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乾,張新銘河北農業大學城鄉建設學院;易縣建設局工程質量監督站
創新理念下的土木工程教學研究
杜光乾1,張新銘2
1河北農業大學城鄉建設學院;2易縣建設局工程質量監督站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教育教學方法也進一步改進和創新,土木工程是工程類的下屬分支學科,該學科與人們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土木工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出具備道路、房屋、巖土等工程設計與管理的專業型人才。適應當今時代的發展,對土木工程教學進行創新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針對創新理念下的土木工程教學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創新理念;土木工程;教學
土木工程專業具有涉及面廣、實踐性強等特點,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強大的推動的作用,伴隨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土木工程的內涵逐漸豐富,已成為一門跨學科的綜合性課程,當前,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土木工程教學的需要了,因此,必須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創新。
(一)教學手段過于單一
從目前的現狀看,土木工程教學中存在的一個明顯問題就是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大多數教師在進行土木工程教學時都采取的傳統手段,一味將書本內容強行灌輸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學生與教師之間缺乏交流和互動,教師根本無法將知識形象生動地傳遞給學生,學生理解知識的深度也十分有限,長期以往,必定造成學生過度依賴教師,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發表意見的勇氣,顯然,這對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二)課程內容缺乏深度
土木工程專業的課程內容覆蓋面很廣,幾乎涵蓋了所有與土木工程相關的知識內容,但是大多數內容都比較膚淺,欠缺具有一定深度的知識內容,例如,在《現代土木工程》中,涉及到鐵路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橋梁工程、給排水工程等方面的內容,這些工程建設項目在內容上比較全面詳盡全面,但是由于內容十分繁雜,教師在課堂上根本無法對所有內容進行全面深刻地講解,只能選擇一些重點內容點到為止,這樣只能讓學生對土木工程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難以將內容的精華傳遞給學生,顯然,這種教學方式是收效甚微的。
(三)課時偏少,考核方式不科學
據有關調查顯示,我國大多數高校的土木工程專業的授課學時都在20課時左右,課時最少的學校為16課時,土木工程本身設計的教學內容就比較多,需要花較多的時間進行講授,20課時的課程顯然是不夠的,由于課時限制,教師只能盡量壓縮每一章節的講解時間,這樣只能造成講解的深度不夠,學生的理解也不夠通透。在考核方式上的,大多數學校的土木工程專業考核都是采用紙筆考試的方式,這種考試方法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檢驗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但很難反映出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因此,這種考核方式是不科學的,必須加以改進。
(一)改變傳統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手段
當今時代的發展給土木工程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教師必須改變傳統教學觀念,不斷豐富教學手段。許多教師都具有課堂教學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認為教學就是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學生只需要接受就可以了,這種教學觀念是完全錯誤的,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必須樹立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現代教學觀念,在課堂中扮演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角色,注重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使學生學會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在教學手段上,必須改變傳統枯燥、呆板的教學手段,采取多媒體教學法,通過聲音、圖像、視頻等為學生講授知識,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也能加深其對課堂內容的理解。
(二)進一步深化課堂內容
針對當前土木工程教學中存在的知識內容深度不夠的問題,教師必須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內容,在創新理念的指導下,將土木工程專業知識向縱深發展,首先,在教材的編制上,應選擇對學生最有用的知識作為教學內容,適當刪減一些不必要的知識,知識的內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這樣就能讓教師有足夠的時間去講解書本內容,進一步拓展內容深度,不必迫于內容過多、時間有限的壓力而點到為止。其次,應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聯系,土木工程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要真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就必須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教師可布置一些課外實踐任務,讓學生單獨或分小組完成。
(三)適當增加課時,創新考核方式
由于土木工程的教學內容十分豐富,需要花費的課時也比較多,因此,學校必須給予充足的授課學時。針對當前許多學校在土木工程教學上分配的課時偏少的現狀,必須適當增加課時,并將增加的課時合理分配到每一周,這樣才能讓教師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課程內容的講解,使教學更加精細、深刻,進而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同時,學校還必須對土木工程專業的考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改變紙筆考試這種單一的考核模式,將筆試和專業實踐考試相結合,這樣既能檢查學生對專業知識掌握的程度,同時也能檢驗其應用知識的實踐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在土木工程專業上的綜合素質,是適應當代素質教育發展的一大重要途徑。
(四)進一步加強師資建設
教師在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一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往往與教師的綜合素質具有密切聯系,因此,要確保土木工程的教學質量,就必須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具體來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要建立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對土木工程教師的職業資格進行嚴格考核,要求其不僅要在學歷、文憑上符合標準,同時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第二,要完善教師在職培訓制度,定期對教師進行崗位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水平。第三,應定期派教師到國外知名高校進行交流學習,取長補短,建立一支“雙師型”的師資團隊。
總之,在當今數字化、網絡化、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對土木工程教學進行創新勢在必行,針對目前土木工程教學中存在的手段單一、深度不夠、考核方式不科學等問題,必須以創新理念為指導,采取適當的解決措施,如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內容深度、理論聯系實際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實現土木工程教學質量提升的目標。
[1]張云蓮,李啟令,俞春校等.《土木工程材料》教學的創新理念[J].山東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4,19(4)∶90-92,98.
[2]白爽.淺談現代土木工程教學的創新方法在獨立學院中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707-707.
[3]熊保林,王希良,丁軍霞等.土木工程面向創新體系教學的改革[J].科技信息,2010,(15)∶435.
[4]吳麗麗,左菊林.創新型土木工程科技人才的培養與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5)∶1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