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訪湖南信息學院
微項目實踐驅動型電子信息類專業基礎課程教改
彭訪
湖南信息學院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人才需求量大,如何培養出高級人才是我國目前十分關注的問題。在教育的改革推行下,電子信息類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方式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理論實踐相結合,運用微項目驅動模式的教改方案,從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方面提出教改方案,舉例說明該方案的有效性。
微項目實踐;電子信息類;專業基礎課程;教改
電子信息專業類課程由于受到目前信息技術發展的沖擊,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高校持續增長地培養應用型電子信息技術人才。不斷地對教學方案進行改革,微項目實踐驅動電子信息類專業基礎課程地改革,運用新式地教學方式講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實踐增加電子信息類專業課程實踐性,對培養電子信息類應用型人才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電子信息技術在生活中運用廣泛,在電子信息類專業課程的教學中,也比傳統的基礎課程具有差別性。傳統的基礎課程主要以傳授知識為主,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知識理論,其注重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程度,是一個認知的過程。而在電子信息類基礎課程中,除了對基礎的了解外,還需要在實際安排計算機實踐課程,通過自我動手操作設計以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
對于專業基礎課程而言,培養該領域專業人才是專業基礎課程的目標。我國目前提倡培養應用型人才,具體也就是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當前許多高校中,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之外還需要學習許多的公共課程,以達到全面發展。而這眾多的課程促使學生學業負擔重,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高強度地理解和消化知識才能跟上教學進度,全面發展,如果專業基礎課程按照公共課程教學方案進行實施,將無法突出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對學生走向就業崗位也是十分不利的。
傳統地教學方案注重理論缺少實際運用,在教學改革地背景下許多高校對教學方案進行了改革。在電子信息類專業基礎課程中,很多改革是項目實踐性質的改革,這種教學方式的任務性和實踐性對于改革具有很好的驅動力。但是盲目地開展此類教學容易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畏難情緒,難以真正實施改革。合理地開展微項目融合傳統教學方案地改革是目前的關鍵。
針對電子信息類專業課程而言,其需要理解的知識點較多,信息量較大,高校在改革時需要注意與實際相結合,根據信息技術的發展進度相應地做出更新,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于難點重點以實際例子做出分析,使學生能深入了解。將教學內容從課本閱讀逐漸發展到實踐理解。遵循“注重基礎,發展應用,積極創新”的原則。
4.1 教學方式的改革
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理解到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題,教師在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的情況下還要通過討論互動,實踐創新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在準備問題的同時已經準備好了答案,學生積極性不高,無法發散思維。
對于專業基礎課,主要是包括專業課程和基礎課程實驗。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可以在日常教學中通過開展微項目,加強學生協作能力,分組開展實踐活動,通過微項目驅動方式以改變傳統教學,在課堂開始之前可以通過教師對專業知識的梳理,引導學生進行微項目,通過討論讓學生自行提出問題,讓學生課后分組討論、查閱資料、通過分析做出電路的設計并組織學生后續開展報告活動,通過這種創新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專業化知識的學習。將百分之四十的學時比劃分到微項目中,在要求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實踐能力。將微項目實踐深度融入到理論教學中,促進學生對專業課程的理解。運用軟件設計電路,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將書本的文字轉化為實物操作,從實際操作中攻破學生思維上存在的難點。通過微項目使學生能夠熟練使用電子設備,加強學生對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的熟悉程度。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信息的傳播發展進入全球化。利用身邊資源將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教學的興趣。例如通過課余實踐安排學生分組進行電路設計等活動,通過微信公眾號,學習論壇、移動終端APP,將課上課下進行鏈接,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
電子信息類專業的教學除了軟件設施比較重要外,硬件設施也是不容忽視的。通過加強學生利用設備資源,對發展應用型人才起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在教師的示范操作后通過學生的自我動手,開放式的實驗過程何以提升學生發現錯誤自我改正地能力,對強化專業知識起到了很好地輔助作用。
4.2 開展企業進校園教學
對于教師而言,許多專業知識的運用無法與外面企業中的實際工作者相比。企業工作者容易遇到一些實際的問題。運用校企聯合的方式,聘請有經驗的電子信息行業技術人員來學校為學生講授經驗,在微項目中通過教師的指導以及企業人員的點評達到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4.3 對實驗內容進行教改
由于教材的章節化導致實驗內容受到限制,分散的知識點使得在開展實驗時應用性得不到發揮。因此需要對實驗內容進行改革,在加強知識點驗證的同時加強其對實驗內容的項目性和實用性。
在實驗中需要脫離傳統思維,開展開放性實驗,讓學生自主設計操作出微產品,在設計過程中教師作為導師關注學生的開發進程,通過學生提交設計報告導師指點實施的合作關系,讓學生自己開發設計作品,脫離學生對老師已經傳統實驗的依賴性,鍛煉學生的獨立性。
設計一個完整的微項目,根據教材的內容將實驗設計成一個大知識點中分離出的一個獨立微產品。其相對傳統實驗而言更強調完整性、創新性和實用性。通過改革實驗內容,將電路內容通過為微項目進行實踐,能夠達到與教學內容相輔相成的作用。
4.4 開展應用型測評
傳統的教學測評通過對知識點的背誦理解來達到考核目的無法真是地展示學生地實際能力。通過微項目實踐來測評學生綜合能力將激發學生的專業知識實踐能力,更好地檢驗學生的能力。
隨著信息全球化的發展,應用型人在當今社會中需求量巨大,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背景下,實施電子信息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自我操作能力,還可以規范教學的實施,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
[1]王迷迷,張立珍,陳慧琴,陳玉林.微項目實踐驅動型電子信息類專業基礎課程教改[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6,04∶45-47.
[2]張鑒豪.電子信息類專業基礎課教學改革的探究[J].才智, 2017,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