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 斌
陜西省略陽縣環境保護監測站
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重要性分析
弓 斌
陜西省略陽縣環境保護監測站
論述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重要性的基礎上,提出加強環境監測重視程度,提高環境監測總體質量;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確保監測結果科學準確以及健全環境監測責任制度,培養技術人員職業素養等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應用的相關建議。
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
環境監測的目的在于借助物理、化學、生物等現代科學技術方式,對一種環境或者多種環境實施連續性、間斷性觀察,明確變化特點與環境影響的效果,對環境的有效管理能夠產生重要影響。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需要提升對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視程度,明確其在環境保護體系中應用的價值。文章將基于環境影響評價的實際開展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研究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有助于發揮其基礎保障作用,對環境質量實施全面監督,并通過全面的環境監督工作,提升項目實施的總體質量。
1.1 環境監測的環境影響評價的基礎保障
環境影響評價中需要對建設項目的環境現狀實施全面調查分析,通過細致性的環境監測工作,保證相關數據的準確性與有效性。環境檢測工作中涉及到環境分布情況、環境分布特點以及環境污染現狀等相關因素[1]。環境監測能夠結合地區的水文特點以及氣象條件等進行全面性分析,為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2 環境監測是環境質量的有效監督方式
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環境評價的方式逐漸增加,呈現出多元性發展態勢[2]。環境監測是一種有效性的評價與監督方式,在環境評價評價中實施環境監測,能夠獲得更多相關數據支持。比如地區性污染指數、環境質量情況等等,基于數據調查結果能夠制定更多針對性的環境改善對策,對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能夠帶來更多的數據支持,發揮監督與管理的效果。
1.3 環境監測是環境影響評價的貫穿主線
環境監測工作可謂是貫穿于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始終,在接到環境評價任務之后,相關評價單位需要委托監測部門對評價區域實施整體監測與環境分析,將所得的數據進行綜合性研究[3]。在最終的驗收階段中,需要對環境影響相關因素進行預測與評價,預測與評價的結果將會直接影響項目實施的綜合效果,關系到相關建設項目的開展。
在環境影響評價項目實施一段時間以后,仍然需要回顧性分析評價階段,并基于環境監測的數據進行綜合性比對,通過細致、全面的數據支持理論與實踐研究活動。故而環境監測是環境影響評價的貫穿主線,融入在環境影響評價的各個環節當中。
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可以通過加強環境監測重視程度,提高環境監測總體質量;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確保監測結果科學準確以及健全環境監測責任制度,培養技術人員職業素養等方式,真正展現環境監測的應用價值。
2.1 加強環境監測重視程度,提高環境監測總體質量
環境評價單位與監測單位對環境影響評價與監測工作的重視程度,會直接影響環境影響評價的綜合效果[4]。當前環境監測工作中,需要從根本上認識到環境監測工作對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視程度,提供更多的有效數據支撐,為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深入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監測單位需要提升對環境監測質量的重視程度,分配監測責任,配備監測數據,設置專門性的檢驗專家。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對各項檢測技術、方法等進行全面考察,對檢測的結果進行細致核對。每一位數據核對、數據考察人員在工作完成、審核無誤之后,均需要簽署姓名,通過層層管理、層層把關的方式,保證各項環境監測數據的有效性與準確性。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通過開展環境評價報告審查會的方式,邀請專業性的環境影響因素研究人員參與其中,審核環境評價影響報告的相關內容,不斷提升環境監測的總體質量。
2.2 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確保監測結果科學準確
先進科學技術在環境監測工作中的應用,能夠為環境監測工作帶來更多的技術保障,提升環境監測結果的準確率,確保監測結果的科學、準確,為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深入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比如生態監測工作中,可以嘗試應用RS、GIS等先進技術,這些技術均能夠為環境監測工作帶來更多的準確數據支撐,在節省環境監測時間的基礎上,提升環境監測的效率。環境管理部門需要加強對各類先進技術的引入,同時還需要注重優秀人員的培養,及時學習與掌握各類先進技術、理念,并通過優秀人員實現管理質量的不斷提升,創新管理模式、創新技術方式。
2.3 健全環境監測責任制度,培養技術人員職業素養
環境監測數據分析研究的過程中,需要邀請環境監測專家參與其中,健全環境監測責任制度,保證各項檢測數據的準確性,監測結果的科學性。在監測責任的分配中,需要基于實際的地區環境、污染條件等進行科學分配,提升監測單位的環境監測重視程度。
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加強對檢測技術人員的培養,培養人員需要具備較好的責任心與職業素養,制定明確的工作制度,采用適當的考核機制,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通過相應的獎懲制度,提升技術人員的環境監測重視程度。
環境監測的環境影響評價的基礎保障,是環境質量的有效監督方式,環境影響評價貫穿于整個環境影響評價活動中,擔當著主線的作用。在當前可持續發展環境下,需要提升對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視程度,基于環境監測所得到的各類數據,科學評價環境影響相關因素,不斷提升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整體質量,為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的構建奠定良好的基礎。
[1]張婷婷,張濤,侯俊利,高宇.空間信息技術在漁業資源及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中的應用[J].海洋漁業,2014,03(17):272-281.
[2]李敭.水處理仿真軟件在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4,05(15):92-95.
[3]鹿貞彬.非甲烷總烴、VOCs、TVOC的區別及其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J].北方環境,2013,12(23):99-102.
[4]劉澤斌.歸一化方向性函數在GSM移動通信基站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J]環境工程,2013,S1(12):64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