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華 (福建省莆仙戲劇院有限公司 351100)
淺析二胡演奏的人文精神
陳 華 (福建省莆仙戲劇院有限公司 351100)
二胡作為著名的民族樂器,具有悠久的歷史以及豐富的文化底蘊。二胡造型精美,其韻律細膩高亢,已經成為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精神食糧與文化依賴。二胡演奏經歷了男性演奏家向女性演奏家過渡的時期,在演變中更加體現了二胡的韻律之美。任何樂器都會經歷風雨洗禮,最終歸屬到最為光彩的面貌展示給人們。二胡結合自身的氣質以及演奏家卓越的技術,形成豐富的文化色彩與藝術成果,最終延承民族血脈,領悟一種人文精神的哲思。以此,課題主要針對二胡演奏的人文化精神進行深入淺出的探討,旨在能夠為大家在二胡演奏的精神領域提供正確的引導。
二胡;演奏;人文精神
人文的視角注重豐富的文化內涵。二胡在其藝術發展中經歷了傳統與現代的轉變。無論從演繹上還是造型服飾中都展示了具有時代意義的變化。二胡作為民間傳承的著名樂器,以其優越的音色以及精巧的造型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演奏家在二胡演奏中也逐漸融匯了時代的氣息,古今結合。生動再現文化傳承內涵以及現代藝術審美的特點。在二胡演繹的過程中不斷創新,思考二胡文化的特征與發展方向,實現了很多藝術經典。
二胡先前主要盛行于長江中下游,因此又稱為南胡,主要體現中高音域,音色接近人聲。節奏變換較為靈活,情感表現力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推崇。二十世紀出,二胡由絲竹演奏轉向樂器獨奏的形式,之后更多伴隨戲曲出現。二胡在進行高低音轉換的過程中,能夠生動在板弦之間的摩擦,并且根據音色調整實現戲曲以及舞臺的需求。二胡的音色富有張力,音色清晰,能夠充分表現人物情感,并且根據演奏掌持的力道,傳送音域。
人文精神的概念從整體上說,主要以“以人為本”,即人類對自身的關注,以及對生命價值的認可和保護。關于人文精神,可以通過人類的歷史文化以及對活動現象的重視程度,控制在應用范疇以及人類精神領域的所有特征要求,對于能夠表現大多數人類精神面貌以及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藝術的表現形式以及分析方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人文精神的主要內涵表現。從某種程度上講,如果制造工具是人類和動物的生產力區別,那么藝術中所展現的人文精神就是人類在本質上區分動物的主要體現。
二胡的產生原子民間,而二胡也代表著東方文化的“一角”。有史以來,東方人注重自身的文化修養以及情感表達。作為音樂藝術的表現手段,二胡的演奏技巧以及精神體現已經在時代中不斷的演變和發展。作為一種重要的人文精神需求與傳遞,更多的人需要進行精神文化的熏陶以及精神的塑造。在二胡的演繹中要充分兌現對東方文化的內涵,并且注入藝術傳承,同時要在保存其完整的東方特色至于吸收世界的音樂特長與藝術表現。
一種富有思想的韻律,能夠打動生命。正向小澤征爾在指揮中被一段旋律簡單的二胡曲譜感動的潸然淚下。這是藝術家的情懷,更加是二胡樂曲的魅力。它是不需要包裝的,就在那里,更為生動的被人所欣賞。在中國的藝術園林中,不乏很多經典的藝術造詣和文化精粹。但對于二胡而言,它保留著一種自然古樸的美,更加能夠嘗試一種豐富的曲韻創作。對于那種花非花,霧非霧的人文情懷與哲思,更加表現的淋漓盡致。那讓人心醉的《月夜》;動人心弦的《江河水》;溫良凄婉的《二泉映月》;那躍然不舍的《陽關三疊》,都無一不展示著一種獨特的美,一種貼切的情感傾訴。二胡藝術的傳承與演藝始終離不開人文精神的價值體現以及文化底蘊的深厚內涵。它是一種語言,是一種能夠深刻展示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以及藝術情思的一種濃郁的人文精神。二胡是人們的人文化理念與藝術進步以及發展的一顆明珠。文化的內涵不僅僅在藝術的積累,更加需要藝術家以及藝術界對樂器的精髓以及歷史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在技藝中不斷摸索,實現精華的凝練。
二胡演奏纖細而優美,有一種獨特的女性風韻。閔慧芳、吳素華等前輩在六十年代演繹的二胡作品,生動的以女性演奏打動了無數觀眾。在那時,人們的觀念開始轉變,二胡演奏家也由男性的統治地位,轉向了有女性一席之地的勢態。這不僅是一種風格的轉變,同時也是理念的更新,更是時代的需求。作為經典的弦樂藝術,二胡的音色著實淋漓盡致的體現一種女性的特質,一種具有“巾幗不讓須眉”的豪氣。二胡的演奏不僅在藝術家中進行了角色的爭逐與轉換,更加為二胡本身的演繹魅力,增添了無數色彩。這種形與神的合并,展示女性一種得天獨厚的二胡風采,同時也讓二胡的韻律和節奏更加輕快而晶瑩。無論在造型上還是在音色中能夠根據男士在二胡中所不具備的力度與節奏,把握溫柔以及細膩的情感拿捏,為女性演奏家提供更為廣闊的表現水平與能力。從而使二胡在角色上形成一道獨特的藝術風景。藝術的魅力在于傳神,而對于二胡獨特的音色,孜孜不倦的文化供養,對于豐富的文化知識與內涵,進行創新與藝術化拓展,實現其具有女性化魅力的演繹里程碑。
中國的節日傳統離不開樂器的陪伴,而在重要的中秋佳節中,二胡的演奏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傳統樂器,二胡的演奏能夠通過一種和美的味道,進行沁人肺腑的演繹。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辦的“中秋明月夜”中,一首旋律甜美的《小河淌水》震撼了現場,與其他優秀的歌舞以及演繹,更加彰顯了一種東方樂器的古樸與身韻。演奏樂曲的內容精到,資源緊湊,題材生動,抑揚頓挫,可以“上至青天風雨,下至梨花海塘,中有圓月明朝,家有老少全場”。場地的氣氛影響二胡的演繹,而二胡的旋律更會控制整場的氣氛與動態。讓人們聯想起中秋月圓之夜,生動的再現圓月當空的情節。對于賞月情節深厚的中國人而言,這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單就藝術的性質而言,抽象的思想與具象的傳遞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在溝通中,進行全面細致的規范,可以實現較高的藝術水平與成果。如果配上舞蹈,就會在旋律中增添一種豐富的節日場景展示。圓月清清,舞動人寰,更加彰顯了二胡的韻律之美,生動再現一種豐富的底蘊與節日的團員夙愿。
雖然,我國目前在世界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技術和理念上在某種程度還沒有占據絕對的優勢。中華民族是偉大的,但同樣要“師夷長技以自強”。需要不斷吸收外部先進的元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完善自身的文化素養和技術標準。尤其在藝術演繹中,更不能有崇洋媚外的思想。要平靜的認知優秀的藝術作品,同樣也要審視自身的藝術風采。對于二胡這個無論在演藝還是傳承方面都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樂器而言,中國人的任務不僅僅是要傳承和創新,更加要把握初心,實現二胡的精神價值以及演繹的風采,邁向世界,使其發揚光大。陳耀星先生的《戰馬奔騰》,能夠在樂曲中展示萬馬齊奔,蹄聲漫天的情景。進行復雜技巧的演繹與創造,在樂曲中進行弦聲混搭,更加能夠實現一種韻合的張力。樂器在經過生活的打磨與歷練,實現了更為豐富而堅厚的風格。能夠運用弦樂的魔術,變化其場景與氣氛的無所不能,這是樂器的魅力,更是二胡的首屈一指的風采,是智慧的結晶,更是文化的沉淀。
二胡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親民”的樂器之一。他優美音域價值其簡易的操作性和高技能要求,深受大眾喜愛,同時也具有高端的藝術創作功能。人文精神展示大眾化藝術形式的特點,吸收大眾文化的具體元素,生動的再現人文精神內涵,提升作品質量與水平。二胡演奏應該提煉主題性,把握“言情狀物”的思路,充分運用文化底蘊,秉承人文精神的需求,以技術為基礎,寫意為靈魂,完美塑造二胡的音樂特征和藝術化表現。體驗一種人文化的“真、善、美”,保存純樸的風格,變換生動悅耳的節奏,注重音色的對比,以人文精神為表達對象,實現以音達美、以美喻物的目標。再現文化主題,實現人文主義精神傳遞與交流。
[1]佘春慧. 淺析二胡曲《雪山魂塑》的人文精神[D].湖南師范大學,2013.
[2]佟萌. 劉文金二胡作品研究[D].河北大學,2014.
[3]成力力. 劉天華二胡藝術與人文精神[D].湖南師范大學,2009.
[4]趙宏宇. 陜北與江南二胡音樂的地域性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
[5]彭園程. 淺談二胡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藝術塑造[D].湖南師范大學,2010.
[6]劉陳英子. 于漢二胡教學理念與實踐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