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林 (安徽省蚌埠市藝術研究所 233000)
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許曉林 (安徽省蚌埠市藝術研究所 233000)
群眾文化發展是歷屆政府均極為關注的重要事宜,在深化改革的關鍵階段,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也需要群眾文化較好發展從而提供相應支持。廣場舞作為近幾年在群眾群體中興起的一種文化娛樂活動,其不僅能夠較好的豐富人民群眾業余生活,更加在群眾文化建設上發揮出了積極作用。本文將對廣場舞這一特殊的舞蹈形式群眾文化建設地位與作用進行分析。在肯定廣場舞群眾文化建設中地位與作用的基礎上,就如何增強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積極影響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群眾文化;精神文明;廣場舞
雖然整個社會對于廣場舞的看法褒貶不一,但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依然較為重要,其也為群眾文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不斷認可下,如何將廣場舞群眾文化建設屬性更好發揮也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現實問題。國內很多地區廣場舞開展狀況并不良好,其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也并未充分發揮。在群眾文化建設視角下,通過對廣場舞開展形式與內容進行調整,從而更好促進群眾文化發展也十分必要與可行。
廣場舞作為多為群眾自發進行的群體性舞蹈活動,由于其大多在廣場和公園內進行,因此其被稱之為廣場舞。廣場舞作為一種群眾較為喜愛且廣泛參與的群體性活動,其與文中文化間便具有了較為密切的關系。當前,廣場舞已經成為了街頭巷尾常見的一種舞蹈形式,其更是成為了很多中老年人業余時間的主要消遣方式。正是由于廣場舞規模和實際影響在不斷擴大,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便占據了一定地位,其對于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的作用也得到了很多人認可。理論上來說,廣場舞較好開展下,其能夠較大程度低豐富群眾文化形式,并促進群眾文化發展,在廣場舞受眾群體廣泛下,廣場舞也成為了群眾文化建設中的較好選擇。
(一)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
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較為重要,特別是在廣場舞參與者人數眾多,年齡結構越發合理下,其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也得到了廣泛認可。群眾文化本身便是一種來源于人民群眾中間的文化,這種文化雖然不具備明顯的文化特征,但其來源于人民群眾生活實際中的特質使得群眾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廣場舞能夠將不同家庭,不同年齡的人聚集在一起,并通過舞蹈形式讓人民群眾的業務生活更為豐富多彩。舞蹈本身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廣場舞這一舞蹈形式則是舞蹈藝術與人民群眾生活進行良好貼合的一種體現,在廣場舞實際影響不斷擴大下,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程度提升。
(二)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具有多重作用,且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正在不斷增強。首先,廣場舞能夠較好促進群眾文化建設,廣場舞這一老少皆宜的群體性文化娛樂活動,其內涵正在不斷豐富,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廣場舞更是一種較好選擇。其次,廣場舞能夠較大程度豐富群眾文化建設形式,以往的群眾文化建設活動實際吸引力較低,且人民群眾參與感與認同感較為低下。廣場舞卻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民眾參與,借助廣場舞進行群眾文化建設也能較為順利。綜上所述,廣場舞能夠為群眾文化建設產生積極影響與促進作用,將廣場舞作為群眾文化建設措施也十分可行。
(一)增強廣場舞基礎設施建設
更好發揮出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首先要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相關工作,使得廣場舞活動開展能夠得到較好的基礎設施支持。廣場舞活動開展需要特定場地,當前,廣場舞大多是在公園或小區空地處進行,這一情形下廣場舞對于群眾文化建設的促進作用發揮受受到影響。一旦出現不同團體爭搶廣場舞場地等矛盾時,廣場舞對于群眾文化建設的作用發揮更會大打折扣。政府作為群眾文化建設主體,其應當加強對區域內廣場舞活動開展所需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建設專門場地的辦法使得廣場舞活動開展的規范化有所保障。
(二)強化對廣場舞團體的引導與約束
中老年人是廣場舞的主要參與者,但很多廣場舞團體在進行舞蹈時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擾民行為,近幾年由廣場舞引發的治安案件較多,且社會影響較大,這也直接導致廣場舞無法為群眾文化建設作出應有貢獻。新時期下,強化對廣場舞團體的引導與約束十分必要,其更加是廣場舞群眾文化建設作用充分發揮的先決條件。建議政府會同有關部門對于明顯擾民的廣場舞團體進行規制和教育,從而使得廣場舞能夠在合理的時間內以合理的方式進行。在較好進行廣場舞團體性建設基礎上,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也能更好發揮。
(三)增強廣場舞本身的文化屬性
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提升便需要不斷增強廣場舞本身的文化屬性,避免廣場舞活動開展流于形式。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很多地方廣場舞開展狀況并不良好,缺乏較好組織下的廣場舞不僅無法對群眾文化建設產生積極影響,系列負能量事件頻發出現更加導致其對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廣場舞的文化屬性需要得到進一步彰顯,通過廣場舞文化屬性的增加來帶動其群眾文化促進作用的提升也十分可行。建議地方政府以及文化部門將優秀的廣場舞曲目進行宣傳和擴散,并通過各級政府的有效引導和疏導,不斷增強廣場舞本身的文化娛樂屬性,從而擴大廣場舞對于群眾文化建設的積極影響。
(四)開辦系列主題活動豐富廣場舞形式
單純通過群眾參與廣場舞很難將廣場舞的群眾文化建設作用充分發揮,開班系列主題活動,通過主題活動的影響力讓廣場舞更好發展下,廣場舞對群眾文化建設的促進作用才能更好發揮。鑒于當前廣場舞開展形式較為單一且創新驅動力不足這一具體問題,地方政府及文化部門可以定期舉辦廣場舞競賽活動,并邀請區域內優秀的廣場舞團體進行廣泛參與。通過系列主題活動的開展,民眾能夠對廣場舞這一特殊的藝術形式有更好了解,廣場舞對于人民群眾的影響也能逐步擴大。更為重要的是,系列優秀的廣場舞曲目及編舞形式在這種活動上能夠得到較好擴散與傳播,這也將有利于廣場舞群眾文化建設相關作用的發揮。
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需要得到認可,依托廣場舞進行群眾文化建設也十分可行。地方政府以及文化部門需要正視廣場舞的發展,并結合區域內廣場舞開展實際狀況,對于廣場舞如何更好開展進行有效規劃。鑒于很多地方廣場舞開展由民眾自發開展,其在群眾文化建設上的促進作用發揮自然無法充分顯現。因此,地方政府應當加強對廣場舞開展的引導和規劃,從而逐步釋放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中的積極影響。
[1]王斌.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16(10):59-60.
[2]尹力.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文藝生活旬刊,2016(3):258.
許曉林,女,出生年月:1965年3月,籍貫:安徽宿州,工作單位:安徽省蚌埠市藝術研究所,研究方向:群文文化,學歷中專,職稱:群文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