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佳江蘇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形勢下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湯佳
江蘇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為一種自然現象的水土流失,對人民的生活、生產產生極大地影響,制約其經濟發展,破壞其生態環境,危害越來越嚴重。我國的水土流失在世界上也是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它嚴重惡化了我國的生態環境,阻礙了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本文分析了我國水土保持的現狀,并探討了做好水土保持應采取的措施。
水土保持;對策
人類賴以發展和生存的基本條件水土,土是生存之本,水是生命之源,它們作為一種基礎資源是不可替代的。土壤作為一種自然資源,基本上是難以再生的,然而由于人們不理性的過度開采,加劇了水土流失。
在我國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已經極其嚴重,第一,水土流失會破壞生態平衡、破壞土地資源、破壞農業生產環境,蠶食農田,削弱地力,使得水災旱災經常發生,威脅人們的生存發展,各行業的生產發展也無法維持。第二,水土流失還會讓水庫、湖泊、江河出現淤積,水庫的防洪、灌溉、發電受到影響而減少效益,降低了江河通航能力。目前,洪澇災害常常威脅長江流域,導致沿江湖泊極大萎縮。另外,河道淤塞帶來的問題非常嚴重,它不僅弱化了通航能力,而更為重大的問題是會導致潛在的洪水威脅。第三,我國一些地區經濟的發展回由于水土流失而受到嚴重地影響。通過水利部門的調查,凡是經濟發展落后、人民生活貧困的地區基本都是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這些地區由于土地的生產能力持續下降,耕地又不斷減少,單一的生產結構,使得人們在“越窮越墾,越墾越窮”中難以自拔。
2.1 雖然各級水保執法機構與以往比較有所完善,但有些問題還沒有解決,如素質低、人員少等,無法與形勢的需要相適應。
2.2 因建后資金管理缺乏,無法明確和落實管護責任,使工程效益的發揮受到極大影響。
2.3 與別的生態建設項目比較而言防治水土流失的投資標準設立的較低,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常因投入資金不夠影響工程質量。
2.4 防治水土流失任務極其艱巨,大量財力、人力、物力是首先要具備的,加大治理力度也是必備手段,只有如此,才能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3.1 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要積極引進一批水土保持的人才,全面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
3.2 重視水土保持工作,在資金、人力、物力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扎實做好各項工作。設立專項的水土保持資金,順利高效地完成水土保持工作。
3.3 在管理上要進一步加強,在認識上也要全面提升。要強化重點工程管理,不斷提高防治水平,立足于總體角度,全面部署水土保持工作。以重點工程管理中的問題為目標,高度重視,不遷就、不姑息各地問題,提高認識,切實開展好水土保持工作。
3.4 重點突出,積極構建新格局,實施分類管理、區域化治理。全面推行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按項目區立項,使生態修復和人工治理實現各有側重,有機結合。
3.5 綜合治理水平的提高,可以推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開展。
3.6 生態修復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要積極拓展。在實施的過程中,堅持科學的發展觀,依照政策法規,因地制宜,通過建設基本農田、發展農村新能源措施,或者生態移民、封育保護等方法,生態修復大面積流失土地,進一步探索生態修復的新措施。
3.7 技術指導要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開展必須積極學習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充分借鑒成功的經驗。要組織人員學習參觀,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從而切實開展好水土保持工作。
我國可利用開發的土地資源非常有限,但又具有眾多的人口,所以可以耕種的土地極其珍貴。人口每年增加1400萬,而耕地面積在不斷減少,土壤退化和水土流失不斷加劇,日益縮小生物生存空間,中國人民的發展和生存受到極大威脅。所以,必須對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有一個正確認識,發展農林牧業生產,緩解人地矛盾,合理科學保護、利用、開發土壤資源,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必須發揮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調動社會力量,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大水土保持監測預報、綜合治理、監督執法力度,促進我國水土保持工作實現現代化、信息化。
5.1 地級職能進一步強化,對各地進行督促,使其按時完成水土保持目標任務,有效開展好年度水土流失防治任務。
5.2 不斷創新、努力探索社會參與的激勵機制,建立健全與水土保持發展規律相符合的有效機制。全面規范項目管理程序,強化項目管理,落實責權。
5.3 執法檢查力度要加大,轉移工作重點,落實水土保持方案,加強督促開發建設項目。
由于我國具有眾多的人口,水資源和耕地缺乏,加之水土流失帶給我國嚴重的危害,水土流失問題成為中國環境問題的首位。所以,我們必須切實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強對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視,遵循社會經濟和自然發展規律,以保護預防為主,因勢利導,使人類與環境、自然資源和諧共處,從而使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
[1]沈月琴,程云行,徐秀英,吳偉光,李蘭英.森林可持續經營的政策支持體系——亞太區域示范林項目中國臨安示范林實踐[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2]王海,星玉壽.黃河公伯峽水電站水土流失預防及治理技術初探[J].水土保持通報,2003年05期
[3]梁麗娟.葛顏祥.傅奇蕾..流域生態補償選擇性激勵機制——從博弈論視角的分析[J].農業科技管理,2006年04期
[4]牛崇桓.柳長順.趙愛軍.李小強.王海燕.田穎超.孔禮..關于完善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補償費制度的幾點認識[J].水利發展研究,2008年04期
[5]周大杰,董文娟,孫麗英,石緞花,齊曄.流域水資源管理中的生態補償問題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6]錢水苗,王懷章.論流域生態補償的制度構建——從社會公正的視角[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