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欣 (廣州美術學院城市學院 510260)
淺析抽象雕塑的秘密
陳 欣 (廣州美術學院城市學院 510260)
雕塑的魅力不同于繪畫,它是立體的,三維的藝術種類。它可以很直觀,多角度地觀賞。雕塑的功能,從遠古時代膜拜神明的圖騰,到紀念帝王將相豐功偉績的紀念雕塑,再到神的殿堂,每到一處,都能深深地留下古代文明的烙印。而到了當代,隨著雕塑藝術的發展,雕塑的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具象的,抽象的,戶外公共雕塑,觀念裝置等等,類型多多。藝術種類紛繁復雜,令人眼花繚亂,而如何欣賞一件藝術作品或理解一件現代作品,一般都是藝術愛好者所迫切需求的,在這篇文章里,將大概略談一下如何欣賞或理解抽象的雕塑藝術,會從現代抽象雕塑的起源,抽象雕塑的理念,造型構成的方式,以及對抽象雕塑的賞識作一個大概的探討。
抽象雕塑的起源;理念;賞識
抽象藝術的起源是在19世紀中歐洲興起的,19世紀是個大變革的時代,一戰,工業大革命,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在歐洲各國不斷地出現的新型經濟模式,新科技,新的文化和哲學思潮,強烈地沖擊和開拓著人們對這個世界新的認知。在美術界,這種大變革也隨著時代的腳步。悄然而來。
現代繪畫經過印象派到后印象派的演變,到“現代藝術之父”塞尚提出的“把自然還原為圓柱、圓錐與球體的三種基本形狀”的造型理念,影響了到畢加索為代表的“立體派”的誕生,促成了抽象藝術的發展。畢加索在他的繪畫和雕塑中,把人物及物品的形象進行了大量的提煉和幾何化,直到荷蘭藝術家蒙德里安和俄羅斯畫家和理論家康定斯基的出現,接受畢加索立體派的影響和啟發,把他的繪畫演變成純幾何構成和符號式的純抽象繪畫。蒙得里安提出了造型藝術表現的兩種傾向:寫實主義和抽象主義。把藝術兩種極致表現理性地分離開來。康定斯基即興創作的第一張史上純抽象的作品,以及其藝術專著《論藝術中的精神》,《點,線,面》的出版奠定了抽象主義的在藝術領域的存在意義。
而第一件純抽象雕塑是俄羅斯的畫家,雕塑家塔特林的第三國際紀念塔,他受到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的影響,為了紀念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而創作的這件劃時代的作品,由兩個圓筒組成一個螺旋狀的金字塔,由鐵架和玻璃構成。這一獨特的造型立即在巴黎美術界引起了轟動,并稱之為“構成主義”雕塑。
“立體主義”,“構成主義”雕塑的誕生,開拓了藝術家對雕塑造型的重新認識和探討,并對現代雕塑的發展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和指導作用,現代美術史上所出現最具代表性的現代雕塑大師如:畢加索,布朗庫西,莫迪里阿尼,賈科梅蒂,亨利。摩爾,卡爾德等,造型上都是“抽象主義”,“簡約主義”,“立體主義”和“構成主義”的先鋒。
抽象雕塑是和具象雕塑相對的表現方式,具象雕塑以寫實的態度去再現作者的創作內容,而抽象雕塑的造型形式大多以點,線,面或以極簡練的造型組合而成,他的造型理念是主觀的,表現性的,綜合的。除了作品本身的造型外,作品的材質,色彩,空間往往都能影響作品的意境和象征意義。
抽象雕塑的大部分特征是比較簡約的。如布朗庫西的作品《新生》,以極其簡練的卵形,經過簡單的加工,形成一各嬰兒啼哭的臉。賈科梅蒂的火柴人似的雕塑造型,莫迪里阿尼的石雕頭像,亨利。摩爾的精簡抽象的女性造型等。都是造型簡單,識別度非常高的傳世佳作。
抽象雕塑并不一定特指像“構成主義”那樣純粹以幾何形組合構成的純抽象的雕塑。它的表現角度是多樣的。如畢加索的雕塑,除了以多維度表現的立體派風格應用到雕塑表現上,也運用了集合藝術,解構重的手法,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著“上帝之手”美譽的他,就算是放在地上的一堆垃圾,就要能觸發他的創作靈感,經過組合和加工,一件藝術品就誕生。抽象雕塑首要解決的是“型”的問題。因為雕塑是立體的藝術,它非常地直觀,有長度,寬度,還有深度。抽象雕塑的“型”也是多樣的,并不只是點線面那么簡單。雖然跟具象雕塑是一個對立面,非寫實的,但”造型”的出處卻是具象的。是對描述的的對象進行了高度的提煉與概括,用貌似符號或有其個性特征的“型”引發觀者對作品產生聯想,從而達到與作者的共鳴。
其次,抽象雕塑要解決的是“空間”的問題。雕塑藝術是一門空間的藝術,傳統雕塑一般以實體空間為主(雕塑的實體所占的空間,也稱物理空間),通過塑造和雕刻來實現。隨著現代雕塑的發展,并對雕塑多維度的探討,雕塑的實空間與虛空間,物理空間與心理空間之間所形成的矛盾統一體,也是抽象雕塑所要重視解決的問題。如純抽象雕塑的造型元素點,現,面,體。多是通過空間的布局和圍合來構成作品的。把形體,空間,環境融入到他的作品里去。在作品上通過空洞、薄殼、套疊、穿插手法中把人物的因素大膽而自由地異化為有韻律、有節奏的空間形態。讓雕塑作品與環境達到極致的和諧。
另外,現代雕塑材質與色彩,也是一項重要的命題。雕塑比于繪畫的不同,除了可以多角度觀賞外,可觸摸可感受其質感和色彩,并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感受,這是繪畫所不能給予的。布朗庫西光滑的雕塑表面和賈科梅蒂人像上的粗糙肌理,給觀者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光滑的質感給人整潔,流暢的感受,而粗糙的肌理就給人一種困頓,苦楚的心理感覺。亨利摩爾的雕塑更是強調在追求物體質感的同時,也要保留材料本身特有的美感。
抽象雕塑在色彩的應用上多采用色彩構成里的色彩,如美國雕塑家考爾德,他是一純抽象的雕塑家,受米羅和蒙得里安繪畫上色彩的影響,雕塑上的色彩基本上都是三原色為主,通過獨特的抽象造型,鮮艷的的色彩形成了自己最為獨特的造型語言。
綜上所言,舉了幾個有代表性的抽象雕塑大師的例子,對抽象雕塑作為一個簡略的敘述,但并不能對每個作者和每件作品說得非常詳細。至于如何對抽象雕塑進行鑒賞,這是三言兩語是說不清楚的。抽象雕塑不象具象雕塑那樣看起來容易理解,它需要觀者最起碼對抽象藝術的產生,現代藝術的流派有一個初步的理解和認識。觀賞者的文化層次,知識面和審美情趣的不同,會對同一件作品,不同觀賞者有不同角度的看法。隨著現代藝術的發展,會經常出現一些新的藝術流派,讓人眼花繚亂,特別是后現代藝術的出現,雕塑的走向更加多元化,裝置,公共藝術,建筑,產品設計,數碼藝術等到處都有抽象雕塑的影子,把與他們進行一個歸類,貌似也不大合適。但以上幾個抽象雕塑大師一些創作理念和對型的構造,對后現代對型的表現是有指導作用的。
因此,作為一個藝術愛好者或工作者,對待藝術應有一顆包容的心,藝術是創造,是開拓?!翱床欢木褪撬囆g”是膚淺的,觀賞一件抽象作品,不但是生理上視覺的愉悅,也需要我們去理解作品時代的背景,作者所表現的意圖,及所體現的情感再去觀察,感悟。嘗試以作者的觀點去理解,或再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雕塑的語言和欣賞作品。但不一定所有的抽象雕塑是好的作品,現代藝術的發展,藝術作品良萎不齊,只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面和文化修養,才能提升審美的情趣,才能練就一雙金精火眼,發現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