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紅 (天津青年宮 300000)
堅持公益性,打造文化活動品牌
錢 紅 (天津青年宮 300000)
青少年文化活動陣地是以服務青年、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經濟為工作宗旨,不斷創新青少年群眾活動載體,進一步提高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能力和水平。要改變傳統服務方式,堅持開展服務青少年的教育公益活動,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整體工作,要堅持公益性原則,突出教育功能,整合社會資源,促進活動項目的全面發展,探討促進活動的良性循環的工作格局,全力打造公益性的青少年活動品牌。
青少年;公益性;文化活動;品牌項目
青少年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單要學校做出努力,更有賴于家庭、社會環境的影響和熏陶。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文化教育服務是校外教育機構及群眾文化單位的重要職責。在精心培育青少年文化教育品牌的同時,要深刻認識到加強青少年文化建設普遍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深入探究,形成以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為核心,以構建文化教育服務體系為主導,不斷豐富青少年文化活動,堅持公益性原則,拓展青少年文化陣地服務功能,優化青少年文化教育環境,為提高青少年文化建設、提升廣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修養做出了積極探索與實踐。
作為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的群眾性社會組織,圍繞履行好校外教育機構的職責,著力增強對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力爭將活動覆蓋、影響全體青年。以服務青年、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經濟為工作宗旨,不斷創新青少年群眾活動載體,進一步提高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能力和水平。改變傳統服務方式,堅持開展服務青少年的教育公益活動,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整體工作,堅持公益性原則,突出教育功能,整合社會資源,促進活動項目的全面發展,探討促進活動的良性循環的工作格局。走公益活動創新之路,把困難和挑戰看作創新、改革、提升的動力和機遇,因勢利導,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強調活動的示范性、引領性、公益性,精心策劃、精心組織、精心實施豐富多彩的公益活動,以優質高效服務推進校外公益教育活動精品化、社會化,創造出適合青年廣泛參與的教育文化活動品牌項目。要通過創新活動載體,使青少年活動與時俱進,滿足青少年的不同需求,實現公益活動豐富多彩,具有規模效應,整合社會資源,開辟新的服務領域,加大服務青少年、助力社會和諧發展的能力。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不斷更新服務理念,利用各種資源在廣大青少年中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專業技能等各種形式、內容的公益活動,使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活動品牌亮點頻現。要充分發揮群眾文化工作管理的優勢,整合政府機構、企業單位等社會各方面的資源,尋求各方的資金支持,堅持突出公益性原則,讓廣大的適齡人員受益,策劃開展不同系列的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公益活動,使之開展的有特色、有影響、有成效,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2006年開始精心策劃的“我與祖國共奮進18歲成人行動”系列活動,得到了天津市相關政府機構的大力支持,聯合簽發《關于在全市青少年中開展“十八歲成人行動”教育活動的通知》文件。召開有專家學者參加的新聞發布會,專家學者分別從教育學、心理學、校外教育等不同的角度闡述活動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人生態度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等方面具有何種教育意義與實際作用。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度,正確看待社會與生活,積極向上心態的養成具有什么意義與作用。充分發揮校外教育場所在組織公益活動的職責與職能,以及此類社會化教育活動對學生社會生活能力、團隊意識、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引導與示范作用。使活動與團中央等部委的要求相契合,得到各區縣教委的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曾把這項活動納入“公民道德教育宣傳周”的重點活動。
每年舉辦規模盛大的成人宣誓儀式,在參與莊嚴而隆重的成人儀式活動中,震憾與洗滌青少年的心靈,作為活動重要的核心形式,激勵與激發青少年的成人意識。圍繞青少年成人的主題性教育,策劃不同形式內容的公益性活動,青年綜合素質拓展夏令營、我的十八歲征文、種植成人林、傾聽心聲問卷調查、青少年DV攝影比賽,擁抱十八歲演講比賽等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使即將邁入成人行列的青少年接受人生洗禮,思考人生意義,迎接人生挑戰。
舉辦的天津市中學生心理劇大賽是十八歲成人行動的重點內容,活動通過讓同學們用真實而略帶夸張的表演演繹著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訴說著他們所面臨的心理困惑,圍繞父母、老師和同學們的溝通障礙問題,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惑,面對興趣愛好和考學的壓力所帶來的煩惱以及網癮、早戀等現在高中生敏感的話題進行了深刻的詮釋。將中學生們面臨的心理問題展現得淋漓盡致,推動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探索了校園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引導中學生通過演繹親身經歷的學習、生活故事,學會自我心理調節,減輕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困惑,全面提高中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連續開展的“我與祖國共奮進 我與濱海同發展”十八歲成人主題性系列教育活動,成為激發青年愛國責任感的教育品牌項目。
每兩年一屆的天津市青年體育節,是一項大型的青年群眾體育文化活動,青年體育節的各項工作受到市委領導的高度重視。在團市委和天津市體育局等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自2006年開始舉辦首屆體育節以來,先后設立了數十項體育競賽項目,舉辦青年體育教育座談會、奧運知識大講堂等系列活動。同時,啟動了2008北京奧運會志愿者征集活動。活動得到各級團委的高度重視和運動員們的積極參與,首屆體育節活動就有來自全市各條戰線的76個單位,6000余人參加了比賽及各項活動。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各相關部門、專家的好評。
以每兩年舉辦一次的頻度開展的青年體育節活動,不斷加強賽事及活動的管理,設立總分統計及激勵機制,逐漸調整體育節活動的內涵,為了更加突出的青年的參與性,將以賽事為主的活動形式,轉變為賽事與文體活動相結合,融入文化活動及體育知識的普及的形式,增加體育活動的娛樂性與趣味性。將最初只有的競賽項目,不斷調整轉變為青年人喜好的且大眾普及的競賽項目,加入了體育展示、體育健康知識普及、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以及趣味運動會等不同形式內容的文體活動,使天津市青年體育節的活動覆蓋與影響面逐次擴大。天津市體育局對青年體育節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多方籌措資金保證活動的正常開展,使所有的參與體育節活動的人員都能免費參加。堅持不懈的開展公益性體育活動,影響與帶動了廣大青年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與健康狀況得到改善,全民健身運動得到了普及。
青少年學生是共青團工作對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引領服務好弱勢群體中的經濟困難學生是幾年來工作的重點。每年的春節前夕,組織“今年我回家過年――留津大學生迎春聯誼活動”。將天津市各高校數百名經濟困難的留校大學生請到天津青年宮這個青年之家過年。同學們在這里自娛自樂,歡歌跳舞,活動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團市委、市學聯為每位困難學生發放了電話卡、新春慰問品;在活動現場設立親情熱線,通過熱線向家里拜年報平安。同學們唱卡拉OK、看電影、打乒乓球、健身、下棋,整個活動場地歡聲笑語,到處洋溢著濃濃的新年氣息。團市委書記、企業家等參加到活動中,和大學生一起包餃子、嘮家常。當熱騰騰的餃子端上來,會場氣氛更加熱烈,大學生們感到了回家的溫暖與快樂。活動得到了媒體、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支持,有大學生報名想參加活動的;有退休教師想當志愿者與學生共度春節的;有愛心捐贈者要求從貧困大學生中尋找捐助對象的……。《今晚報》《每日新報》、天津電臺、天津電視臺進行了現場報道。
活動得到了社會上愛心企業的大力支持,天津市智博通訊有限公司每年出資10萬元用于開展活動。領導的期望、企業的支持、青年宮人的關懷,有了與家人團聚和同學共度新春佳節的機會,更增加了一份感恩社會、熱愛天津的情感。持續開展的聯誼會活動,已經從最初的只舉辦一場聯誼活動和發放慰問品,逐漸的加入了新教育內容,要經濟困難學生接受關愛的同時,引導他們將愛心傳遞給社會,延展增加了受助學生牽手盲童看電影,牽手孤兒逛津城、愛心暖孤老等活動,樹立感恩情懷,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回報社會。以“回家過年”為主題的公益活動成為了每年必做的一項工作,隨著社會現狀的變化,也在不斷調整服務對象,貧困家庭的中學生、來津求學的少數民族學生逐漸的參與進活動中。“今年我在‘家’過年”活動,成為響譽津門的活動品牌。
2008年我國遭受歷史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和特大地震災害,關注災區青少年成長作為重點工作,利用多角度、多形式進行責任教育、關愛教育的活動,引導、動員全社會青少年參與援助行動。舉辦 “青年十佳書畫作品義賣”活動,用全部善款購置了高清晰度的數字電影放映成套設備及1000場電影片,在災區放映,并將設備捐獻給什邡市團市委;開展抗震救災“溫馨小禮物”征集活動,共收到禮物10萬余件,全部送往災區;天津為了對口支援陜西地震災區青少年,開展建設“海河—漢水”愛心書屋捐建活動,共募集圖書76000余冊,資金31萬余元善款,在陜西省寧強、略陽兩縣,建成31個書屋和書角。愛心和熱情得到天津團市委、陜西團省委和新聞媒體的高度評價。陜西團省委在感謝信中寫道:災害無情,人間有愛。給予了災區青少年極大的關懷和幫助。給予災區青少年急需的文化支援和極大的精神支持。你們的鼎立支持,給災區人民帶來了戰勝災害、重建家園的信心和勇氣。
暑假是青少年活動密集的時期,連續幾年設計開展了以“愛心? 牽手”為主題的公益活動,組織“看津城新貌 促天津發展”教育活動,500余名青少年代表在“我愛家鄉”、“魅力濱海”、“青春聚焦”和“夏日尋緣”四大主題體驗活動中領略津城美景、感受城市發展變化。舉辦尋找美麗的中華公益互助夏令營,全市近百名家庭生活困難的學生,在社會愛心人士的捐助下免費參加夏令營活動。愛心牽手活動成為了教育引領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益活動形式,成為了我們公益服務活動的品牌項目。
從2006年創立了公益快車項目,投入資金購置放映設備,成為“流動青年宮”。深入社區、農村、重點工地、藍領公寓等地進行公益電影放映,到青少年最集中的學校,到青少年參加活動最方便的社區和青少年活動較少的邊遠地區,滿足青少年享受校外教育資源服務的需求。2009年,投資近10萬元購置了十幾頂活動帳篷和相關設備,與天津市十九個區縣和部分大學團委,建立了天津市服務青年公益聯盟,舉行了服務基地簽約、授牌儀式。吸引凝聚更多志愿者加入到服務行動,聘請和組織社會教師和大學生為志愿者。跟隨“流動青年宮”相繼走進天津全部區縣的廣場、社區、公園,開展健康咨詢、技能訓練、預艾維權、青年交友、咨詢服務、拓展游戲、知識問答、時尚扮靚、教育培訓、主題展覽、社團展示、科技制作等服務及活動;還走進大、中、小學校園,開展暑期道德教育實踐活動、助力成長、愛心公益系列講座等各類公益活動。
“流動青年宮”所到之處青少年和居民都踴躍參加熱烈歡迎。每當活動結束時,很多青少年和家長都依依不舍,連連追問下一次活動何時再來。各級政府則非常支持活動,他們把活動當作所在地的一件大事。在津南區舉辦活動時,區委領導親臨活動現場,高度贊揚流動服務活動的做法,將活動送到津南區青少年身邊。
“流動青年宮”十余年來走遍了天津市各個區縣,平均每年的電影放映量達200余場次,在濱海新區的東疆港建設工地、A320空客建設基地、SOS兒童村、寄宿學校、部隊、社區、監獄等不同的領域也留下了足跡,累計受益人群達數十萬人次。“流動青年宮”的活動受到了基層單位的普遍歡迎,“流動青年宮”已經成為享譽社會的公益活動品牌項目。
公益活動不僅僅使參與活動的青少年度過一個個美好的時光,豐富了青少年的文化生活,更是在參與活動中受到啟迪與教育。筆者在多年來從事的公益活動的策劃組織工作中感悟到,天津青年宮探索走出來的堅持公益性原則開展的各項公益活動,極力打造的品牌活動項目,在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及受眾人群的普遍歡迎的同時,也使得青年宮組織的社會活動更具專業性、引領性和示范性,大大提高了青年宮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開展公益活動延長了工作觸角,延展了工作范圍。加強了青少年文化陣地的建設,彰顯了校外教育機構在服務社會與服務青少年的有機結合中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