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奕
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2
?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思想
楊 奕
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在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當中,有一批代表人物和代表思想。其中,盧卡奇主張總體辯證法,就是從全面的總體的把握和分析現實生活,這種辯證法在分析和總結當今政治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科爾施認為馬克思“承認外部自然界的優先地位,但是它并不構成整個社會發展的出發點。整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依靠自然,但不是由自然決定的。早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都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解釋成一種實踐唯物主義哲學,因此實踐在人類發展和思想進步中的作用十分明顯。
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
盧卡奇主張的總體辯證法,就是要從全面的總體的把握和分析現實生活。主張用全面的思維來闡釋具體的馬克思主義。主張從哲學方法論的角度來論述馬克思的實踐唯物主義哲學。當我們面對現實生活的時候,我們所看到的往往只是事物的一個方面,或者一個因素或者條件所展現出來的一面,這一面固然是事物的一部分,能夠展現出事物某一個方面的內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它們還是不能代表整個事物。它們所展現出來的只是整體的一部分,整個事物的某一個縮影。整體代表著事物的綜合因素的體現,是在事物發展的時間和空間綜合分析后的整體。但是,如果我們只看到某一個方面而忽視整體和本質的話,容易造成片面的看待問題,形成偏見或者偏差,不利于對事物的了解。我們可能只看到事物某一個時間段內的狀態或形態,沒有從之前的狀態中分析規律,也無法準確的預估出事物接下來的狀態和趨勢。也就是沒有看到事物的歷史性,沒有分析整個過程。除此之外,我們也要將事物放在整個空間當中去看待,分析整個空間對事物的影響,以及事物對空間發展的反作用,還要將事物的部分所處的空間進行綜合和分析,詮釋每個部分在空間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整合才能讓部分在空間上更好的形成科學的整體空間。最后,我們將其時間過程和空間構成進行綜合分析整理,形成最終事物發展應有的在狀態和標準,這樣才能使其健康發展,否則便無法了解事物的規律,利用規律指導實踐。
在看待當今我國經濟社會總體發展的問題上也是如此。我們必須看到,我國經濟的總體發展方向和趨勢是好的,經濟發展的后勁很足,并且很快的認識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但是我們也要意識到目前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比如我過經濟發展不平衡,資源消耗性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占主導地位,經濟增速減退。城鄉經濟不平衡,大城市的承載能力接近過載,而小城市和鄉村的城市化速度減慢。地區經濟不平衡,東西反戰不平衡,東部沿海地區發展迅速,經濟水平很高,而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仍然經濟水平低,發展緩慢。產業不平衡,資源消耗大的產業占大多數等等問題。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對環境仍然存在著破壞以及對資源的浪費。環境的承載力不斷下降。當我們看到經濟發展的優勢和缺點之后,當我們看到經濟發展的歷史和未來之后,當我們看到經濟發展的表象和內在發展能力的時候,我們總的分析經濟現狀,這樣才是全面的看待經濟問題,也只有這樣才能總結出客觀的經濟發展規律,讓這種客觀規律指導實踐,促使我國經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科爾施認為馬克思“承認外部自然界的優先地位,但是它并不構成整個社會發展的出發點”。自然界是先于人的存在而存在的,人的發展離不開自然界,離開了自然界人類的一切物質生產需求都不能得到滿足,從而人類也就無法生存和發展。因此,我們必須承認自然界的客觀存在性,尊重自然規律,在尊重自然和保護自然的基礎之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此外,人的實踐也會影響自然界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趨勢,對自然界的整體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又是,由于重大的人類活動還會完全影響自然界的發展規律。也就是說,人和自然是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人想要更好的存在和發展就必須要尊重自然,反之,自然界的發展也掌握在人的手中。在當今很多現象背后所展現出來的問題就是人和自然的關系。人總是想通過實踐、科技等手段去改變自然的原有面貌,使其能夠更好的為人的發展提供環境和服務,在這個過程中往往就忽視了自然本身的需求和承受能力。忽視了自然的需求,自然也就無法健康發展,便無法滿足人的需求,一旦人對自然的壓力超過其承載力,也就會出現所謂的“自然災害”,所有的“自然災害”,都是人的作用的結果,因為這個社會的本質是人的實踐的結果。
整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依靠自然,但不是由自然界來決定的。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以人的主觀能動性為前提的。人是實踐的主導,而實踐決定事物和社會的發展。社會的發展是在結合人的主觀能動性和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基礎之上來發展的,脫離了任何一個方面社會都無法發展。人的實踐是能動的,人通過實踐提高生產力,完善生產關系,提高實踐的效率,從而更好的利用自然,利用自然資源和自然規律來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如果人的發展是完全依靠自然的話,人只能生存在原始人類的生產水平當中,直接從自然界中汲取生存的資料。但是,在人類開始發揮主觀能動性之后,人的生存條件顯著提升,人的生產水平也得到提高。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水平的提高,促使了社會的進步和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
事物本身所發揮的功能和充當的角色也是在變化和發展當中的。某一事物,在這種情況下是不利于整個事情的存在和發展的,但是當條件和環境改變之后其產生的結果又會是截然不同的。某種因素在不同事物當中發揮作用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從此我們得出的結論就是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辯證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也只有做到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才能按照其特定的發展路徑去解決問題。
早期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都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解釋成為一種實踐唯物主義哲學。所以,實踐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不竭動力。一切事物只有在實踐的過程中才能得到發展。在實踐的過程中,事物中的本來元素發生變化,舊事物消失,新事物產生,在此過程中,新事物的產生為生產發展和人類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新事物產生的過程中,同時也伴隨著一系列的變化和發展,因此在實踐的過程當中,在實踐活動所能影響到的所有環境中,都會產生一系列的變化,這種變化也就是事物變化發展的過程。在認真剖析這個發展運動的過程當中,要用聯系的、發展的眼光去看待這個問題,只有將所有能聯系或者受到影響的事物聯系到一起,才能在了解事物發展的過程中發揮應有的能力和力量。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之上對事物的發展進行再一次的實踐總結。實踐的經驗和路徑就在這樣反復的過程當中形成的。只有形成這種相對穩定的徹底的,有發展和聯系關系的實踐經驗,才能在實踐的過程當中更好的指導實踐,將實踐的效果發揮到極致。
[1]陳雪明.論“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當代意義[J].復旦學報,2003(4).
[2]楊生平.論西方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的存在論轉向[J].貴州社會科學,Vol.253,No.1 January.2011.
[3]王雨辰.論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意義[J].北京大學學報,Vol.42,No.1 Jan.2005.
[4]張秀琴.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理論[J].政法論壇(中國政法大學學報),Vol.22,No.2 Mar.2004.
[5]王雨辰.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視域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雙月刊),2004(1).
[6]周宏.西方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的邏輯進程[J].哲學研究,2004(2).
B
A
2095-4379-(2017)21-0281-02
楊奕(1990-),男,蒙古族,河北承德人,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專業碩士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