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淑萍,韓潤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城關一小;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第五中學
薄弱學校留守學生個案分析
鄭淑萍1,韓潤2
1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城關一小;2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第五中學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速度加快,大批農民進城務工,在廣大農村地區催生了一個特殊的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們。他們一般與自己的父親或母親中的一人,或與隔輩親人,甚至父母親的其他親戚、朋友一起生活。本文針對:薄弱學校留守學生個案進行分析。
留守兒童;學習
留守兒童是典型的弱勢群體,因為家庭教育的缺失、應試教育的偏差以及社會教育的斷裂等狀況,給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四川省射洪中學校在校學生11236人,據摸排統計,“留守家庭學生”共有2326人,約占全校學生總數的20%,他們沒有爸爸媽媽在身旁的管教,但還是乖乖地上學讀書,因為他們還有爺爺奶奶還有其他親戚的管教。就是說,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留守兒童是像非留守兒童一樣,正常上學念書的。但還有百分之零點零一的留守兒童,是沒有正常上學念書的。這些留守兒童的情況,大多相同。大部分都是因缺少父母的管教,和悉心教導。以致于讓一部分的留守兒童誤入歧途。他們的發展方面存在以下問題:學習情況不佳、人格發展不健全、個人行為習慣不良等。例如:某學校的余某某同學,在8歲時父母因為要賺錢而去外地打工。父母每個月會定時寄幾百塊錢的零花錢給余某某。余某某就用這些零花錢去網吧,去混黑社會。漸漸地,優異的成績一落千丈還欠下了不少債務。因為身邊缺少了父母的管教,留守兒童小剛誤入歧途,而且沒有父母和老師的及時制止,導致曾經好學生毀于一旦。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約有2億農民外出打工,農村留守兒童2000萬,高中中輟學學生中,就留守學生接近70%。了讓留守兒童可以像非留守兒童一樣,正常上學念書,本文就針對薄弱學校留守學生的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
2.1 到一定的年紀卻不能上學
在留守兒童中,有一小部分的留守兒童可能是在自己小時候就失去了父母,又聯系不上親人。從小靠別人的施舍和自己的獨立長大。但到了一定的年紀,這些留守兒童就得上學念書。可是,很多留守兒童因為交不起學費遲遲未能上學。對此,針對那一部分不能上學的留守兒童提出建議。當留守兒童來學校報名讀書時,學校可以讓他們提供資料,以此證明自己是留守兒童,可以免除學費,免費入學讀書。
2.2 無人管教
因為從小失去父母,又沒有其他親人的管教,所以作為這一部分留守兒童的老師就必須得特別照顧這一部分的留守兒童。要給他們特別的關懷,讓他們能夠像一般的學生一樣,可以健康成長。這時,老師就得像他們的父母一樣,不僅要管理他們的學習,還得適當的照顧一下他們的生活。要多了解這些孩子地實際情況,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為他們著想。在他們誤入歧途的時候,要及時指正,不要將錯就錯,要嚴格對待。在他們做壞事、做錯事的時候也得及時作出制止。
2.3 個人行為習慣不良
一部分的留守兒童,可能因為沒有父母和親人的管教。從小就有些不良的個人習慣。這時,就需要老師給學生正確的引導。告訴他們,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必須得改正。針對這一部分的留守兒童,老師要做好及時的制止和指正,給他們提出正確的建議,幫助他們將這些不良的個人行為習慣進行改正。
2.4 學習情況不佳
有一部分的留守兒童,因為在應該上學的年齡因為交不起學費而未能上學,導致后來學習基礎不扎實、不牢固,學習情況不佳。這時,老師就需要對這一部分的留守兒童進行補習。讓他們從基礎的知識學起,鞏固一些基本的基礎知識。讓他們能夠跟上學習的進度,讓他們能像正常的學生一樣有最基本的基礎知識,能夠聽懂老師的課程。老師可以給這一部分留守兒童言語上的鼓勵和支持,讓他們有信心能夠學好知識。例如:某學校的小琳同學,她是一名留守兒童。比別人完了5年上學,導致跟不上課程,每次的測驗成績都是不及格。她的老師每天花下班后的一個時間,為小琳同學輔導,幫她補習之前的落下的基礎知識。使小琳最終能夠跟得上同學們的課程,基礎知識也變得扎實、牢固了。
對于那些在薄弱學校學習的留守兒童,老師一定要給他們特別的照顧。據統調查統計,由于父母外出打工,90%的留守高中學生覺得家不是溫暖的港灣,不能讓他們覺得有安全感。
3.1 學習上的建議
針對那一部分基礎不扎實的留守兒童,老師必須得有針對性地去教會他們學習。幫他們先把基礎知識打牢固,再給他們上新課,跟上課程的進度。在給學生們布置家庭作業的時候,老師適當地輔導他們。他們遇到有不懂的問題,要及時幫他們解答。
3.2 德育方面的建議
一個人的身上,最重要的并不是學習成績,而是為人處世,道德水平。所以,作為老師,不僅僅要教會這一部分留守兒童學習,還要教會他們為人處世和做人的基本道德。這些留守兒童,倘若只會學習卻不會做人,是不行的。一個人寧可學習成績差,道德水平高,也是一個有用的人。所以,針對那些無人管教的留守兒童,老師不僅得教會他們學習,還得擔當起他們父母的責任,教會他們為人處世,要做一個寬容善良的人,不要斤斤計較。要督促他們做一個有道德,道德水平高的人。
3.3 生活上的建議
老師可以給那些無人管教的留守兒童一些生活上的幫助。可以讓校長發起捐款,最后把捐款分發給那些生活條件困難的留守兒童。或者,老師可以讓班上的同學,把穿過不要的衣服贈送給條件困難的留守兒童。讓他們在冬天的時候,不會著涼,有衣服可穿。
對于留守兒童,學校必須得給予特別的照顧,保證他們能夠在健康的、良好的環境中學習,快樂的成長。我們要為中國留守兒童傳遞溫暖,幫助他們消除貧困與饑餓!農村“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性格、心理等方面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需要大家一起去幫助他們解決。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所以,我們要為留守兒童:留下希望,守住幸福,讓兒童在快樂中成長!
[1]徐小強.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學生的越軌行為研究[D].西南大學,2011.
[2]謝華.農村留守中學生孤獨感狀況及其家庭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