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文萍青海省西寧市七一路小學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原則與模式探討
冶文萍
青海省西寧市七一路小學
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要根據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要求,注重素質教育和能力教育,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動力,現代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篇文章在此基礎上,主要對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原則與模式進行研究與分析。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信息技術;整合;原則與模式;分析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出發,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特點,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基本的學科素養。現代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促進教育水平的提高,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多媒體設備在教學中應用廣泛,豐富課堂內容的同時也極大的提高了學生課堂學習動力。[1]
目的性。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課本上的內容以更加生動、形象的形式展現出來,簡化學生的學習內容,降低學生的數學學習難度。在實踐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數學教學內容,老師一般會通過電子課件的形式,通過色彩、圖片和卡通人物形象的應用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但是最終的目的是將學生的思路引導課本,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情況要予以恰當把握。
全員性。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接觸的數學知識較少,每個人呈現的課堂興趣點也不同,;老師在使用信息技術教學的同時要兼顧不同學生的興趣特點、性格特點合性別特點等,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更好的融入到數學課堂活動中來。例如在小學數學教材中關于“數的認識和計算”中,老師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到不同數字的指代含義以及計算方法。在講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圖片代物的形式,在使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圖片,要體現圖案和色彩的豐富性,不同學生對色彩敏感度不同,男生和女生對不同事物喜好也不同。基于此,在信息化數學教學中要以全員性原則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特點。[2]
和諧性和全程性。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是為了適當簡化教材中的內容,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實踐過程中,老師需要注重課堂和諧氣氛的營造,不能以“一言堂”形式講解,要與學生形成互動。另外,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數學教學,要有效的實現課本知識的串聯,促進數學知識的全程性教學和聯系。
(一)備課設計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用信息技術能夠在數學備課和教學設計中提高工作效率,為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奠定基礎。例如在小學數學教材中關于圖形認識知識,老師在教學備課中可以利用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制作電子課件,在網絡上搜索與圖形形狀相對應的物體,將其展現在PPT中,在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思考。使用信息技術完成數學教學備課和設計,能夠充分獲取教學資源和講課材料,減少在黑板上書寫板書浪費的時間,另外在備課過程中發現不當之處或需要改進的地方,能夠對相關內容進行及時的針對性修改,并且電子課件能夠以電子檔的形式永久保存,可利用率高。[3]
(二)課堂實踐
利用信息技術輔助小學數學教學,在課堂實踐中能夠將課本內容充分拓展,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使學生數學發散性思維增長。例如小學數學教材中關于“除法”“平均法”的學習,由于小學生初次接觸,對其概念認知容易存在偏差。針對這種情況,在信息化教學中能夠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現“切蛋糕”或“分糖果”的過程,將“分”的概念與“除法”概念結合,引導學生類比式理解。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中通過教材內容的整合,運用生活實例,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思考和聯想。
(三)課后評價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利用信息技術能夠對教學過程中發現的主要問題予以整理,在統一分析中,形成基礎的教學評估。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同的章節內容具有不同教學要求,老師將這些內容要求羅列出來,作為教學設計參考和依據;然后在課堂實踐中根據學生的總體表現,分析教案的適用性,最終在課后訓練中發現學生的學習難點和學習不足。將這些內容以表格或電子檔文件形式記錄、保存,為數學教學改進和后期的課程復習奠定基礎。[4]
數學屬于自然科學類學科,對人們生活實際中的數字、算數問題解決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數學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學科之一。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要在一定的原則要求下,保證數學教學內容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效結合,實現教學模式轉變與創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1]張曉貴,郭世平,方明華,欒慶芳.論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原則與模式[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06:110-113.
[2]喬敏.農村小學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教學的有效整合研究[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4,09:26-27.
[3]何大為.論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原則與模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5,21:139.
[4]楊榮花.巧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數學課堂教學——談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