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麗娜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文化館
試論鄉鎮文化站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作用
代麗娜
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文化館
在人類長期社會生產實踐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財富,對于后代具有著重要的傳承和保護的意義。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由民間的文化構成,大多數來源人類社會生產實踐中,所以,首要措施是在鄉鎮建立鄉鎮文化站來進行保護和傳承。本文討論了鄉鎮文化站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作用,試從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鄉鎮文化站的特征和作用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鄉鎮文化站;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用
作為國家和民族發展重要途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經歷幾千年來積攢和沉淀下來的文化精髓,是人類文化社會的寶貴遺產,是優秀的文化,建立鄉鎮文化站有利于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進行探討和研究。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作用與特征
人類社會生產實踐生活是構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鍵要素,絕大部分的民間藝術是沉淀下來的文化精髓。民間的表演、風俗習慣、飲食文化和語言等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最顯著的特征,如著名的《黃帝內經》中的四季養生法,《本草綱目》中的傳統秘方等。我國有戲曲、京劇、昆劇、民族舞蹈、皮影戲和傳統文學等上百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的內容豐富,博大精深。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著在人類社會存在,但是還不易被感知的特點,有容易于埋沒和自身存在耀眼的光芒的缺點,所以才更應該守護和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鄉鎮文化站的作用和特征
在守護和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上,我們國家的一系列措施表現出了重視,相繼在全國各地的省級縣級城鄉城鎮里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對于即將要消失的文化,我們在進行搶救的同時也要整理和保護好文化遺產。國家所下達的保護措施與工作要盡全力的去執行,要讓鄉鎮文化站里的工作人員自覺主動的去維護而不是被迫的去進行,只有在精神文明豐富的鄉鎮建設鄉鎮文化站,才能更有利的繼承和發揚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如何辨別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何辨別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鄉鎮文化站存在的根本基礎,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造就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特點,但是同時也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傳承下來的文化由于時間較長,年代較久遠,造成了文化失真,甚至有的是后人編造出來的,在這個時候鄉鎮站的作用就是根據不同的方法去查找和探索真正存在過的精神文明財富,搜集相關的文獻資料和整理民間的傳說,請相關的專家和民間有研究的人士前來辨別真假,而昆劇、皮影戲等民間藝術就需要通過實地訪問總結來辨別真偽。
(二)如何保存好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自然而然存在的,但隨著社會文化時代的變遷,會導致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的消失,與此同時的鄉鎮文化站就起到了辨別真偽,搜集、整理、培育和保護的作用。在民間戲曲的維護中,就需要文化站的人員去搜集一些相關資料、參考文獻和民間的傳說,然后結合民間人士進行修正,整理和保存。
(三)如何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看不到的卻真實存在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中之重,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積淀下來的優秀的文化,是人類文化社會寶貴的遺產。鄉鎮文化站的存在可以對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起到基礎性的作用,可以使人們更詳細的去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新時期的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
(四)如何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積淀下來的精髓,是各民族世代相承的文化,所以鄉鎮文化站的存在,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起到了牽橋搭線的作用,文化站工作人員所收集、整理、培育和保存的遺產,能夠使人們更好的認識、了解、傳承到優秀適應當代社會潮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人們的不斷創新和改造下,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真正的來源于民間的生活中,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建立文化體驗中心,文化展覽和文化影片觀看,將民間藝術展現在人民群眾的面前。文化工作站的工作人員有著重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綜上所述,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源于人類社會的生產實踐中,是人類幾千年來積攢下來的財富,鄉鎮文化站的使命就是發掘、維護、培育和繼承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使人們能夠真正的傳承和了解到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偉大的人民群眾對文化瑰寶進行創新和改造。鄉鎮文化站肩負著發掘、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最根本的使命,培養文化站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執行政府下達的指令,維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
[1]龍敏.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鄉鎮文化的核心作用[J].東方文化周刊,2014,(16)∶290-290.
[2]韓林,李志廣.論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民族鄉鎮城鎮化進程中的意義--以大連滿族自治鎮為例[J].大連干部學刊,2015,(5)∶52-54,58.
[3]王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背景下安塞腰鼓的傳承與發展[D].西安體育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