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廣西政區沿革述略

2017-01-27 17:22:31莫鳳欣
廣西地方志 2017年3期

莫鳳欣

(廣西圖書館古籍地方文獻部,廣西 南寧 530022)

廣西政區沿革述略

莫鳳欣

(廣西圖書館古籍地方文獻部,廣西 南寧 530022)

夏、商、周時代,今廣西地域上的駱越等部族已與中原地區開始交往。秦朝以來,每逢改朝換代,王朝統治者都會派兵南下經略廣西地域。自秦始皇在廣西推行郡縣制政區后,歷代廣西政區名稱幾經沿襲、變更,逐漸形成今廣西地域范圍。直至新中國成立后,經過區劃調整,廣西省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

歷代王朝;廣西;政區沿革

夏、商、周時代,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比南方發達。居住在今廣西地域的“駱越”“西甌”“蒼吾”三個部族與中原地區開始交往。據《逸周書·王會解》記載,嶺南西部的部族首領將嶺南的珠璣、象齒、翠羽、短狗進獻給周王室,這是文獻所載嶺南特產第一次進入中原。到春秋戰國時期,黃河流域的華夏族群把部族復雜的嶺南地區統稱為百粵地。《漢書·地理志》云:“粵地,牽牛婺女之分野,今之蒼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由此可見,廣西地域是百粵地的一部分。古人在此地域上披荊斬棘發展經濟文化,壯族先民在左江流域創造的崖壁畫(俗稱花山壁畫)就是重要標志。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逐漸發展為最強盛的國家,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6個諸侯國。秦始皇是雄才大略之帝,執政后,在全國推行統一的措施。并于公元前218年派50萬大軍南征百越,秦軍越過崇山峻嶺進入廣西地域,征服了本地土著“西甌”“駱越”部族,于公元前214年統一嶺南,廣西地域納入秦王朝版圖。秦朝在嶺南地區設置桂林、象、南海三郡,《史記·秦始皇本紀》云:“略取陸梁地,為桂林、南海、象郡。”今天廣西境域大部分為上述三郡所管轄,大致是:南海郡主要位于今廣東,領今廣西梧州、賀州兩市及所轄各市縣地;象郡領有今越南中、北部,廣東雷州半島和廣西玉林市的博白、陸川兩縣,欽州、北海、防城港3市及所轄各區縣,崇左市所轄各縣,百色市右江以南各縣地;桂林郡全境在今廣西境內,領今南寧、貴港、柳州、來賓4市及所屬各縣區,玉林市所轄玉州區、福綿區和北流、興業、容縣等,桂林市興安縣以南各縣,河池市南部各縣,百色市右江以北各縣地。桂北靠近湖南的資源、全州、灌陽隸屬長沙郡,河池市北部隸屬黔中郡。秦在今廣西所置的縣,《史記》無記載,后人有布山、臨塵、零陵等縣之說,但從目前考古資料看,只有桂林郡治布山縣,在今貴港市貴城東(一說在桂平市西山鎮西);零陵縣屬長沙郡,最初治所位于今全州縣境內;象郡治所在臨塵縣(今崇左市江州區,一說在越南北部)。

由于秦王朝的暴政與腐敗,秦末中原地區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劉邦、項羽響應,王朝動搖。這時南海郡尉任囂病死,由龍川縣令趙佗代理南海郡尉。趙佗趁中原農民起義之機,割據嶺南,以武力攻占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廣西大部分地區屬南越國管轄。趙佗采用“以夷制夷”的政策,重用越人貴族,封越人貴族為王,“和集百越”,出現了“粵人互相攻擊之風益止”,“華風日興,入漢以后,學校漸竑”的新局面。嶺南地區經濟文化發展,人民安居樂業,這是南越能統治九十三年之久的原因所在。

劉邦戰勝項羽后,于公元前202年做了皇帝,建立西漢王朝。西漢初期,國家元氣尚未恢復,對嶺南地區采取羈縻政策,劉邦派陸賈南下進入廣西,再從西江往東會見南越武王趙佗,以示籠絡。到漢武帝初年,南越統治集團內訌,丞相呂嘉操縱南越王叛離漢朝。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派伏波將軍路博德率兵南下,分水、陸路進軍嶺南,以歸義越侯鄭嚴為戈船將軍,田甲為下瀨將軍,從湖南進入廣西,“出零陵,下漓水……下蒼梧”,擊敗南越軍,平息南越集團的叛亂,使嶺南歸附漢朝。漢武帝繼續推行郡縣制,將秦代的南海、桂林、象三郡析置為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趾、日南、九真、朱崖、儋耳九郡。今廣西區域分屬郁林、合浦、蒼梧和牂柯、零陵、武陵郡。郁林郡轄布山、安廣、阿林、桂林、潭中、中留、定周、領方、廣郁、增食、臨塵、雍雞(東漢時省)12縣,轄境大約為今南寧市、崇左市、貴港市、柳州市、來賓市所轄以及宜州市,玉林市所轄玉州區及興業、北流、容縣之地。蒼梧郡所轄廣信、臨賀、馮乘、富川、荔浦、猛陵等縣,即今梧州市和賀州市所轄各區縣。合浦郡所轄合浦縣,即今北海市、欽州市、防城港市和博白、陸川等地。零陵郡所轄零陵、洮陽、觀陽、始安4縣,即今桂林所轄市區及全州、興安、臨桂、陽朔、靈川、永福、灌陽、恭城縣等地。牂柯郡所轄句町、夜郎、毋斂3縣,句町縣跨有今西林、田林、隆林、百色之地,夜郎縣轄有今樂業、凌云等地,毋斂縣轄有今天峨、南丹、環江等地。此外,武陵郡鐔城縣,轄今三江侗族自治縣、資源縣和龍勝各族自治縣北部之地。郁林郡治布山(今貴港市貴城東。一說桂平市西山鎮西),蒼梧郡治廣信(今梧州市區),合浦郡治合浦(今合浦縣)。郁林、蒼梧、合浦三郡隸屬交趾刺史部(東漢建安八年改為交州),零陵、武陵二郡隸屬荊州;牂柯郡隸屬益州。為了加強統治,漢武帝在嶺南地區設置交趾刺史部(治廣信縣)統轄各郡縣。東漢王朝建立后,改交趾刺史部為交州刺史部(治所仍在廣信)。可見梧州曾一度是嶺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對嶺南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國時期,我國歷史上又出現了分裂割據的局面,其中曹魏占據北方,孫權控制長江中下游地區。為爭奪嶺南地盤,孫權派步騭統兵進入廣西地域,然后沿西江往東占據嶺南地區。孫吳政權在嶺南的建置仍沿襲漢代的州、郡、縣三級制。此時今廣西全境大部屬吳國管轄,小部分地區屬蜀國管轄。吳國轄有8郡l都尉及所屬之縣,即臨賀郡,郡治在今賀州,轄臨賀、封陽、富川、建興、新寧5縣;零陵郡,郡治在今全州,轄零陵、洮陽、觀陽3縣;始安郡,郡治在今桂林,轄始安、尚安、永豐、建興、荔浦、平樂6縣;蒼梧郡,郡治在今梧州,轄廣信、猛陵、鄣平、建陵4縣;郁林郡,郡治在今貴港,轄布山、安廣、阿林、陰平、臨浦、新邑、長平、建始、懷安9縣;桂林郡,郡治在今象州,轄桂林、潭中、中留、武安、武豐5縣;合浦郡轄合浦、珠官2縣;武陵郡的鐔城跨有今三江、龍勝縣地;合浦北部都尉的治所初在今浦北縣福旺,后遷至今橫縣南鄉,轄平山、連道、昌平3縣,均在今廣西境內。臨賀、零陵、始安、武陵4郡隸屬吳國荊州;蒼梧、郁林、桂林、合浦、合浦北部都尉隸屬吳國廣州。蜀國益州牂柯郡的毋斂縣,興古郡的句町縣,跨今廣西西部毗鄰貴州、云南的部分地方。此時,將交州刺史部從廣信(治今梧州)遷至番禺(治今廣州)。從此以后,廣州成為嶺南的重鎮之一。

魏國權臣司馬炎于265年篡奪曹魏政權建立晉朝,派王浚領兵沿長江東下討伐孫吳,并派楊稷進兵嶺南,統一全國。晉元帝在三國時期的建置基礎上,重新調整部分行政區域,至晉穆帝時,在廣西地域上設置有郁林、晉興、合浦、永平、蒼梧、臨賀、始安、桂林等郡。全州、灌陽、資源一帶仍屬零陵郡;天峨、南丹一帶屬牂柯郡;西林一帶屬興古郡。至東晉、南北朝時期,郡縣變更較多,或更名,或增設,使郡縣轄地縮小,其目的是強化政權,多派官吏,勒索人民。至南朝,歷經宋、齊、梁、陳4代共170年,行政區劃變動更大。宋永初三年(422年)析荊州10郡置湘州。泰始七年(471年)析廣州之臨漳和交州之合浦、宋壽等郡置越州。梁天監六年(507年)析廣州蒼梧、郁林等郡置桂州;普通四年(523年)再分廣州置成州、建州和南定州,析越州置番州;大通元年(527年),改番州為合州;中大通四年(532年)析交州置安州,次年再析廣州增置東寧州;大同元年(535年)析越州置黃州;大同三年置龍州于柳城;大同九年改合州為南合州,石、新、羅、靜、興等州亦轄及今廣西境域。陳天嘉元年(560年)置武州,轄及今龍勝等縣地;太建七年(575年)改武州為沅州。至陳末,治所、轄地均在今廣西境域的有10個州、39個郡、101個縣。

楊堅于581年乘北周皇帝年幼奪取政權,建立隋朝,并于589年派大將周法尚領兵南下,從湖南進入廣西境。周氏采取招撫民族首領的政策,得到嶺南德高望重的冼夫人的支持與協助。桂州(治今桂林)刺史錢季卿歸附,楊堅派令孤熙為桂州總管,十七州軍事之職。《隋書·侯莫陳穎傳》云:“民夷悅服,溪洞生越多來歸附。”廣西地域統歸于隋朝。隋文帝楊堅鑒于南北朝地方紛亂的教訓,針對“郡縣倍多古,地無百里,民少官多”的弊端,大加省并,撤郡改州,實行州、縣二級制。到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州為郡,以郡轄縣。隋朝在今廣西地域設置蒼梧、始安、郁林、合浦、寧越、永平、熙平(治所位于今廣東境內)、零陵(治所位于今湖南境內)等郡,統轄六十多縣。

618年隋煬帝被殺于江都,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派大將李靖率兵進攻兩湖,直下嶺南,平定蕭銑的割據,使嶺南各郡縣統歸于唐朝。李靖十分高明,關心民眾,到桂州后即招撫各民族首領。《新唐書·李靖傳》云:“問疾苦,延見長老,遠近歡服。”得到諸郡首領的支持。唐高祖恢復隋開皇的舊制,改郡為州,施行州、縣二級制。唐太宗繼位后,施行道、州、縣三級制,分全國為十道,并對州、縣進行省并。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全國為十五道,兩廣地域設嶺南道。懿宗咸通三年(862年),蔡京請分嶺南為二道:“以廣州為嶺南東道,以邕州為嶺南西道,付之節鉞。”廣西地域稱嶺南西道,廣東地域稱嶺南東道,大致確定了兩廣的區域范圍。嶺南西道下轄桂州、昭州、賀州、富州、梧州、藤州、龔州、潯州、象州、尹州、柳州、宜州、環州、田州、思恩州、澄州、邕州、賓州、巒州、橫州、貴州、容州、牢州、繡州、郁林州、白州等,分別管轄各縣和羈縻土州。此外,全州、灌陽一帶屬江南西道永州管轄。為了強化政權,在嶺南西道下設邕州、桂州、容州三管經略使,管轄各州縣。桂管經略使治桂州(今桂林),容管經略使治容州(今北流縣),邕管經略使治邕州(今南寧)。嶺南西道亦治邕州(今南寧)。由此可見,南寧在唐朝就開始成為廣西首府了,是嶺南地區政治中心之一。唐末,轄域位于今廣西的有36個州、156個縣、42個羈縻州、42個羈縻縣。

五代十國時期,中原紛亂,各地軍閥割據,各自為政。馬殷在南方割據,其子馬希范占據桂州(今桂林),自稱楚王。劉巖(又名劉陟)在番禺(今廣州)稱帝,建立南漢。當時廣西地域北部屬楚,南部屬南漢。948年,南漢王劉晟派吳懷恩領兵北上擊敗楚軍,廣西地域統歸南漢。其政區建置仍沿襲唐代州縣制,只增置3個州和4個縣,后晉天福四年(939年)置全州,后晉開運三年(946年)增置溥州、常樂州,撤銷福、鸞、延、那、雙城5個羈縻州。五代末期,轄域在今廣西地區的有39個州、160個縣、37個羈縻州、42個羈縻縣。

趙匡胤于960年發動“陳橋兵變”,自稱皇帝,建立宋朝。宋太祖在穩定北方地盤的同時,向南方進軍。開寶三年(970年),派大將潘美領兵進攻嶺南,從湖南進入廣西,擊敗南漢劉鋹的軍隊,平定南漢,廣西各州縣統歸宋王朝治理。

宋太祖統一全國后,進一步實行中央集權,施行路、州、縣三級制,將全國劃分為十五路,路轄州縣,路的長官對一路之事,“無所不包”。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析廣南路置廣南西路和廣南東路,今廣西稱廣南西路,廣東稱廣南東路。后世之人把廣東、廣西聯在一起稱兩廣,其溯源始于宋朝。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宋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記載:“廣南西路為一方……總廣西二十五州,邊州十七。”首次使用“廣西”的稱謂,可見廣西的稱謂始于宋朝。廣西路治位于桂州(今桂林),這是桂林首次成為廣西首府,此后延至元、明、清和民國時期。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北宋時廣南西路管轄桂、柳、邕、容、象、融、昭、梧、藤、龔、潯、貴、宜、賓、橫、化、高、雷、瓊、平、欽、廉、白、觀、郁林等二十五州,到南宋末并為二十州,并把桂州升為靜江府,宜州升為慶遠府。由州、府轄縣。與此同時,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置羈縻州、縣。廣南西路的政區范圍,除今廣西之外,還包括雷州半島和海南島一帶。此外,全州、灌陽一帶屬荊湖南路管轄。

1271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在北方建立元朝,并以武力征服南宋。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派大將阿里海牙領兵南下,從湖南進入廣西。經過激戰后攻占靜江府(今桂林),元軍隨即占領各州縣,廣西地域統歸于元朝。元世祖對中國行政區域做了較大改造,首創行省制,推行省、路(府)、州、縣四級制。元朝將全國分為十一個行省,其中在兩湖、嶺南西部地域設置湖廣行省,改宋代的廣南西路為廣西兩江道宣慰使司,隸屬湖廣行省。后因湖廣行省地域過于寬廣,為了加強統治,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劃湖廣行省南部設置廣西行省(治今桂林市),簡稱廣西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廣西行省之下設置靜江路、柳州路、南寧路、梧州路、潯州路、平樂府、郁林州、容州、象州、賓州、橫州、融州、藤州、賀州、貴州、太平路、思明路、鎮安路以及慶遠南丹溪洞軍民安撫司、田州路軍民總管府、來安路軍民總管府、龍州萬戶府等,分別統轄各縣和土州、土縣。全州、灌陽、資源一帶仍屬湖廣行省管轄。至元末,今廣西境內的廣西行省下轄12個路、1個府、4個州、48個縣、5個土司、1個安撫司、1個土府、73個土州、11個土縣、17個土峒、3個土寨和4個土團。

明太祖朱元璋利用元末農民起義的力量,于1368年推翻元朝的統治,建立大明王朝。是年,朱元璋派大將楊璟、周德興、廖永忠、朱亮祖領兵分別從湖南、廣東夾攻廣西,明軍長驅直入,很快占領廣西地域。朱元璋施行司、府、縣(包括土州)政區制,把元代的行省改為布政使司,下設府、州縣(包括土州、土縣)。其體制對清朝影響甚大,有的沿襲至今。明朝將全國分為十三個布政使司,廣西布政使司是其中之一。洪武五年(1372年)改靜江路為桂林府,為布政司治所。廣西布政使司轄桂林府、平樂府、柳州府、梧州府、潯州府、慶遠府、南寧府、思恩府、太平府、鎮安府、思明府等,下轄50個縣、48個土州和4個長官司等。并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將原屬湖廣永州府所轄全州、灌陽一帶劃歸廣西桂林府管轄。另外,出于統一抵抗日本倭寇對沿海地區侵犯的需要,將原屬廣西的欽州、廉州一帶劃歸廣東管轄。

明末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建立后金政權,在皇太極繼位后改國號為清。1644年清軍打敗李自成義軍,攻占北京,并在北京定都,從此中國歷史進入清王朝統治階段。順治七年(1650年),清兵南下圍攻桂林,南明督師瞿式耜、總督張同敞英勇殉難,廣西逐漸底定。清朝施行省、府(包括直隸州、直隸廳)、縣(包括土州、土縣)三級制,省會駐桂林。雍正十年(1732年),將廣西所轄荔波縣劃歸貴州省。經過多次調整,至清后期,廣西桂平梧道轄桂林、平樂、梧州3府;右江道轄柳州、慶遠、思恩、潯州4府;左江道轄南寧府、鎮安府、泗城府、郁林直隸州、百色直隸廳;太平思順道轄太平府、歸順直隸州、上思直隸廳。今屬廣西的欽州、北海、防城港3市當時屬廣東省轄廉州府和欽州直隸州。各府所轄州、縣是:桂林府(治臨桂),轄永寧、全州2州,臨桂、靈川、陽朔、興安、永福、義寧、灌陽7縣,龍勝、中渡2廳;平樂府(治平樂),轄永安州、信都廳和平樂、昭平、荔浦、修仁、賀縣、恭城、富川7縣;梧州府(治蒼梧),轄蒼梧、藤縣、容縣、岑溪、懷集5縣;柳州府(治今柳州),轄象州、馬平、柳城、懷遠、融縣、來賓、雒容、羅城8州縣;慶遠府(治今宜州),轄河池、東蘭2州,宜山、天河、思恩3縣,安化1廳和南丹、那地、東蘭土分州3土州,忻城1土縣,永定、永順、永順副3長官司;思恩府(治今武鳴),轄賓州、武緣、上林、遷江4州縣,那馬1廳,白山、興隆、定羅、舊城、都陽、安定、古零7土巡檢司;潯州府(治桂平),轄桂平、貴縣、平南、武宣4縣;南寧府(治今南寧),轄新寧、橫州2州,宣化、隆安、永淳3縣,歸德、果化、忠州3土州;泗城府(治凌云),轄西隆州、凌云、西林3州縣;鎮安府(治今德保),轄天保縣、奉議州和向武、都康、上映3土州;太平府(治今崇左),轄左州、養利、永康、寧明4州,崇善1縣,明江、龍州、憑祥3廳,太平、安平、萬承、全茗、茗盈、鎮遠、龍英、結安、佶倫、都結、上下凍、江州、思州、思陵、上石西15土州,羅白、羅陽2土縣,上龍土巡檢司;郁林直隸州(治今玉林),轄博白、北流、陸川、興業4縣;歸順直隸州(治今靖西),轄鎮邊縣、下雷土州;百色直隸廳(治今百色),轄恩隆縣、恩陽州判、上林土縣、下旺土巡檢司;上思直隸廳(治上思),轄遷隆峒土巡檢司。當時屬廣東省的廉州府(治合浦)轄合浦、靈山2縣,欽州直隸州(治欽州)轄防城縣。各土州、土縣、土司由土官世襲治理,流官佐之。至清后期,廣西的土州、土縣、土司陸續改土歸流。民初改土歸流基本完成,但個別地區行動較慢,如思樂土縣至1916年才改為正縣,由流官治理。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267年之久的清王朝,結束了封建君主制度,進入民國時期。是年11月7日,廣西宣布獨立,成立都督府,沈秉堃為都督,陸榮廷為副都督。不久沈氏辭職,陸榮廷繼任都督,廣西軍政大權被陸榮廷奪取,并統治長達14年,史稱舊桂系時期。陸榮廷主政廣西時期,廣西推行省、道、縣三級制。1912年10月,陸榮廷通過省議會決定,將省會由桂林遷至南寧。又將全省劃分為桂林道、柳江道、蒼梧道、南寧道、郁林道、田南道、鎮南道等,以道尹為長官,共管轄95個縣。

1924年,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接受廣東革命政府的領導和資助,于1925年春打敗陸榮廷手下的主力陳炳焜、譚浩明、沈鴻英部隊,陸氏通電下野,結束了舊桂系軍閥的統治。從此,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黃旭初上臺主政廣西,史稱新桂系時期。民國時期軍閥混戰,戰爭頻仍,政區的調整難免會受到軍事勢力的左右。新桂系主政時期,在廣西省之下先后設置督察區、行政區,管轄各縣。1931年日本侵占中國東北,在全面抗戰前夕,李宗仁、白崇禧等人以南寧不便于防守為由,于1936年10月將廣西省會由南寧遷回桂林。1945年抗戰勝利后,全省劃分為桂林區、柳州區、梧州區、南寧區、郁林區、慶遠區、平樂區、百色區、龍州區、武鳴區等,統轄99個縣。此外,今廣西北海、欽州、防城港3市先后為廣東省欽廉道、廣東省南區綏靖公署和第八行政督察區管轄,設置合浦、欽縣、防城、靈山等縣,新中國成立后,幾經變遷,復劃歸廣西管轄。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成立。是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湖南衡寶地區殲滅白崇禧的四支主力部隊,從湖南分兩路挺進廣西。11月22日解放省會桂林,25日解放柳州和梧州。12月4日解放南寧,11日紅旗插上鎮南關(今友誼關),表示廣西全境解放。新中國成立初期,仍稱廣西省,省會駐南寧市。將全省劃分為南寧、武鳴、龍州、百色、慶遠、柳州、桂林、平樂、梧州、郁林10個專區,桂林、南寧兩個地級市,柳州、梧州兩個縣級市和99個縣。1950年下半年,柳州、梧州升格為地級市,慶遠專區更名為宜山專區。1951年,撤銷武鳴、南寧、龍州、梧州、郁林專區,改為賓陽、崇左、容縣專區。1952年設立桂西僮族自治區(1956年改為桂西僮族自治州),撤銷邕寧專區。1955年,撤銷柳州專區,所屬各縣分別劃歸桂林、宜山專區;設立三江侗族自治區、大瑤山瑤族自治區、大苗山苗族自治區(均屬縣級)。1956年,設立憑祥市(縣級);百色、宜山專區更名為百色、宜山地區(工作委員會);郁林縣更名玉林縣。1957年撤銷桂西僮族自治州,恢復邕寧專區。至1957年底,全省設有1個自治州、3個專區、2個地區工委、4個地級市,1個縣級市,63個縣,7個民族自治縣。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在原廣西省的基礎上,1958年3月5日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此月、日是原蘇聯領導人斯大林逝世時間,故自治區成立紀念日改為3月15日。1978年自治區黨委根據1929年12月11日鄧小平、張云逸領導百色起義和1949年12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把五星紅旗插上鎮南關(今友誼關)的歷史,將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紀念日與百色起義、廣西全境解放紀念相結合,報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定為每年12月11日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宣傳廣西的偉大成就,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為了方便領導和發展地方經濟,經政務院批準,1952年將廣東省所轄明初以前隸屬廣西的欽州、廉州地區(今北海、合浦、欽州、防城、靈山一帶)劃歸廣西管轄。欽廉地區至1956年復歸廣東,1965年再次劃歸廣西,從此廣西擁有出海口,對廣西及西南省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深遠意義。新中國成立數十年來,各地市縣增減、合并、更名較多。1958年,撤銷平樂、容縣兩專區,設立梧州、玉林專區;南寧、柳州、桂林、梧州市改為縣級市,分別由邕寧、柳州、桂林、梧州專區代管;將宜山、邕寧兩專區更名為柳州、南寧專區。1961年,南寧、柳州、桂林、梧州4市升格為地級市。1965年設立河池專區、欽州專區。20世紀50年代末區劃調整,農村全面實行政社合一的體制,于1958年撤銷區鄉,成立農村人民公社。

1978年以后,為適應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需要,廣西施行市轄區縣的區劃體制。1981年,桂林地區的陽朔縣劃歸桂林市管轄。1983年,邕寧、武鳴兩縣從南寧地區劃歸南寧市;柳江、柳城縣從柳州地區劃歸柳州市,臨桂縣從桂林地區劃歸桂林市;蒼梧縣從梧州地區劃歸梧州市。1983年北海市升格為地級市,并于1984年成為全國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7年,合浦縣從欽州地區劃歸北海市。這一時期還開展了撤縣設市的工作。1981年,以來賓縣北泗公社及合山煤礦基地為行政區域,設立縣級合山市,歸柳州地區管轄。1983年,玉林、欽州、百色、河池4縣改為縣級市,宜山縣改為縣級宜州市;1988年,貴縣改為貴港市(縣級);1997年,賀縣改為縣級賀州市。對城市轄區和部分縣的行政區劃進行適當調整,1978年東興各族自治縣更名為防城各族自治縣,駐地由東興遷至防城鎮;1987年,成立大化瑤族自治縣。1984年,公社改鄉鎮,建立鄉鎮人民政府,從此結束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

1993年,撤銷防城各族自治縣和防城港區,設立地級防城港市,轄港口、防城兩個區,并將欽州地區的上思縣劃入。設立東興經濟開發區,由防城港市直接管轄。1994年,縣級欽州市升為地級欽州市,并撤銷欽州地區。1997年,縣級玉林市升為地級玉林市,并撤銷玉林地區;縣級貴港市升為地級貴港市。1993年,撤銷桂平縣,改為縣級桂平市。1994年,撤銷北流縣,改為縣級北流市。1997年撤銷岑溪縣,改為縣級岑溪市。1998年,改東興鎮為縣級東興市。2002年,縣級河池市升為地級河池市,并撤銷河池地區;縣級百色市升為地級百色市,并撤銷百色地區;縣級賀州市升為地級賀州市;改來賓縣為興賓區,并升為地級來賓市。撤銷南寧地區和崇左縣,升為地級崇左市。

20世紀80年代以后,行政區劃變動較大的是撤地改市或撤縣改市,全面實行市管縣區體制。截至2016年底,全自治區設置地級市14個,市轄區40個,縣級市7個,縣52個,民族自治縣12個。現將全區行政區劃分述如下:

南寧市,管轄興寧區、青秀區、江南區、西鄉塘區、良慶區、邕寧區、武鳴區、橫縣、賓陽縣、上林縣、隆安縣、馬山縣。市人民政府駐南寧市城區(即青秀區)。

柳州市,管轄城中區、魚峰區、柳南區、柳北區、柳江區、柳城縣、鹿寨縣、融安縣、三江侗族自治縣、融水苗族自治縣。市人民政府駐柳州市城區(即柳北區)。

桂林市,管轄秀峰區、疊彩區、象山區、七星區、雁山區、臨桂區、陽朔縣、靈川縣、全州縣、興安縣、永福縣、灌陽縣、龍勝各族自治縣、資源縣、平樂縣、荔浦縣、恭城瑤族自治縣。市人民政府駐桂林市城區(即臨桂區)。

梧州市,管轄萬秀區、長洲區、龍圩區、蒼梧縣、藤縣、蒙山縣、岑溪市(縣級)。市人民政府駐梧州市城區(即長洲區)。

北海市,管轄海城區、銀海區、鐵山港區、合浦縣。市人民政府駐北海市城區(即海城區)。

防城港市,管轄港口區、防城區、上思縣、東興市(縣級)。市人民政府駐防城港市城區(即港口區)。

欽州市,管轄欽南區、欽北區、靈山縣、浦北縣。市人民政府駐欽州市城區(即欽北區)。

貴港市,管轄港北區、港南區、覃塘區、平南縣、桂平市(縣級)。市人民政府駐貴港市城區(即港北區)。

玉林市,管轄玉州區、福綿區、容縣、陸川縣、博白縣、興業縣、北流市(縣級)。市人民政府駐玉林市城區(即玉州區)。

百色市,管轄右江區、田陽縣、田東縣、平果縣、德保縣、靖西市(縣級)、那坡縣、凌云縣、樂業縣、田林縣、隆林各族自治縣、西林縣。市人民政府駐百色市城區(即右江區)。

賀州市,管轄八步區、平桂區、昭平縣、鐘山縣、富川瑤族自治縣。市人民政府駐賀州市城區(即八步區)。

河池市,管轄金城江區、宜州區、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南丹縣、天峨縣、鳳山縣、東蘭縣、巴馬瑤族自治縣、都安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市人民政府駐河池市城區(即宜州區)。

來賓市,管轄興賓區、象州縣、武宣縣、金秀瑤族自治縣、忻城縣、合山市(縣級)。市人民政府駐來賓市城區(即興賓區)。

崇左市,管轄江州區、扶綏縣、大新縣、天等縣、寧明縣、龍州縣、憑祥市(縣級)。市人民政府駐崇左市城區(即江州區)。

K291/297

B

1003-434X(2017)03-0053-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在线色国产|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国产第四页|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va欧美ⅴa国产va影院|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区| 国产91线观看|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亚洲毛片网站|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免费在线a视频|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色图另类| 婷婷激情亚洲| 无码中文字幕加勒比高清|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992Tv视频国产精品|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你懂的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 日韩 欧美| 精品国产www| 中文字幕 91|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激情在线网| 国产a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下载|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看| av在线5g无码天天| 亚洲a免费|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天天色综网| 欧美日韩导航| 成人亚洲天堂|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亚洲成肉网| 欧美97欧美综合色伦图|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日韩国产无码一区|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国产成人一区|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噜噜噜久久| 久久男人资源站| 久久动漫精品|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国产毛片不卡| 蝌蚪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激情区| 欧美狠狠干| 2019国产在线| 亚洲视频在线青青| 日本91在线| 乱人伦99久久| 性激烈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91在线激情在线观看| 色色中文字幕|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日本午夜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