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陶某搶劫案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王 丹 溫浚泖
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人民檢察院,天津 300450
論搶劫罪的非法占有目的
——以陶某搶劫案為例
王 丹 溫浚泖
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人民檢察院,天津 300450
搶劫罪;非法占有目的
2016年1月3日21時許,犯罪嫌疑人陶某和其聾啞人妻子劉某在回家途經塘沽某小地道內時,陶某在小地道內搶劫付某紅米2手機一部,經鑒定,價值250元人民幣。
被害人付某稱:2016年1月3日晚9時許,我順著地道西側的斜坡往地道走,一名男子在地道最東側,他的左手邊是一名女子,最西邊是我。在我從斜坡走進小地道也就是6、7米距離的時候,這名男子突然轉身用手抓住我外套,問我:“你上哪去”,我這時覺得遇到搶劫的了,心里非常害怕,扭頭就往回跑,結果就摔倒了。這名男子站在我面前,把他的手伸出來,我的手機當時就在我的手上拿著,我看是要我的手機,就趕緊把手機給了這名男子,這名男子就踢了我一腳,又打了我肩部一巴掌,又打了腦袋一下。這名男子說了一句:“你”,并用手指了剛才那個女的,這個女的就趕緊把她的手提包拉開,讓男的看了看,我看這個男子看上去還挺生氣的,并踢了這名女子一腳,然后他們倆就走了。
證人劉某(犯罪嫌疑人陶某妻子,聾啞人)陳述證實:2016年1月3日晚,我和我丈夫走到地道里面,我丈夫走在前面,我在后面跟著,我身后有個女的碰了我一下,我丈夫當時正好看到了,那個女的就往回跑,我丈夫回頭就去追,追上了就將那女的按在地上用拳頭打,打完之后我丈夫問我是否丟東西了,我用我丈夫能看懂的肢體語言告訴他沒丟東西,之后我們兩人由南向北出地道就回家了。
在提請批準逮捕前犯罪嫌疑人陶某在公安機關有過多次供述,均對搶劫手機的犯罪事實不予供認。其辯解稱:我看見那名女子正伸手拉我妻子的手提包,我就喊了一聲,這名女子轉身就往來的方向跑,跑了也就是7、8米的距離就摔倒了,我過去之后就踹了她一腳,之后我說“你把偷的東西拿過來”,這名女子就把手里的手機遞給了我,我接著又踹了她一腳,對方這個女的就說“饒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我拿到手機之后,就給我妻子打手勢,讓她看看是不是丟東西,妻子就把手伸進她的包里,之后給我擺手,意思告訴我沒有丟東西,然后我就拉著我妻子回家了。到家之后,我讓妻子找找是不是手機丟了,結果沒有丟,我就將那個女的給我的手機放在我口袋了。到了1月10日晚上9點左右,我被警察抓獲了。
案發后,公安機關依法從犯罪嫌疑人陶某的現住處扣押黑面白底紅米2手機一部,粉紅色皮質外套包裹的直板手機一個,同時,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陶某妻子劉某使用的手機進行了核實,證實其妻劉某的手機亦為被粉紅色皮質外套包裹的直板手機,與被害人付某的手機外觀相似。
一種觀點認為:犯罪嫌疑人陶某辯解在被害人付某將手機交給他時,其認為該手機是其妻子劉某的手機,雖然劉某用肢體語言向其示意沒丟東西,但其并不確認該手機不是劉某的,故將手機拿走,回到家中經查看才知道該手機確實不是劉某的,后因覺得該手機可能不是好來的,遂沒有返還。對于犯罪嫌疑人陶某的辯解,本案的書證證實被害人付某的手機和證人劉某的手機均系直板手機,且均被粉紅色皮質外套包裹,兩手機外部特征相似;被害人付某陳述當時陶某讓劉某打開手提包看了看,陶某對此沒有供述,劉某的證言對此亦沒有證實;陶某回到家中后是否讓劉某檢查了手提包,劉某證言沒有予以證實,故對于陶某在從付某手中接過手機離開現場前是否已經明知該手機是付某的,現有證據證實不清。綜上,現有證據不能對陶某的辯解合理排除,不足以證實陶某在案發現場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采取暴力、脅迫手段當場劫取他人財物,未達到有證據證明陶某涉嫌搶劫罪。
另一種觀點認為:犯罪嫌疑人陶某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手段,強取被害人付某所有的手機一部,且犯罪嫌疑人陶某向其妻劉某求證付某持有的手機是否為劉某所有時,劉某擺手示意其并沒有丟東西,在此情況下犯罪嫌疑人陶某對造成被害人付某財產上的損害存在放任的心理。而搶劫的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搶劫行為會發生侵害他人人身與財產損害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犯罪嫌疑人陶某在回到家后,確認其搶劫所得的手機確非其妻子的手機,其仍將該手機據為己有,證實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其雖在實施搶劫手機的行為時并未產生非法占有的目的,但其在取得他人所有的手機后卻產生了非法占有目的,并且陶某利用最初無故意的行為,放任事態的發展,不防止搶劫結果的發生,故其存在搶劫罪的“事后故意”。現有證據足以證實陶某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采取暴力、脅迫手段當場劫取他人財物,已達到有證據證明陶某涉嫌搶劫罪。
筆者認為,本案犯罪嫌疑人陶某不構成搶劫罪。理由如下:
第一,犯罪嫌疑人陶某不具備構成搶劫罪的責任要件。責任要件,是指由刑法所規定的,表明行為的非難可能性的,構成犯罪所必須具備的要件。故意與過失是應當受到責難的兩種責任形式。在我國,要成立犯罪必須具有故意或過失。張明楷教授認為,責任要件是區分罪與非罪的標準之一。責任要件為構成犯罪所必須具備的要件,行為人的違法行為雖然對法益造成了損害結果,但當其主觀上不具有責任要件,即其沒有故意與過失時,行為人的行為不可能構成犯罪。
刑法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犯罪故意。”犯罪故意包含兩個因素:一是認識因素,其含義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二是意志因素,是指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首先,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必須是確定的且現實存在的。其次,意志因素與認識因素必須是有機統一的,否則無法形成犯罪故意。何謂“有機統一”?第一,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必須同時存在,任何犯罪的故意都必須同時具備這兩個因素;第二,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之間必須具有內在聯系,兩因素構成一個內在統一的整體。換言之,行為人所認識到的結果與其所希望或放任的結果必須具有法定同一性,法定同一性非具體的同一性,而是指刑法規范意義上的同一性。在本案中,犯罪嫌疑人陶某誤以為被害人所持有的手機是自己妻子的手機,故將被害人的手機奪走,其并沒有將他人財物作為自己的所有物,并遵從財物的經濟用途,對之進行利用或處分的目的,而是想奪回自己的財物,其既沒有認識因素,也并不希望或放任將他人財物據為己有的結果,其在主觀上不具備構成搶劫罪的責任要件。
第二,認定犯罪嫌疑人陶某構成搶劫罪違背主客觀相一致原則。主客觀相一致原則是一項基礎性的刑事責任原則,其含義是指不論是對刑事責任的追究,還是對犯罪的認定,都必須堅持與遵從主觀與客觀相一致。刑事古典學派主張,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是從道義出發,對其進行責難,不僅僅要求行為人實施的違法行為在客觀上造成危害結果,同時還要求行為人的主觀心理態度是應當受到譴責的。認定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不僅需要看其在客觀上有無實施危害行為,其主觀上是否存在罪過,還要看罪過與危害行為與主觀罪過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非法占有的目的,是行為人實施侵犯財產類犯罪的出發點與歸宿點,是主觀與客觀、觀念與現實之間的統一,客觀行為的形式與主觀罪過的內容應當具有內在的同一性,并統一于行為人的犯罪行為中。本案犯罪嫌疑人陶某在客觀上實施了危害行為,但其在現場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其在主觀方面與其實施的危害行為之間沒有因果關系,故其不構成搶劫罪。
第三,犯罪嫌疑人陶某不構成非法占有目的的“事后故意”。故意犯罪在學理上有一種分類,即根據犯罪故意產生的時間節點分為“事后故意”與“事前故意”,“事后故意”與“事前故意”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從犯罪學角度來分析,所謂的“事前故意”、“事中故意”與“事后故意”是有一定道理和研究價值的,然而,從刑法學的角度來分析,此種分類則是不科學的。因為故意并不具有溯及力,行為人的罪過和其實施行為的目的都應當以“行為時”為標準來評判。我們不能因為故意與非法占有的目的產生于某種事件之后,便稱之為“事后故意”。非法占有目的是侵財類犯罪的刑事責任主觀基礎,非法占有目的只能在事前或事中產生,行為后產生的非法占有目的只是非法占有目的產生時間的一種客觀情況,一般不構成犯罪,或者與其實行行為相統一構成其他犯罪。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非法占有目的是不存在“事后故意”之說的,刑法學上也不應當存在所謂的“事后故意”。所有犯罪的故意和行為的關系都是故意在前,行為在后,易言之,所有的故意都是“事前故意”,包括突發故意與預謀故意。故本案犯罪嫌疑人陶某在取得他人所有的手機后產生的非法占有目的,不屬于搶劫罪的非法占有目的。
D924.35
A
2095-4379-(2017)33-0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