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謙 (南京理工大學 設計藝術與傳媒學院 210094)
蒸汽波藝術的主要特點與傳播特征
張 謙 (南京理工大學 設計藝術與傳媒學院 210094)
蒸汽波是一種于2010年興起,在2015年達到興盛狀態(tài)的音樂流派和藝術運動。2017年的淘寶“新勢力周”促銷活動和2017年上映的電影《攻殼機動隊》中都大量應用了蒸汽波藝術。然而蒸汽波藝術仍然不為廣大群眾所熟知,本文力圖介紹蒸汽波藝術的主要特點及其傳播特征。
蒸汽波;前衛(wèi)藝術;后現代
蒸汽波藝術是一種脫胎于賽博朋克藝術的網絡在線藝術,這種網絡在線藝術最早起始于20世紀60年代的一種郵件藝術,該藝術主張通過郵政系統(tǒng)打破地域的限制進行藝術品的制作和傳播,是當時前衛(wèi)藝術里的一種。
蒸汽波藝術也是脫胎和依賴于互聯網這一郵政系統(tǒng)成長起來的藝術。蒸汽波藝術在藝術特征上來說,是指一種色彩艷麗,畫質模糊,內容相互拼貼的帶有迷幻色彩的后現代藝術;在傳播特征來說,蒸汽波藝術不是單向的由某幾個藝術家制作的藝術,而是每個普通人都可以通過電腦軟件來制作和傳播的藝術類型。
(一)蒸汽波音樂
蒸汽波藝術一開始就是從蒸汽波音樂開始的,所謂的蒸汽波音樂是指一種低保真的、依托于電子音樂的、在采樣中的部分融合了爵士音樂、節(jié)奏跳躍、帶有刻意的復古故障聲音的音樂。有些蒸汽波音樂甚至采樣于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廣告。
蒸汽波音樂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電子舞曲中NU-DISCO風行之后的延續(xù)電子音樂風格。這種音樂一般都是數字式的主要通過互聯網在年輕人之間進行傳播的。
(二)蒸汽波服飾
蒸汽波服飾是一種明顯帶有上世紀80年代日本街頭復古風格,又混搭了許多現代超現實風格在其中的服飾。嚴格來說,蒸汽波服飾不僅是指一種服裝類型,更是指一種穿衣風格。就是一種明亮的大面積純色衣服,搭配復古的闊腿褲以及復古動漫元素,再加上一些當下流行的時尚配飾的穿衣風格。
之所以說這種服飾和穿衣風格是蒸汽波式的,是因為這其中包含著蒸汽波藝術的文化內涵,即復古主義與未來主義的融合,反烏托邦與理想化的融合,藝術與大眾文化的融合。
(三)蒸汽波視覺設計
蒸汽波視覺設計是蒸汽波藝術文化內涵的集中體現形式。其賽博朋克式的、反烏托邦式的、復古式的、超現實主義的、數字的、非主流式的風格都完美的融合在了蒸汽波視覺設計里。
在蒸汽波視覺設計中,會有許多上世紀80年代的復古元素融合進去,這其中不但包括當時盛行的動漫文化,計算機文化甚至連當時的廣告都會被加入到蒸汽波元素當中進行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
蒸汽波視覺設計的主要元素有以下幾種:
1.雕塑元素
雕塑在蒸汽波藝術中是一種最常見的拼貼圖案。其主要存在形式就被隨意散亂的置放在色彩明亮的背景圖中,與其他各種元素隨意拼貼在一起。在所有的雕塑中以米開朗其羅的《大衛(wèi)》的頭像最常被使用。米開朗琪羅所雕塑的《大衛(wèi)》原型是以色列聯合王國歷史上的第二任國王。大衛(wèi)在當時被認為是最正義的國王,并且是一位優(yōu)秀詩人、音樂家和戰(zhàn)士。在蒸汽波藝術中使用《大衛(wèi)》雕像的元素也正是蒸汽波藝術中雜合了音樂與文藝復興思想的一種表現。
2.海豚元素
海豚形象也是最早被使用在蒸汽波藝術中的素材之一,在一些蒸汽波藝術作品中,經常會出現一些3D熱力圖一般閃爍的海豚在夸張的粉藍或者粉紅背景下跳躍旋轉。這種由海豚本身的可愛屬性再加上絢麗的色彩帶來的未來感營造出了一種迷幻的蒸汽波風格。
3.Lo-Fi 低保真效果
低保真一開始是指早期音樂錄制時的技術條件有限,造成的音樂質量的損失,帶來的低于原音質的音樂錄制技術。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候,低保真本身就成為了一種音樂流派,而不再是對某張?zhí)囟▽]嬩浺糍|量的描述。低保真變成了一種復古的,脫離現實的音樂品類。
但是在蒸汽波視覺設計里,所謂的低保真不是指音樂上的低保真,還是只畫面質量的低保真,比如早期的代分辨率、高飽和度、快速閃爍的機器故障畫面都是低保真視覺風格。特別是那種上世紀80年的電子設備故障時紅綠藍色彩疊加在一起快速閃爍的故障畫面是最常被應用在蒸汽波視覺設計里的。
4.Windows 95 98對話窗口
Windows95 98是微軟公司在上個世紀90年代推出的電腦操作系統(tǒng),而Windows的對話窗口絕對是在操作電腦時最常接觸到的東西。Windows95 98即帶著上個世紀視角互聯網帶來的未來感和科技感,又帶著21世紀視角下的復古感和懷舊感。Windows對話視窗的特有復古故障藝術更加呼應了蒸汽波復古與未來科技感的結合風格。所以Windows95和98的對話視窗經常被應用在蒸汽波視覺設計里。2017年淘寶推出的“新勢力周”促銷活動中就大量應用的Windows95的對話視窗在自己的蒸汽波促銷頁面里。
5.日語和繁體中文元素
蒸汽藝術誕生于歐洲,但是其中卻有著大量的日語和繁體中文元素。這是因為蒸汽波藝術脫胎于賽博朋克藝術,在賽博朋克藝術中,日本和中國香港霓虹閃爍的街頭都是未來科幻世界的主要元素。所以日文和繁體中文在蒸汽波藝術里就成了未來感,科幻感的表示符號。
蒸汽波藝術是一種誕生于年輕人中間,也主要在年輕人之間傳播的藝術。其主要的傳播特點有三個,一是再創(chuàng)作,二是全民參與,三是多重創(chuàng)作。
再創(chuàng)作指的是蒸汽波藝術基本上都是對舊元素的重新再創(chuàng)作。蒸汽波藝術作品的主要元素都是現有的舊元素,無論是前文提到的海豚元素、雕塑元素、Windows元素還是低保真元素,都是早已有之的舊事物,而蒸汽波藝術就是在這些舊元素的基礎上進行新的拼貼和變形,再創(chuàng)作出現有的蒸汽波風格。
全民參與是指蒸汽波藝術由于其低門檻,低制作成本的特點讓所有喜歡蒸汽波風格的人都可以參與到蒸汽波藝術中來。比如蒸汽波音樂就是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音樂重新剪輯拼貼在一起,雜糅出一種復古音樂與流行電音結合的混合樂曲。蒸汽波視覺設計也是簡單的將一些上世紀80年代元素進行重新拼貼。
多重創(chuàng)作是指蒸汽波藝術的創(chuàng)作和傳播過程并不是單向的有一個作者制作然后傳播。在蒸汽波藝術里,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創(chuàng)作者,讀者和作者的功能在這里是模糊化的。大部分蒸汽波藝術的制作者都會選擇把自己的作品發(fā)布在互聯網上,而互聯網上的讀者也都可以再為其作品里加上自己喜歡的元素使之成為一件新的作品。蒸汽波藝術不是單獨和單向的,而是多重和多向的。
總之,蒸汽波就是一種任何人都可以通過電腦軟件來制作的色彩艷麗、畫質模糊、內容相互拼貼的帶有迷幻色彩的后現代藝術。
蒸汽波藝術在2010年誕生之初,還只是一種在青年藝術家之間傳播的前衛(wèi)藝術。然而如今的蒸汽波藝術已經開始通過影視作品以及網絡廣告慢慢的向大眾傳播。這種以復古的形式出現的藝術其本質卻是先鋒而前衛(wèi)的。蒸汽波藝術誕生與年輕群體,傳播與年輕群體,然而其影響范圍早已大大擴張,因此我們才更需要了解這種新銳的藝術形態(tài)。
張謙,男,南京理工大學,設計藝術與傳媒學院,傳播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