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龍
廣東通濟司法鑒定中心,廣東 佛山 528000
?
淺述勘驗現場的手印提取檢驗分析
鄒 龍
廣東通濟司法鑒定中心,廣東 佛山 528000
當某一類案件發生時,需要勘驗現場,往往都會伴隨著對現場手印進行提取,而后進行檢驗,現場手印的提取則是整個手印鑒定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其中能確定現場手印與整個案件的關聯性,為后續的案件處理提供重要依據以及線索。
手印;現場勘驗
在對現場手印進行勘驗時,需要更多的可能去發現手印,這主要是決定了后期對手印檢驗的質量,也是指印鑒定勘驗的重要環節,在通過對現場境況進行一個初步了解,進行分析,具體而言,是有重點地分析與案件形成有關的手印在現場上分布規律,特點,紋線結構的特征,從而進一步的去分析案情、人物,為此而提供條件及依據。
犯罪行為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從開始到結束,行為人要完成這一系列的流程,必然會在現場環境留下蛛絲馬跡,去分析現場手印痕跡的位置方向,及其手印的特點,可以判斷手印與犯罪行為的某些關聯性。
手印在留存某個物體上其承載客體上的位置及其手印形態,分布的位置,方向,接觸面積大小等特征就能體現出行為的特征,在分析過程中除了肉眼的觀察,還需借助儀器對手印的成分進行分析確認。
在分析案發時間與現場手印的遺留時間是否一致,并以此來判斷現場手印是否為行為人在實施犯罪行為時所留時,目前還無特效辦法,而在實踐過程中,一般采取對現場手印的新鮮程度來推測手印的遺留時間,手印作為物質結構特殊的痕跡,在排除認為自然的破壞時,其形成手印的物質會發生有規律的變化,如手印遺留時間長,手印物質中的水分逐漸被蒸發,或被承載的客體吸收、滲透、擴散等。
在觀察時,也會發現手印的文線不連貫、不清晰,痕跡邊緣不明確,手印中濕性汗垢也是判斷手印的新舊程度特點之一。
綜合現場環境條件分析常有自然環境,物質環境,社會環境等,在現場自然環境,可表現為手印承載的客體其自身的大小、高低、重量、形狀和結構等,如行為人用右手接觸門框右足在前、右手使用工具破壞障礙物時,其左手往往在支撐身體或進行輔助動作,如此在手印和工具客體之間的痕跡特征就能體現出行為人的整體動作的衡動性。
在結合人的左右手的生理特性達到動作范圍和行為習慣去分析,一手掌五指間存在的順序關系,長短關系和對立關系,決定手指生理功能所達到的動作范圍,根據手印乳突紋線的結構特征去分析,掌面乳突紋線結構有乳突花紋形態、紋線傾斜角度及旋轉角度,就單從指紋而看,指尖紋線在承受客體上范圍短小的傾斜直線,在拇指,食指、小指尖表現最為明顯,實踐中大部分指尖紋線方向為“/”的為左手留有,紋線方向為“”的為右手所留,在中心花紋中弓形紋向左偏的多為年老的左手留有;掌部不同的區域紋線結構,屈肌褶紋的特點也明顯的體現手位特征。
單從印痕上去分析手印,第一條屈肌褶紋起點處在左,一般為行為人的左手,之后的二三條屈肌褶紋形成的喇叭口向左,亦系左手。手位和指位是相互照應彼此搭配成為檢驗條件。
在對指位的分析依據主要可以體現在指印的面積形狀,都能直接的去反映物體的外部結構,對于一手五指上由于生理功能上的差異,使各手指的形狀、面積大小存在著差別,留存在載體上的手印面積和形狀也系不同,在拇指正面接觸物體時,印痕上尖下圓、中部橫寬、兩側呈弧形;拇指側面接觸物體時,痕跡形狀近似半圓形。
食指與拇指常處于一種對應狀態以配合動作,因此食指正面印痕朝向拇指一側的指尖部總是缺損,此外,中指勻稱,其痕跡形態也均勻,呈柱形。環指、小指單獨遺留在現場上的情況較少,一般常與其他指位一并留下,在承受客體在現場的位置及自身的結構特點不僅決定了行為人接觸客體時的手位、指位,甚至還決定了接觸部位。
當然,在具體分析時不應忽略現場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現場環境條件及人的動作習慣情況影響或限制了行為人的動作習慣又決定其行為方式。
這樣行為人在行為過程中留下的手印不僅體現出手位、指位的特征,更能體現出手印特征,手掌面各區域的紋線結構具有明酌規律性。指紋結構最為復雜、典型,絕大多數具有三種紋線系統,而每個系統中紋線的形態和流向是不同的,—節紋線結構簡單,表現為短小的傾斜直線,此外還須考慮現場環境對行為人行為的約束有多大,哪些現場手印是動作習慣的體現,哪些是反常現象。
對留存手印人的生理進行分析主要是分析其身高、年齡、體態等,針對于身高可依據現場手印的遺留情況從不同角度去論證,從生理學的角度去看,人體各部位的生長總是有一定的比例的,根據現場的手印大小、形狀去測量人體手指骨頭、掌骨的長、寬,在去根據人體正常的指骨、掌骨去部分骨骼的長度、寬度從而分析推測留存手印人的身高,在此具有相關參考數據(手印全長x9.8=身高、中指印全長x21=身高、食指印全長x28=身高、左掌印寬x23.5=身高、右掌印寬x22.7=身高、拇指頭印全長x61.3=身高、食指頭印全長x77.8=身高、中指頭印全長x72.7=身高)。
當然此處數據僅系參考,具體實際情況還需結合綜合考量,不管手印是否清晰都是具有分析身高的參考作用的,而行為人接觸物體時留存的手印客觀情況都是分析身高的依據之一。
實踐中,高個子的掌乳突花紋形態系長形,花紋長度較多的超過其寬度,矮個子手掌乳突花紋形態為短形,花紋的長度稍微大于寬度,中等個子乳突花紋形態長、寬居中。在利用手印去分析年齡時,主要還是依據手印的外形輪廓,長短、寬展等形狀大小來綜合判斷,畢竟人的生長、發育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實踐中18歲前,指掌印痕小,指尖印多為長圓形,紋線大約為25條1厘米。
40歲前,指掌變粗,手印的外形輪廓變大,紋線邊緣部分變粗,指尖由窄變圓,紋線大約為24條1厘米,在此階段手指脫皮、皺紋逐漸變多。
41歲以上,手印的印痕多為長條形且痕跡邊緣不規則、指尖開始變窄,中心花紋處出現皺紋,乳突線寬度小于小犁溝。
在體態上,人的體態分為胖、中等、瘦,而肥胖的人,指印外圍寬大,趨向圓形,指節反映充分完整,兩側邊緣向外突出,為圓弧形,掌印輪廓豐滿,寬大,矮胖的整個手掌面乳突紋線清楚,花紋形態總體上顯得寬、扁尤其是斗型紋更是明顯,中等體態的人指印均勻,指節兩側比較平整,手掌印橈側和尺側外緣平滑、長寬較為合適,瘦體態的人指印呈長條形狀,指節兩側邊緣向內凹陷,關節部分較為顯著,總體上看指印紋線顯得細長。
人的心理與現實是密不可分的,而且,人的心理活動作用于現實時,常以一定的形式留下種種痕跡,心理活動是客觀事物作用于人所引起包括人的注意力、行為的動機和目的、行為時的狀態等幾方面。
實踐證明,行為人在現場上的心理活動通過遺留手印這種外部行為能得到較好的反映,因為手所指向的物體或所接觸的地方最能反映出行為人行為的目的和愿望。
盡管現場手印不能反映行為人手上動作的連續性,但通過對物體上單個的、不連續的手印分析,會發現行為人當時接觸物體的動機和目的;綜合整個現場手印的分布情況、遺留情況并對這些手印群體運用邏輯思維和推理的方法展開聯想,分析手印痕跡之間的相互關系,發現其心理變化過程。
如手印遺留先后順序的原因、手印,遺留在某個物體的某個位置等可以幫助我們分析行為人心理的轉化過程,通過對這些心理特征和心理變化的分析,能了解犯罪行為人的犯罪動機和目的。通過對現場手印形成要素的分析,還可以了解行為人在實施犯罪行為時的心態和注意目標,如分析形成手印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推測當時行為人的手部運動所遇到的阻力和行為人所表現出來的力量;手所接觸物體具體部位,為的是由一系列動作體現出來的,其行為特點包括行為人動作的方式、動作速度、動作的力量、動作的準確性和動作所體現的技能等幾方面的特點。
行為人在現場上停留的時間有長有短,但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出行為人的某些行為特點,尤其是手印在現場的分布情況和手印的特點能較多地反映出行為人的一些行為模式,并可由此分析行為人的作案手段、職業特點、行為習慣等。
收取手印樣本,必須嚴格遵守法律和有關政策。只有在樣本收取的方法,有序的并且在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才能保證其鑒定結論具有法律效力。
在司法實踐中,根據不同的訴訟種類和不同的訴訟環節,有關手印鑒定中涉及的鑒定樣本的收取方法是不同的。在偵查環節,針對重點嫌疑對象、服刑人員、拘留人員、勞教人員以及有現行犯罪行為的人員,均需要公開或秘密,為了甄別事主或排除其他嫌疑人,在征得本人同意的前提下也可公開樣本。
總之,在偵查環節收取手印樣本時,不得采取在案發地區從群眾中普遍性的提取手印樣本的方法,對于秘密收取的手印樣本,經鑒定確認,一定要公開樣本,樣本的收取要求是依據鑒定的需要來規定的。不管是公開還是秘密收取都要求準確、清晰和完整。準確的反映手印樣本來源的真實性、合法性、對依據鑒定要求,手印樣本所反映的手位、指位或部位要準確,同時還需注明被收取人的姓名及手位、指位和部位,清晰反映手印紋線沒有變形、模糊或重疊。
在公開收取手印時,只要注意用力適度、油均勻就行了。在秘密收取手印樣本時,由于被收取人不知道,沒有配合要保證手印樣本的清晰就需要在密取前做充分的準備,包括一些具體的措施,并依據收取的手印樣本的種類,盡量把指印、指節印、掌內的紋線收取下來,不能有殘缺,對于尸體指紋的收取,應根據尸體變化的不同程度采取相應的技術手段,邀請法醫或鑒定人員一同進行收取手印樣本的方法,活體指紋的捺印方法較多,主要包括三面捺印、平面捺印和局部捺印。
三面捺印是用滾動手指180度的方法將每個,手指的正面、左面、右面三方面完整地捺下,以便全面、正確地檢驗每一個指印。在捺印時,既要注意用,又要避免手指在滾動過程中停頓、挪動、重復和倒退現象出現。
平面捺印只捺取手指或掌面正面的紋線,其目的是為了校正三面捺印的手印,指位是否正確;手印紋線的細節特征是否變形等。平面捺印比較簡單,但切忌用力過大。同時,應先將食指、中指、環指、小指并列捺印再單獨捺印拇指。
局部捺印是在偵查中按現場手印的遺留條件和檢驗、鑒定的需要而專門捺取手掌部位的紋線的一種方法。局部捺印時一定要結合現場手印的遺留情況。
指紋手印的現場分析都少不了鑒定人員公正、客觀、科學、細致,去完成整個檢驗分析過程,每一個案件的細微處或許都是隱藏了案件事實真相,工具在好,操作人員的一個失誤或許就是造成難以彌補的過錯,所以,無論是怎樣的案件,都需要嚴格細膩去實踐反復認證。
[1]手印顯現提取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J].刑事技術,2006(5).
[2]潘自勤.痕跡學[M].北京:群眾出版社,2012.
D
A
2095-4379-(2017)21-0126-02
鄒龍(1988-),男,湖南常德人,法學本科,就職于廣東通濟司法鑒定中心,研究方向:痕跡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