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雷
陜西省略陽縣環境保護監測站
環境監測市場化問題的幾點思考
張春雷
陜西省略陽縣環境保護監測站
經濟和科技不斷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但是環境污染問題卻日益加劇,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環境監測更顯得尤為重要,其是保護環境的一種有效手段,為環境管理提供有效依據,因此環境檢測地位逐漸上升。近幾年,環境檢測走上了市場化,本文分析了環境檢測市場化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
環境監測;市場化;問題;對策;思考
環境檢測市場化通過將市場機制引入到環境檢測中,利用市場潛能,去填補政策監測上的不足,可以滿足將環境質量作為重點內容的環境管理體系建設要求。可以改善目前環境監測供需矛盾情況,為建設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奠定基礎,促進環境基監測市場化發展。雖然我國在環境監測市場化方面已經有一些經驗,但是還是需要提高制度化、規模化和規范化建設力度,能夠有效處理市場和政府之間的關系,以政府為主導,共同培育監測市場,健全市場制度。
1.1 監測工作特殊,環境監測市場化在執行上比較難
環境監測涉及的工作內容種類較多,且易發生變動,這項工作具有長期性以及系統性的特征,要對那些影響環境的基本要素進行長時間系統的監測,該工作就是在特定的時期分析和研究環境要素。環境保護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無法一蹴而就,其實際效果需要長期堅持才能看出,這也給環境監測市場化發展帶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工作困難度,使得其只能作為政府環境監測的輔助性措施,環境監測市場化引起特殊性,無法成為獨立的主導監測機構。
1.2 條件不成熟,難以保證環境監測市場化效果
要想做好環境監測工作,首先需要具備先進的設備和技術,這是監測工作的基礎。當前,我國環境監測存在一些問題,如設備較為滯后,配備的設備不能達到各個部門監測工作的要求,監測范圍較大,污染源不斷增多且日益復雜,在一些偏遠地區,對污染源進行監測和治理效果不是很理想,因為設備和技術水平不夠,因此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堅持改善,應用先進的監測設備,對污染源進行有效的監測,在監測噪聲、水污染以及廢氣時,不能只是使用傳統的監測方法,需要進行科學實驗。當前監測的設備配備還不足,且較為落后,限制了環境監測工作的發展,這都是因為政府在這方面的投資不夠,還有一些人員的思想老舊,在這種情況下,將市場機制引入到環境監測中也無法徹底解決問題。
1.3 市場環境復雜,無法保證市場化監測信息的真實性
環境監測和市場二者是不同的,前者是屬于公益性服務,而后者追求的是經濟效益,這也是導致環境監測市場化中一些問題存在的原因。政府作為主導,并沒有將市場提供的數據作為依據,分析和評價環境信息。
2.1 健全并擴大環境監測市場化進程
每個地區在經濟發展方面都存在差異,在環境監測方面也是如此,要保證環境監測市場效果,就需要結合每個地區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方向,科學的制定出有效的開放計劃。利用市場的推動,在現有基礎上,堅持創新環境監測的技術以及管理方法,讓環境監測的主動性在市場中得到提升,提高市場競爭力,提高環境監測的工作效率,打造出多層次的市場監測和產品[1]。每個地區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堅持對體制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創新,不斷健全體制,有條件的區域可以建立環境監測市場化試點,不斷學習相關經驗,不斷完善自身,深度擴大市場,實現環境監測市場統一化。
2.2 完善市場規則與政策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環境監測市場發展也需要制定一個健全、合理的市場規則,為其發展提供指導和約束,讓其規范化發展,維持良好的市場秩序。在制定市場管理體制時,需要保證其中的規則是公平和公正的,要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建立一個法治化的市場環境,讓市場在依法的前提下,有權平等進入負面清單外的領域。另外,在制定經濟政策時,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內容,尤其是環境監測市場化的預算管理、產品和服務價格機制、稅收費用等,要重點研究這些內容,以政府為主導,市場為輔,共同建立一個投資機制,采用多樣的方式來擴大融資渠道,包括基金、信貸、債券等,還可以鼓勵社會資本也加入到投資機制中[2]。在技術管理中,要注重對市場檢測機制進行全面研究,包括從業人員,他們的從業資格審查和動態認證制度、對商品及服務標準的監測、技術監督制度、市場化監測業務的技術標準、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等,不斷提高這些標準,和國際上的標準規范相靠近,為在國際競爭中發展奠定基礎。
2.3 轉換與調整政府部門職能
環境監測中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政府需要轉換和調整自身的職能,更好的發揮出自身的作用。社會經濟在不斷發展,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加劇,人們對其重視度也在不斷提高,這也對環境監測市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環境監測工作中應該充分發揮出政府的主導作用,還要注重市場在環境監測中的作用,只靠政府的作用,是無法充分實現監測資源標準的,需要利用市場監測來改善和解決這一問題。當前,環境監測市場中具備充足的監測隊伍,這就需要監測隊伍研究環境監測在市場的定位和位置,加快環境監測發展的有效方法。隨著市場監測機制的引入,政府的主導地位會發生動搖,這樣可以極大的減少一些將盈利作為目標的組織,政府部門必須要重視這一問題。政府要將自己的環境監測職能下放到市場中,職能下放不代表這一職能的消失,而是增強了政府的公益性,促進監督職能的發展,同市場監測一同進行良性的競爭[3]。政府是主導機構,在監測過程中,需要將那些限制環境監測發展的不利體制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在現有基礎上,不斷發展和創新體制,讓環境監測能夠長遠、穩定的發展。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的環境監測市場還處于剛起步的階段,相比國外還處于較為落后的狀態,環境監測市場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關系到生態環境以及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應該積極解決環境監測市場化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制度內容,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同市場監測進行良性競爭,促進環境監測市場化發展。
[1]侯佳儒.論我國環境行政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J].行政法學研究,2013(2)
[2]傅學良.論環境信息公開管理體制的立法改革和完善[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3(1)
[3]陳斌,陳傳忠,趙岑,高鋒亮,劉麗,白煌.關于環境監測社會化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環境監測,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