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爽黑龍江省伊春林業學校
信息化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
張麗爽
黑龍江省伊春林業學校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日新月異,本文就如何在化學教學中合理高效的應用信息化技術,輔助教學,達到更好地效果進行了簡單論述。
信息化;化學;教學;效果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集聲音、圖像、視頻、動畫等于一體的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的地位與日俱增,與傳統教學相比,信息化教學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教學過程中都發揮著強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中職院校。下面我就信息化在教學中的應用并結合學生與化學學科特點,談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課前通過校園網將下一周要講的知識點上傳到教學平臺,通過班級QQ群將課前任務通知給學生們,并要求在規定完成的日期之前把學習成果上傳到教育平臺。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預習,例如講“膠體溶液”時,同學們根據上網收集資料,總結生活中常見的膠體溶液,并對膠體的一些性質進行初步的了解,課上同學們就輕松的舉出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如“豆漿加入鹵水變成了豆腐,雞蛋液蒸熟后變成了雞蛋羹等”,這就大大的提高了教學效率,學生們也更容易理解膠體的性質;又如在講解有機化合物知識點時,同學們理解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點存在一定的困難,課前我將化學結構軟件“Chemdraw”的使用方法制作成10分鐘的微課視頻,并將視頻上傳到QQ群中,同學們通過自主學習,可以更好的理解簡單有機化合物的立體結構,為課上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信息化教學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微課、QQ、微信等多媒體手段,輔助學生做好課前準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利用視頻、圖片、聲音等多媒體引入課題,豐富的圖片、質感的聲音、動感的畫面可以極大地增強教學內容的真實感和表現力,相對于傳統教學的語言和板書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如講“氯氣”這節時,我以氯氣泄漏的新聞視頻作為新課導入,同學們觀看視頻時,情緒高漲、積極討論、踴躍發言并分組討論歸納出氯氣的物理性質和相關的化學性質,很顯然這就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通過信息化手段創設教學情境,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積極主動的學好化學打下了基礎。
2.利用多媒體使抽象具體化,幫助學生克服難點
化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很多知識點都需要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信息化教學手段就很好的解決了傳統教學中的困難,如化學反應的實質、溶解過程、弱電解質的解離、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等,這些抽象的化學概念以及過程,學生都很難理解,信息化技術卻可以使抽象具體化,通過Flash動畫就可以直觀形象的再現分子原子的拆分和結合過程、分子電離成離子和離子結合成分子的過程等,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感受到微觀世界的奇妙,更好的克服學習的難點。
3.利用多媒體使實驗簡單化,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一切理論都是在實驗基礎上建立的,化學離不開實驗,但是很多化學實驗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實驗條件受限、實驗藥品有危害等,通過信息化技術就可以將其通過視頻、Flash動畫等展示給學生,可以有效的幫助老師在教學中克服困難,如可燃性氣體H2、CO等,在點燃前必須驗純,如果不純就會在實際操作中出現爆炸等問題,利用信息化技術就可以很好的模擬實驗,再現實驗過程,避免危險的發生,又如一些實驗操作順序的顛倒可能會引起實驗的失敗或發生危險,學生們通過觀看錯誤實驗的視頻加深印象,在實際操作中就可以避免錯誤的發生,提高動手能力。信息化技術可以優化實驗效果,起到示范作用,幫助學生解決實驗難題,提高動手能力。
傳統教學僅僅是通過課后作業和課堂練習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運用信息化手段可以豐富評價的內容,更新評價的方式,優化評價的結果。在課堂上利用校園網對課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小組內學生互評,組間學生互評,師生互評,學生們可以各抒己見,取長補短,拓寬思路;打破了傳統教學評價的單一性;課后通過校園網可以布置網上作業,學生們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小組協作等途徑完成作業,既可以鍛煉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
社會的飛速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任務更加艱巨,教師要從培養知識接受型、積累型人才向探索型、創造型人才轉換。這就要求我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優化教學過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克服學習的重難點、圓滿的完成教學任務。
張麗爽,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助理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