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江 (桐廬縣越劇傳習中心 311500)
戲曲舞臺演出燈光的傳承與創新
吳小江 (桐廬縣越劇傳習中心 311500)
戲曲是我國傳統藝術之一,從很久以前就被搬上舞臺進行表演,在我國的歷史中經常會被邀請給皇帝進行表演,最初是在先秦的時候開始萌芽,然后在唐代中后期的時候進入飛速的發展,逐漸成形,后來又經過宋金、元代等朝代,最后在明清進入繁榮期,一直流傳至今,而將戲曲搬上舞臺進行演出,舞臺的燈光是最重要的部分,如何將舞臺的燈光做到最好是一直都在研究的話題。文章從舞臺演出燈光的作用出發,進而提出對戲曲舞臺演出燈光的傳承與創新。
戲曲;舞臺演出;燈光;傳承;創新
舞臺燈光是個神奇的工具,因為舞臺燈光可以將整個氣氛帶入其中,讓觀眾感覺身臨其境一般,舞臺燈光需要根據情節的發展、人物設定以及特定的場景等進行全方位的涉及,這需要燈光師進行完美的配合才行。另外,在演出的過程中要嚴謹的按照情節的發展進行有規律的燈光配合,而舞臺燈光的配合又是戲曲演出過程中重要的部分,而舞臺燈光說白了就是照明用的,但是怎么照也是有講究的,所以如何將戲曲的舞臺演出燈光做到傳承和創新,也是本文研究的問題,對于這一點,文章從舞臺燈光的作用、舞臺燈光創新的要點和戲曲舞臺演出燈光的傳承與創新三方面進行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演繹世界不斷的發展和創新,舞臺的燈光也在不斷的改進當中,從最初的日、月光,到古代的蠟燭、燈籠,到現在的鎂光燈、聚光燈、霓虹燈等等,舞臺的燈光一直都在不斷的變化,而之所以在舞臺上安置燈光的照射,最簡單的原因就是可以照亮演出,使觀眾可以看清楚演員的表演過程,和配舞者的舞姿等,同時聚光燈可以導引觀眾的視線,比如某個明星,某個戲曲演員登臺的時候,某個演員獲獎的時候都會有聚光燈跟隨,就是為了導引觀眾的視線,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舞臺燈光也逐漸的科技化,可以利用五彩斑斕的燈光使觀眾感覺到舞臺的魅力,利用燈光給人一種幻覺,帶給觀眾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就像春晚開場的一幕,似乎就感覺真的有蝴蝶在飛舞一樣;而舞臺燈光在戲曲的表演中應用,一來是具有塑造任務形象的作用,比如利用燈光是戲劇表演員輪廓逆光,營造一種回憶、失落等感覺;二來還具有能夠創造空間的效果,三來能夠渲染戲曲中的氣氛,并且還具備加強舞臺效果,時間與空間的轉換,突出人物特寫等等的作用1。
舞臺燈光想要創新,就需要先了解舞臺燈光設計的要點,之所以要有舞臺燈光,不只是簡單的為了照明人物,還是為了烘托整個現場的氣氛,塑造人物特寫等等,所以在燈光的創新上,首先需要考慮戲曲表演者角色形象的塑造和描寫,其中包括戲曲表演者的輪廓需不需要逆光,在戲曲表演中的心理描寫,是獨白、希望還是絕望等等,另外還有創意描寫,也就是說在整個戲曲中這部分是寫實的還是虛幻的,這些都需要在做燈光創新的時候用的到;其次是考慮整首戲曲中有關時空環境的設計創新,因為都知道戲曲唱的多數以古代史事為題材,比如京劇戲曲《霸王別姬》就是以霸王項羽和虞姬訣別的史事作為背景的戲曲,在整個舞臺燈光創新設計中需要考慮到歷史背景進行布景,利用燈光制造空間、時間、季節以及地點等環境;然后是把握戲曲表演過程中的舞臺氣氛,其中燈光的明亮度、色彩色溫的調節、時空、形式、審美、主次以及情境等等都是需要靈活運用舞臺燈光,這樣才能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最后是燈光布置技術要過硬,因為需要考慮戲曲演繹過程中觀眾的視覺特征、適當的亮度、燈光道具的組合、控制及操作等等這些技術都需要過硬的技術進行精準的控制才行。所以,由此可見,舞臺燈光的創新學問是非常大的,不僅要關注舞臺的效果還有關注觀眾的反應,所以當序曲在舞臺進行表演的時候,需要考慮到舞臺燈光的傳承問題。
自古以來就有燈光,但是古時候的燈光只是很簡單的日光與月光,當時聽戲曲就完全靠演繹者的本事和技術,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出現了蠟燭、燈籠、電燈等照明用具,一直到現在各種科技燈光,雖然這些都在不斷的進步,但是也僅僅停留在照明階段,對于戲曲表演中如何運用舞臺燈光還是停滯不前,所以為了能夠將燈光與戲曲的傳承都與時俱進,應該從燈光的基礎進行著手創新2。
(一)對戲曲舞臺表演燈光進行傳承
想要將戲曲舞臺表演燈光進行傳承,就需要對燈光師進行培訓,因為燈光師是管控整個舞臺燈光的關鍵人物,所以燈光師需要進行嚴格的培訓,對于燈光師的培訓首先燈光師需要對我國戲曲的歷史和戲曲的分類進行一定的了解,比方說了解每個戲曲表演的都是什么歷史,就像戲曲《龍鳳呈祥》的戲曲表演,燈光師要先了解其是《三國演義》中劉備娶孫尚香的故事延伸出來的,然后了解其是京劇中的名劇,針對故事的情節進行燈光設計,就像《龍鳳呈祥》中一幕是百官朝拜,如果在這時候燈光還在亂晃,就會覺得特別的可笑,因為這時候應該是特別肅穆的情境,所以想要將戲曲表演舞臺的燈光得以傳承就需要燈光師對一些特別著名的戲曲進行剖析、學習、了解等,然后再針對戲曲內容進行舞臺燈光的設計。
(二)戲曲舞臺演出燈光的創新
既然傳承都需要燈光師進行學習,更何況是創新了,只有燈光師能夠掌握歷史、文化背景、以及戲曲演繹過程中的細節等等,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燈光的創新,比方說,哪怕在古代沒有現在科技這么發達的時候,當時就有聲情并茂的戲曲演繹,并且配合著簡易的燈光演繹出角色的戲曲,是因為當時的人們都了解也知道歷史事件,更對戲曲演繹環境等都非常的熟悉,所以燈光再怎么簡易也能演繹出完美的演出,例如在1958年出品的京劇《智取威虎山》,就是以革命歷史為題材進行創作的,當時哪怕是簡易的燈光,也同樣演繹出精彩的京劇,讓觀眾身臨其境,跟隨情節跌宕起伏心情也七上八下的3。所以對于現在科技這么發達的今天,卻不如從前,根本原因是燈光師并沒有理解到戲曲的精髓,所以在舞臺的戲曲表演上無法準確的表現出戲曲精髓,因此需要燈光師能夠在明白“燈光視覺、寫實效果、審美觀念以及戲曲表現”四個方面進行對燈光的創新,尤其在戲曲表演的時候,在燈光準備的時候,燈光師需要提前對戲曲的內容、表達的意思和所需環境等等都做好準備,然后通過燈光變換和藝術作品進行有效的結合,比方說陰暗的環境,燈光師就需要運用燈光使環境看上去確實特別陰暗,讓觀眾似乎都能感受到陰暗的感覺,深刻挖掘戲曲的內在精神,運用高科技的燈光將戲曲進行處理,將每一處的細節都做到準確、生動甚至深刻,讓觀眾能夠感受到戲曲內在想要表述的意思,身臨其境之感。
總而言之,戲曲是我國歷史悠久的藝術之一,需要新一代的人們好好的傳承下去,而新時代的舞臺不是只在追求光,還需要追求意境,尤其是戲曲舞臺演出的燈光,只有將燈光與戲曲表述的意境做到合而為一,將燈光真正的運用到戲曲中,才能將戲曲舞臺演出的燈光進行傳承和創新,讓戲曲更加具有生命的氣息。
注釋:
1.林旭生.淺談舞臺燈光[J].大眾文藝,2012(16):111.
2.常晨.淺析戲曲舞臺美術的繼承與創新[J].戲劇之家,2016(13):49.
3.楊馨宇.燈光在戲劇演出中的情境表達[J].戲劇之家,201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