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
吉林大學法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關于私有財產的民商法保護剖析
李晶晶
吉林大學法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法律對于共有財產的保護也日趨完善,然而,與之相反的是,私有財產卻沒有得到應有保護,這充分說明法律在保護私有財產方面還存在明顯的漏洞,體系也不是很健全。事實上,民商法是保護私有財產的直接體系,雖然起到積極的保護作用,但是落實情況卻極其不樂觀,有很明顯的問題和不足,值得進一步探討和剖析。
私有財產;民商法;保護;剖析
目前,在我國司法體系中,民商法、物權法、刑法和經濟法等都提出過保護私有財產方面的內容。真正提出公私財產平等保護的法律卻是物權法,而民商法是對私有財產保護力度最大的法律,同時還提供了最有效的措施,體現了極強的科學性和強力性。事實上,在保護私有財產方面,雖然民商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保護方面仍不全面,也還有一定的問題,必須要不斷改善和完善民商法,才能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我國,作為調節民事生活關系的基本法,民法的作用不容忽視,主要是對財產關系和家庭關系的調整,其中,民事生活主要包含經濟生活和家庭生活兩部分,兩者既有區別又不可完全分割。與民法所調整的關系不同,商法則主要是對盈利性商事和高級商品經濟關系的調整。事實上,不管我國哪一種法律,對于私有財產的保護都是合法私有財產,不合法的私有財產根本就不會得到法律的保護。其實,在保護私有財產產權的內容、取得以及行使方面,民商法則提供了較為堅實的法律依據和法律規范,并對涉及到的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社會的發展促進了私有經濟的產生,而民法則以“人”為出發點,不僅對人的行為進行了規范,還確定了較為合理的人性觀,進一步關懷和保護了個人。在調整主體方面,民商法不僅僅只包含經濟人,還包含追求合理利益最大化的人。所以說,民法極大的體現了對個人的尊重,也保護個人追求合法私有財產的權利。因此,民商法極大的保護了人們的私有財產。
(一)民商法對于私有財產主體的平等保護
在保護私有財產和私有經濟的過程中,民商法始終堅持“平等保護”的原則。平等保護指的是,在保護個人私有財產或者主體私有經濟時都是平等的,要一視同仁,不能區別對待。其實,民商法對于私有財產主體無差別保護的最直觀反映就是平等保護原則。可以說,平等保護體現在各個方面,特別是民法的多種形式、多個活動中,私有財產和私有經濟的地位都是平等、無差別的。同時,任何一個民法主體都不具備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的權利。在此基礎上,在民商法范圍內,平等保護原則被充分顯現出來,不管是私有財產的個人,還是私有經濟主體,他們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都要遵循相應的保護原則。
(二)民商法在保護私有財產時遵循不主動干預的原則
在民商法中,除了平等保護原則以外,不主動干預也是保護私有財產的一項重要原則。不主動干預準則指的是,司法機構不具備主動保護私有經濟主體的權利,必須由經濟主體提出申請或者求助才能為其提供幫助。在保護私有經濟所有者的權利時,民商法只能單獨制定私有財產所有者行為規則以及私有財產所有者產權的保護規則。從原則上來講,只有私有經濟和私有財產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時,這些主體才能采用法律的方式來保護自身的合法利益。民商法在保護私有財產時,只有當事人強烈要求,司法系統才能啟動強制執行合同、確認產權以及強制執行合同等行為。自治是民商法中比較有特色的一個原則,它認為,管理和經營私有財產的行為是個人的事,因此,民商法不具備主動干預的資格和權利。在民事活動中,如果私有財產的所有者覺得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同時,當事人的意識和能力都比較清晰,能夠認識到交易風險和交易利潤,面對這種情況,民商法則會充分尊重個人意見,尊重公平交易。
(三)民商法在保護私有財產時有一定的補償性
民商法在保護私有財產時有著很大的補償性。事實上,在我國民商法領域已經形成統一觀點,認為如果要承擔民事責任,就必須要進行同質補償。而傳統民法理論則認為,不管是侵權還是契約,其特征都應該是補償性,禁止使用懲罰措施。盡管民事主體在人格和社會地位上具有差異性,但是其法律地位是完全平等的,都沒有懲罰他人的權利。而且,不同于刑事責任的追究和其它行政手段,同質補償的力度還是相對較小的,只是賠償私有財產所損失的部分,其它方面則沒有任何影響。目前,在我國,大多數法院都會選擇補償性賠償責任準則來對利益受損方進行賠償。簡而言之,就是受損方損失了多少利益,就賠償多少,這對受損方是極其有利的,保證了他們的合法權利。最早提出補償性賠償責任觀點的是傳統民商法,當時主要是為了平衡受害者和侵權者之間的利益,使他們的關系能夠更加穩定。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民商法相關規定,在賠償私有經濟所有人時,其基本原則是不能超過其損失的金額。事實上,當私有財產出現損失時,民商法的保護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最理想的效果也就是使受害者不必蒙受更多的經濟損失,能夠得到一定的補償。
(一)普通民眾普遍缺少法律方面的常識和意識
民法和商法是民商法的構成部分,民法主要包括物權法、債權等基本法律,而商法則主要包括公司法和企業法兩部分。在這兩部法律內,都明確了規定了要保護私有財產,同時還有不管是個人還是集體都要遵守法律的規定,不能做出有違法律的行為。然而,當前,我國大多數公民都缺乏相關的法律知識和常識,甚至當自身權益受到損害時,都沒有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思想覺悟。
(二)對私有財產保護的監督力度不足
作為私有財產,其首要特征就是私有性,所以,既要對其進行監督保護,又要保護其私密性,其中的難度是非常大的。事實上,我國對所有財產和集體財產的支持力度較大,而私有財產得到國家支持的力度卻比較小,因此,對私有財產保護的監督力度相對不足,使得公民無法很好的維護自身合法權利,除非在必要的情況下選擇主動維護,否則沒有其它方法。這是值得深思的。
(三)在實踐過程中對私有財產權的落實力度不夠
我國法律雖然明確規定了私有財產的保護措施,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卻沒有一一落實,導致很多政策成為一紙空文,沒有任何實際意義,這是非常遺憾和可悲的。當前,對于我國大多數公民而言,他們并沒有深刻的意識到保護私有財產的重要性和意義,也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這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所以,我國公民運用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私有財產的例子比較少。
(一)對相關法律體系進行進一步完善
通過分析,發現當前我國民商法存在實際操作效率低、法律條文涉及領域不全面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相關法律條文,特別是在立法過程中,就要避免發生侵害私有財產的現象。與此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出現了新的經濟模式和私有財產,為了進一步保護私有財產,就要不斷擴大民商法的法律項目保護范圍。例如,設計商法中的物權法時,就要充分考慮到合法物有限管理的缺陷,并對其進行完善和改進。只有不斷的改進和修改,法律體系才能進一步完善,真正的起到保護私有財產的作用。
(二)法律監督體系要進一步強化
執政質量需要法律監督來確保,這主要是因為,在我國,個人私有財產和個人利益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特別是要想實施法律監督,可以與個人簽訂相關監督條款,通過法律的途徑更嚴密的保護個人財產,這不僅能夠保證個人支配財產的權益不受損害,還能對損害個人私有財產的行為進行打擊。所以,國家相關部門要重視現有民商法監督管理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從法律的角度來確保私有財產的安全和穩定,使得市場經濟更加穩定,社會環境也越來越好。
(三)充分落實民商法的司法實踐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個人私有財產面臨被侵害的危險時,要想維護個人利益,有效的司法保障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而對于普通公民來說,只有真正落實司法實踐,才能使個人的最基本權利得到保護,也維護了法律的嚴肅性和有效性。只有感受到司法實踐的帶來的好處,公民才會更自覺、自愿的使用法律手段來保護自身的權益,也會更崇尚司法,進而使得司法實踐的有效性得到保證。所以說,落實民商法的司法實踐,既能保護私有財產,又能改進和完善司法保護體系。
(四)擴大司法保護范圍
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了司法構建手段,也提升了在保護國家、集體、個人財產方面的作用。同時,經營模式和經營種類的不斷增多,對于公民司法財產的保護力度也要進一步加強,使得民商法能夠適應當前的經濟形勢。所以,結合當前豐富多樣的私有財產種類,我國法律要對私有財產保護范圍逐漸擴大,而且還要詳細規定所有涉及到個人財產侵害的全過程。從總體上來保障個人私有財產的安全,也能進一步完善和改革民商法。
(五)加大民商法的宣傳力度
對于私有財產來說,個人應該有充分的支配權,也擁有保護財產不受侵害的義務。所以,要想確保私有財產的安全,公民就必須要充分意識到法律的巨大作用,特別是當個人財產受到侵害時,能夠使用法律途徑來維護自身的合法私有財產,這是非常重要的。現階段,我國公民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利益的意識還非常淡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法律普及還不夠。因此,要通過多種方式、多渠道進行宣傳民商法,例如,定期到小區、學校、商場等地方宣傳法律知識,并開展講座、普法小課堂,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這樣不僅能夠使群眾了解到私有財產的基礎知識,還能充分認識到私有財產侵害的方式和保護手段,進而促進民商法實際執法效率的提高,這才是宣傳民商法的最終目的。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雖然我國民商法對于保護私有財產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這并不影響公民使用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利益。基于我國民商法保護私有財產方面存在的問題,要通過多種方式來提高法律對于私有財產的保護力度,這樣才促進法治國家的建設,也能進一步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
[1]張智景.私有財產的民商法保護剖析與研究[J].決策與信息旬刊,2016(6).
[2]劉智.關于私有財產的民商法保護研究[J].民商法周刊,2015(26).
D923.2
A
2095-4379-(2017)33-0056-02
李晶晶(1986-),女,漢族,山東濟南人,吉林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在讀,任職于黑龍江省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稅務局,研究方向:民商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