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娜內蒙古通遼市群眾藝術館
新時期下的群眾舞蹈創作思考
梁麗娜
內蒙古通遼市群眾藝術館
新時期下群眾舞蹈的創作是結合了群眾開展娛樂活動的形式對舞蹈進行的創作,因此能夠體現出群眾的娛樂特點。在創作過程中應當以促進群眾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的發展為目的,為群眾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生活。而且作為舞蹈能夠吸引群眾在獲得精神享受的同時,身體也得到一定的鍛煉。本文簡單探討了關于群眾舞蹈創作的一些建議,并希望能夠結合當下時代特征為群眾舞蹈創作提供新思路。
群眾舞蹈;創作;新時期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我們的文化事業也在不斷的擴展。當今物質文明的發達程度已經促使我們精神文明的發展越來越快,群眾日常生活休閑的時候通過舞蹈消磨時間的趨勢也越來越流行。新時期下群眾舞蹈的創作是一個值得我們進行深入思考的問題,由于大多數的群眾并沒有舞蹈基礎,對于舞蹈創作也更加匱乏。因此,我們在這里對群眾舞蹈創作進行簡單的討論,并提出一些促進我們群眾舞蹈創作和藝術性提升的方法。
群眾舞蹈的創作在新時期的背景之下應當通過培養更加專業的舞蹈人員,努力打造出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創作隊伍。舞蹈藝術通過其特定的表現形式可以將我們的生活真實的再現。但是為了更好的促進群眾舞蹈的發展和創作,我們應當對編舞團隊進行專業化的訓練。首先,編舞團隊應當深入了解當地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并且在日常訓練過程中應當注重對自身編舞技能玉創作意識的提升。編舞團隊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應當注重自身經驗的積累,同時要學習運用獨特的藝術視角去發現生活中可以應用到舞蹈的創作當中。另外,群眾舞蹈創作團隊應當保持善于思考和發現的習慣,能夠在舞蹈作品中發現能夠體現出當地文化特的地方,然后對其進行創新。這樣能夠更進一步的激發群眾對舞蹈的熱情,在創作的過程中也能夠產生更多的想法。
在群中舞蹈創作的過程中,我們應當重視對表現手法的運用,我們所創作的舞蹈應當以反映我們的真實生活為背景,進行升華創造。在題材的選取方面,應當選擇健康向上、積極樂觀的內容。為了打造專業的群眾舞蹈創作團隊,我們應當積極聯系專業的舞蹈演員和舞蹈機構,向當地高校舞蹈專業進行學習。這樣,才可以逐漸提升我們群眾舞蹈團隊的創作能力,促使我們越來越專業化。在我國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群眾舞蹈的創作融入了深厚的民族特色。我們可以借鑒這類舞蹈,在創作的過程中嘗試融入一些不同名族特色的內容和動作。在群眾舞蹈的創作過程中,應當把握住其核心和文化根源,在此基礎上進行精心細致的創作。經過這樣的鍛煉,我們的創作團隊才可以越來越專業,群眾舞蹈的發展才會越來越好。
在新時期下群眾舞蹈的創作應當對題材進行精心的選擇,既要能夠體現出群眾的生活特征,又能夠很好地融入時代特征。從舞蹈的藝術性角度來看,群眾舞蹈的創作在藝術上應當能夠體現出群眾的生活。其中,舞蹈題材的選擇,要綜合考慮群眾的思想情感,這也是舞蹈藝術的根基。從舞蹈的群眾創作角度來看,能夠體現群眾生活特征的舞蹈是對群眾生活的一種反應,能夠表現出群眾的思想情感的變化。因此,群眾舞蹈的創作在題材選取方面,應當充分圍繞群眾的日常生活,把我們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和特點,人物形象特征等都通過舞蹈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的舞蹈才是貼近群眾生活的舞蹈,能夠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才可以讓群眾舞蹈充分融入群眾的生活之中。
在群中舞蹈藝術風格的表現上,應當具有時代性,也就是應當具有當下時代的一些特征。每一部舞蹈作品都是對所處時代的一種反映,這種反映應當在創作過程中通過適當的題材選擇,巧妙的舞蹈創作等手段得以體現。因此,我們在群眾舞蹈的創作和題材選擇的過程中,應當讓更多的群眾參與進來,表達出他們的建議和看法。同時吸取更多的群眾到舞蹈隊伍中作為舞蹈團隊的一份子為群眾舞蹈的創作提供幫助。舞蹈的創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主要作者決定的,但是群眾舞蹈是一種特殊的舞蹈形式,應當被人民群眾充分接受和認可。而且人民群眾最能夠代表一個時代,讓廣大群眾在舞蹈創作中出謀劃策,正好能夠符合時代性的體現。通過讓群眾在舞蹈創作過程中提供想法,在經過專業的創作人員進行整理,使其能夠更好的應用在舞蹈表演當中,這樣才可以更具有藝術性的通過舞蹈表現出一個時代的特征。
舞蹈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其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們在新時期下進行群眾舞蹈創作應當通過大量的橫向結合,學習一些優秀舞蹈作品中的可取之處,為我們的舞蹈創作提供新思路。要想讓我們的群眾舞蹈別出心裁,首先應當在生活中的細節之處進行創造性的改變。換一種方式,也就是讓我們先學習其他優秀舞蹈作品的創作和表現形式,然后根據這些特點,在生活中尋找原型,并結合群眾舞蹈的特點進行創新。此外,我們還要學習不同形式的舞蹈類型,吸取其中的精華之處。這樣可以促進群眾舞蹈創作的多元性,對群眾舞蹈的內容是一種有效的豐富。
在群眾舞蹈的創作過程中,我們還要重視舞蹈形象的表現和突出。對于舞蹈形象的設計應當具有創新性。但是我們都知道群眾的舞蹈基礎較差,讓那些專業的舞蹈動作成為群眾掌握的舞蹈技巧似乎比較困難。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對舞蹈形象的創新,讓這些舞蹈動作更加符合廣大人民群眾,也更容易被群眾所接受。對舞蹈形象進行創新設計,需要創作者根據群眾的特點,收集廣大群眾的建議結合自身的認知水平進行創作。除了要能夠表現出基本的思想情感,還應當通過創新吸引群眾的興趣,讓群眾能夠感受到舞蹈的新意,這樣才可以對人民群眾的精神文明生活帶來更多的樂趣和享受。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下創作群眾舞蹈需要我們緊密結合廣大群眾的精神文明需求,應當以群眾為基礎,廣泛征集群眾建議。隨著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步伐,我們應當抽取更多的精力、學習更多的專業技巧共同為我們的群眾舞蹈的創作付出努力。
[1]常磊.新時期下群眾合唱藝術發展的思考和建議——以鄭州市為例[J].藝術教育,2014,(5):93-94.
[2]馬斌.新時期舞蹈編導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分析[J].藝術教育, 2014,(04):111-112.
[3]石曉琳.新時期下對加強群眾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和思考[J].大眾文藝,2015,(0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