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更新司法理念 提升司法水平
●本刊評論員
在年初召開的全省中級法院院長會議上,省法院白泉民院長要求全省法院與時俱進,以變應變,進一步樹立與新發展相適應的司法理念,并從六個方面做了具體的闡述。全省各級法院對此要認真學習領會,切實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隨著依法治國的全面推進,司法改革的深入開展,人民法院工作既面臨著重大歷史機遇,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古人說“不日新者必日退”。面對形勢任務新變化、矛盾糾紛新特點、人民群眾新期待,司法工作理念也必須與時俱進。只有不斷推動司法理念創新,才能更好地指導司法實踐。
更新司法理念要破除思維定勢。思想觀念的更新往往有一個否定過去、超越自我的過程。不摒棄陳舊落后甚至錯誤的思想觀念,不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新的司法理念是立不起來的。不可否認,有的法官和工作人員仍然延續已經過時的觀念,仍然保持原有的思維習慣,仍然習慣于以往的做法,給審判執行工作造成被動,甚至出現冤假錯案等慘痛后果。破除思維定勢,就是要拿出自我革新、自我超越的勇氣,與落后的理念、陳舊的思想進行切割。在做決策、下判決之前,要反復衡量是否符合新司法理念的要求。對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司法理念的認識、行為和做法,要立即調整、堅決糾正、徹底摒棄,讓新的司法理念在人民法院落地生根。
更新司法理念要提升自身素質。新的司法理念,需要一支與之相適應的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一方面,司法理念的更新不能一蹴而就。要做到更加注重保障人權、更加注重和諧司法、更加注重產權保護、更加注重監督制約行政權力、更加注重公正善意文明執行、更加注重用心工作,就必須深刻把握這些理念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不斷學習思考,并加以融會貫通。另一方面,司法理念并不是孤立的存在。比如要防止“重口供、輕證據”,就必須深入了解證據裁判規則,增強證據的分析判斷能力;要防止機械司法,就要靈活運用法律規定,掌握化解矛盾的能力。如果沒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高超的司法技能作為后盾,新的司法理念就無法貫徹落實。因此,必須始終堅持加強法院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貫徹落實新司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
更新司法理念要緊密結合實踐。理念絕不止于觀念認知層面,更是一個上下求索、不斷實踐、創新創造的過程。司法理念與司法實踐必須知行合一、學以致用,而且“知之惟艱,行之更難”。更新司法理念不能滿足于一般性的號召和要求,不能單單依靠幾次照本宣科、幾篇理論文章、幾份信息簡報,更要落實到審判執行、便民利民、規范管理、機制創新等各項工作中去。當前,特別是要用新的司法理念統籌抓好司法改革、執法辦案、解決執行難、涉訴維穩、智慧法院建設、過硬隊伍建設六項工作,讓新的司法理念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和升華,讓全省法院工作在新理念的指引下實現新發展。
“理念一新天地寬”。更新司法理念重在行動,貴在落實。全省法院要以開拓創新的銳氣和敢于擔當的勇氣,著力更新司法理念,著力提升司法水平,以新的司法理念為引領,不斷開創全省法院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