探明儲量位居廣西前列,稀土礦、飾面花崗巖、飾面大理石、硅灰石等保有資源量居廣西第一位。

在眾多的礦類中,賀州的錫礦,無論是蘊藏數量、礦產品質還是開采歷史年代久遠性在國內都是艷壓群芳,獨步天下。據《神農本草經》記載,錫“生桂陽山谷”,①馬繼興,謝海洲,尚志均.神農本草經輯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桂陽”是現今湖南省桂陽縣,西漢初期為“桂陽郡”,先秦時期沒有“桂陽”這個行政建置。按照中國傳統地理方位的稱呼,“陽”是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桂陽”即“桂”之“陽”。所以,“桂陽山谷”指的不是今天湖南省桂陽縣界內的山谷,而是指桂嶺之“陽”,即今天賀州市八步區桂嶺鎮南面的山嶺。南朝時期,梁國的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解釋:“錫,《本經》云生桂陽,今乃出臨賀,臨賀猶是分桂陽所置。”②[梁]陶弘景.本草經集注[M].上海:群聯出版社,1995.西漢初期,賀州歸南越國管理,西漢中央政權實際上沒有管控賀州,只是名義上把賀州劃歸長沙國桂陽郡管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金石部》(卷8)解釋:“(別錄曰)錫生桂陽山谷。(弘景曰)今出臨賀,猶是桂陽地界。”③[明]李時珍.本草綱目[M].合肥:黃山書社,2005.也就是說,從文獻記載和歷史的實際情況看,說“錫生桂陽”是現今湖南省桂陽產錫也沒有錯,因為賀州曾經歸桂陽管理,但真正的產地是賀州,不是桂陽縣。過去和現在的桂陽縣都沒有開采錫礦的歷史,所以“錫生桂陽”實際指的是賀州。清《(光緒)賀縣志》記載,賀州在漢代時已有采錫坑廠。到了唐朝,賀州之“賀”成了錫的代名詞。賀州之“賀”之所以能夠成為錫的代名詞,就是因為天下之錫以賀州所產者最精、品位高,冠絕天下。在古代,賀州之錫不僅滿足于青銅制造業、錢幣制造業、手工業等方面的需要,還被用來入藥。由于賀州之錫最為精致,所以醫家只用賀州所產之錫作為藥引。于是一些醫家為了稱呼方便,干脆就將賀州之錫簡稱為“賀”。唐朝醫學家蘇恭在他的醫學專著《本草圖經》中就把錫稱為“賀”。漸漸地,賀州之“賀”也就成了錫的別稱。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金石部》(卷8)中對“錫”的解釋是:“白鑞音臘,鈏音引,賀(時珍曰)。爾雅:錫謂之鈏。郭璞注云:白鑞也。方術家謂之‘賀’,蓋錫以臨賀出者為美也。”《本草綱目·獸部》(卷5)又一次提到:“賀,錫也,出賀州”④[明]李時珍.本草綱目[M].合肥:黃山書社,2005.。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五金》(卷14)中稱:“凡錫,中國偏出西南郡邑,東北寡生,古書名錫為賀者,以臨賀郡(今賀州)產錫最盛而得名也。”⑤[明]宋應星.天工開物[M].明崇禎十年涂紹煃刊本,1637.1945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實用大字典》中說賀州產錫最盛,所以錫也叫“賀”。

歷史上,產錫業一直是賀州地方經濟的一大重要支柱。賀州產錫量大,《宋史·志》(卷180)載:“至道二年,始禁道、賀州錫,官益其價市之,以給諸路鑄錢。”⑥[元]脫脫,阿圖魯.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2.宋朝時賀州的太平場是當時全國的九大錫產地之一,宋人馬端臨《文獻通考·征榷》(卷18)載:“產錫有九場……道州之黃富,賀州之太平川石場……”⑦[元]馬端臨.文獻通考[M].北京:中華書局,1986.清徐松輯錄的《宋會要輯稿·食貨》對賀州太平場錫年產量進行了詳細記載:“元豐元年(1078),賀州市場太平場元額五十萬斤,元年收八十七萬八千九百五十斤……元豐元年(全國)收總計二百三十二萬一千八百九十八斤。”“賀州太平場一萬二千六百斤赴韶州永通監、饒州永平監、贛州鑄錢院鑄錢。”⑧[清]徐松.宋會要輯稿[M].北京:中華書局,1957.賀州的太平場的錫年產量約占當時全國錫年產量的37.9%,是北宋重要的錫產地。賀州的錫不僅供自用、進貢,還運往廣東、江西的錢監供鑄錢所用。由此可見,賀州的錫礦業在當時國民經濟中起到了很大程度的支撐作用。南宋乾道年間,賀州平均每年外運鑄錢的錫占全國的62%。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那個時代,一天沒有賀州錫礦的供應,全國就沒錢用。清代康熙至乾隆時期,由于大量的廣東資本注入賀州采礦業,又在賀州催生了路花、西灣、黃田、牛廟等許多圩市。晚清時期,賀州錫礦產業被列為廣西工礦業的重要指標,并因豐富的錫產業成為廣西工商業重鎮。民國時期,賀州錫礦產業依然是整個廣西財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舊桂系為培育財力,采取了管辦民營或民營等多種手段吸納民間資本進入礦業,賀州錫業快速發展,成為廣西的重要經濟支柱。也正是由于賀州錫業的豐厚利潤解決了軍餉所需,駐扎賀州的軍閥沈鴻英所部成為舊桂系中實力最強的一支。二戰時期,錫為軍火制造必需品,錫貿易存在巨大利潤。新桂系于1927年至1931年間采取放開開采、統一提煉的政策。吸引了大量資金,也引入了國外先進技術投入到賀州的錫礦生產,由此推動了冶錫業的發展。1934年,廣西年產錫200萬斤,其中賀州192萬斤,占整個廣西錫產量的96%。為此,新桂系代表人物白崇禧于1932年4月提出了將賀州錫礦業建設成為廣西礦業“保姆”的計劃。

1949年以后,賀州錫礦的開采和管理主要由平桂礦務局來進行。平桂礦務局的前身就是1907年清政府設立的礦局,總部設在鐘山縣西灣鎮(今賀州市平桂區西灣街道)。新中國建立后,礦務局從官僚資本企業變為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企業。1952年7月,有色金屬工業廣西分公司從桂林遷至西灣,與平桂礦務局合組成新的廣西分局,管轄全省的有色金屬工業企業,下轄10個錫礦和分礦、2個煉錫廠,以及銻礦、煤礦、電廠等17個生產礦廠。1953-1957年,平桂礦務局的精錫年產量從3461噸增至5380噸,年年盈利。1958-1976年,由于“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加上錫礦資源出現衰竭,平桂礦務局基本處于虧損和半停產狀態。20世紀80年代由于國家的扶持,礦務局重新扭轉局面,實現連年盈利。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錫礦資源瀕臨枯竭,平桂礦務局的工作進入低潮,2000年關閉重組,賀州的錫礦開發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從1949年到2000年,平桂礦務局的工作雖經歷了曲折和低谷,但仍然為國家大幅創匯和創稅,礦業成為賀州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

賀州錫業生產創造了一系列廣西乃至全國第一。1907年,廣西巡撫在賀州設西灣管礦局,成為廣西官辦有色金屬礦冶業的開端。1927年3月,賀州從馬來西亞引進英國人的全套錫礦采選設備,用柴油機發電供應動力,成為廣西使用現代技術開礦的發端。1938年,為供應錫業生產的八步電力分廠建成,裝機容量2×1600千瓦,是當時廣西裝機容量最大的火力發電廠。1941年2月,坐落于平桂西灣鎮的煉錫廠建成廣西首座8.5平方米粗煉反射爐。1982年,冶金部在平桂局召開錫選礦會議,由平桂冶煉廠與試驗所共同制定的錫精礦化學分析方法被列入國家標準。1988年,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統計局評定,平桂礦務局列為中國50家最大經營規模工業企業,居全國有色金屬礦采選行業第7位。①平桂礦務局志編纂委員會.平桂礦務局志[Z].內部出版,1997.如果不用溯源法,只看現狀,就看不到賀州工業曾經的輝煌歷史。

三、用溯源法挖掘資料能使地方志編寫明古詳今

由于賀州市成立的時間不長,《賀州市志》編纂啟動晚,再加《賀州市志》承編單位不少編寫人員沒有經過專門的地方志纂寫培訓,也沒有纂寫歷史資料的經歷,缺乏歷史編修的基本素養,不懂得如何撰寫材料,在提供志稿的過程中局限于從年鑒、本單位所保存資料中去找材料。正因為這樣,由于資料來源的有限性和資料自身的時限性,造成了許多單位提供的市志稿件絕大多數是“厚今薄古”,而賀州的歷史發展狀況卻正相反,即“古厚今薄”,所以資料沒有能夠有效、有質量地提供。為解決修志這個常見問題,常用的出路和辦法依然是溯源法。

賀州的采礦在過去是傳統產業,也是支柱產業,在采礦中一定會涉及采礦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問題,在編修《賀州市志》時,環境保護篇缺乏相關的資料,原有的歷史資料也沒有記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市志編輯人員想方設法在現有資料的基礎上,嘗試深度挖掘歷史資料。一位編輯人員回憶起在賀州轄區內曾見到過一塊清代的防止開礦污水破壞農田告示的石碑。于是市志編輯人員進行了實地考察,找到了這塊石碑,碑高1.3米,寬0.62米,厚0.12米。碑文記載,清水江,源起湖南,蜿蜒向西南流。倒水源的瑤民,以此清水江灌溉兩岸農田。明隆慶二年(1568),在清水江的上游,即姑婆山一帶陸續開始開采錫砂等礦,由此,清水江內黃流滾滾,泥沙俱下。而清水江流至倒水源的棉地山村時,江水往巖洞潛于地下而去,這樣,清水江內的礦石泥沙沖流下來,日積月累,淤塞嚴重,造成兩岸農田深受其害,尤其是清代雍正年間(1723~1735),農、礦糾紛不斷。當朝為保證國家課稅收入,維護農民利益,于是委派湖南永州府江華葉縣和廣西平樂府富川縣兩縣正堂鄭、劉深入實地查訪,作出了嚴禁在清水江的上游開山采礦的禁令,以布告兩省縣,且刊石立碑于清水江下游之廟灣村旁,碑名《奉縣封禁坑場碑》,現藏于富川瑤族自治縣慈云寺內。這塊石碑是古代賀州環境保護珍貴的原始資料記錄,前志沒有記載,現記入史冊,為全面記述賀州歷史增添了一大亮點。

賀州市處于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海陸對接線的交匯處,交通貿易發達。但是不少方志文獻對賀州交通記載主要側重于記述賀州陸路交通,水上交通資料單薄,1994年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廣西航運志》對賀州水上交通運輸也沒有什么記載。事實上,賀州的古代交通主要還是依賴于水路運輸。賀州古代用于運輸的河道要么已經改道,要么已經堵塞,要么是現在河道上建了電站,阻礙了航道通行。《賀州市志》編輯部人員采用溯源法,通過查閱古籍,還原賀州古代水上交通的面貌。

自漢代以來,盡管國內的變化盛衰更迭,但橫貫西北的“陸上絲綢之路”和縱貫東南的“海上絲綢之路”依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南來北往的商貿交易活動頻繁發生。秦始皇修建的靈渠后來“為江水澆毀,渠逐淺”,需要開辟一條新的對接海陸絲綢之路的交通線。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從廣西走出國門的中國航船是合浦,船“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開航,《梁書·海南諸國傳》載:“置日南郡,其繳外諸國皆朝貢。”①[唐]姚思.廉梁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南洋諸國“自漢代以來,朝貢必由交趾之路”。②[后晉]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交趾之路”就是廣信以西的賀州古道。據1993年版《富川瑤族自治縣志》記載,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擴建嶺口古道成為一條水陸兼程、以水路為主的秦通“新道”。“新道”起于湖南道縣雙屋涼亭,經江永縣進入富川境內,經麥嶺、青山口、黃龍至古城止。陸路全程170公里,境內約65公里。路寬1~1.5米,多為鵝卵石鋪面,也有用青石塊鋪成的。道路蜿蜒于萌渚嶺、越城嶺山脈丘陵間,北連瀟水、湘江,南連富江、賀江和西江,使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通過“新道”緊密相連,為楚越交往打開通道。這條古道是研究人員從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地形圖》中發現的,《地形圖》圖上勾勒著耒湟、瀟賀、湘漓三條最古老的水陸聯運交通線,如同三支利箭從長沙射出,分別射上東南、正南和西南三個方向。位于中央正南方向的這支利箭便是湖南瀟江至廣西賀江的水陸聯運交通線。人們習慣稱之為瀟賀古道,是古代南北交通的主干道。市志編修人員通過溯源法挖掘資料,彌補了賀州水上交通志稿資料缺失的問題。

《賀州市志》開始編纂金融篇時,由于資料匱乏,記述內容單薄,后來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調查,溯源賀州的金融史,不斷發現閃光點。北宋時期,商業貿易空前繁榮,銅錢的需求量日趨增大,致使市面流通的官鑄銅錢十分緊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北宋政府于熙寧三年(1070)制定了“二廣產鐵,令鼓鑄小鐵錢,止行于兩路”的政策。雖然政策上說只限于廣東、廣西兩個地區鑄造并發行鐵錢,但實際上由于商業貿易的需要,鐵錢在全國也流通。當時,宋朝的北邊的遼、金、夏等國物資相對匱乏,他們千方百計套取宋朝的鐵錢來熔鑄兵器以支持對宋朝的戰爭。為了既保證商貿流通有錢可用,又防止敵方用鐵錢來制造兵器,宋朝就想了個辦法,即在鐵錢中加錫,使鐵變脆。宋陳均撰的《皇朝編年綱目備要》(又名《九朝編年備要》)(卷26)記載:“加錫錢創始于(崇寧)二年(1103),河東運判洪中孚奏:‘二虜以中國鐵錢為兵器,若雜以鉛錫,則脆不可用。請改鑄夾錫當二鐵錢。’詔從之。”①[宋]陳均.皇朝編年綱目備要[M].北京:中華書局,2012.賀州是宋代錫、鐵礦的主產區,自然就成了夾錫鐵錢制造廠的首選地。賀州鑄造夾錫鐵錢共經歷了兩次。第一次是崇寧年間按照朝廷部署開鑄鐵錢,但因為夾錫鐵錢容易被仿冒,被下令停用,鑄錢活動也曾一度中止。第二次是政和二年(1112),由蔡京主持重開鑄錢活動。《宋史·食貨志》說:“政和二年(1112),蔡京復得政,條奏廣、康、賀、衡、鄂、舒州昨鑄夾錫錢精善,請復鑄如故。”②[元]脫脫,阿圖魯.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2.這其中的“賀”就是廣西賀州。

民國時期,在舊桂系軍閥中,沈鴻英是比較有實力的人物,他發跡于賀州。當時賀州八步鎮工貿發達,沈鴻英以此為中心擴充兵力,傲視整個廣西。為了籌集經費支撐巨大的軍隊開支,沈鴻英在八步發行了自己的貨幣—“廣西臨時軍用票”。“臨時軍用票”主要在賀州、桂林、柳州三地發行。“廣西臨時軍用票”共分紙幣、銀幣、布幣、鎳幣四種,主幣面值壹圓、伍圓、十圓等多種,鎳幣面值為壹角、貳角、伍角。除硬幣外,背面均印有“廣西臨時軍用票條例”及“沈鴻英發行”字樣,均加蓋“沈鴻英印”朱色方章。“廣西臨時軍用票”不用廣西銀行或某個金融組織的名義,而以沈鴻英個人名義發行,這在中國的貨幣史上十分罕見,也反映了當時中國軍閥割據帶來的社會經濟問題。

地方志的存史價值,在于提供全面系統、翔實可靠的歷史資料。在編寫《賀州市志》中,最大的收獲就是搶救了一大批珍貴的歷史資料,明古詳今,有助于人們深入了解賀州,也為研究賀州的文化文明添加了新內容。運用溯源法,推進《賀州市志》編修的質量,利于發掘賀州歷史文化資源和民俗風土人情,恩澤于當代與后世。

K29

B

1003-434X(2017)04-0050-07

猜你喜歡
歷史
元旦的歷史演變
歷史重現
環球時報(2022-03-16)2022-03-16 12:17:18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篡改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九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7月
歷史上的5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欧美色99| 在线亚洲天堂| 日韩在线网址| 狠狠色丁香婷婷| 欧洲极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日韩成人午夜|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婷婷| 亚洲天堂日韩在线|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黄网站欧美内射|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色国产视频| 女人一级毛片|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91精品情国产情侣高潮对白蜜|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AV| 99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九色91在线视频| 久久伊人操| 欧美成人A视频| 亚洲男人的天堂视频| 国产精品私拍在线爆乳| 午夜a级毛片|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www.youjizz.com久久| 久精品色妇丰满人妻|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欧美综合激情|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日韩欧美网址|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国产精品第|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色中文网|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日本午夜影院|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中文字幕1区2区|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國產尤物AV尤物在線觀看|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高清不卡|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国产 日韩 欧美 第二页| 亚洲视频影院|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