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瓊 (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 510000 )
俄羅斯鋼琴學派對我國鋼琴教育的影響探究
劉 瓊 (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 510000 )
當今,在鋼琴界,最著名的是俄羅斯的鋼琴學派,他們以獨特的民族鋼琴文化而聞名于世界各國,他們擁有著較為完善的鋼琴教育體制,為國家培養出多批優秀的音樂人才,他們的鋼琴藝術以及鋼琴的教育體制再被世界各國爭相效仿。中國對于鋼琴的教育,成型的比較晚,從成立至今,俄羅斯的鋼琴教育對我國的鋼琴教育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在建國初期,一些蘇聯的音樂家們來到了中國,將俄羅斯學派的鋼琴教學理念引入到中國,從而使我國的鋼琴教育有著質的提升,為我國也帶來了一批又一批的鋼琴音樂人才。本文敘述了俄羅斯鋼琴學派的特征和形成、重點探討了俄羅斯鋼琴藝術形式給我國鋼琴界帶來的影響。
俄羅斯鋼琴學派;鋼琴教育;影響探究
前文:俄羅斯的鋼琴教學在世界范圍內都擁有著極高的名聲和榮譽,它可以稱之為音樂界的“領導者”。其鋼琴學派具有著非常濃厚的民族色彩,俄羅斯的鋼琴學拍中的音樂家們,非常注重對于本民族音樂特質的利用和研究,在保證了原著基本旋律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創新,俄羅斯的鋼琴作品有著濃厚的民族剛強的特質,在作品中,處處體現這生命的活力。他們秉承著將扎實的技巧和內心的情感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帶有情感的去彈奏那些單純的技術訓練,在吸取著西歐先進技術方法的同時,研究出一套嚴謹的技術訓練體制??v觀歷史,不難發現俄羅斯鋼琴學派成立的時間并不是非常的久遠,但是俄羅斯鋼琴學派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走向世界巔峰?對我國的鋼琴教育有著那些影響?本文圍繞以上幾點展開敘述。
俄羅斯鋼琴演奏藝術的產生,遠遲于西歐、南歐諸國。當西歐已進入浪漫主義鋼琴表演藝術的黃金時代時,它才剛剛起步。然而,俄國鋼琴藝術家們僅以半個世紀的時間,在積極學習、消化西歐優秀鋼琴演奏技藝的基礎上,辛勤實踐,不斷創新,開拓了表演藝術的新大地,在國際藝術舞臺上樹起了俄羅斯鋼琴學派的旗幟。俄羅斯繼承、發展了這一優良傳統,并以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為保證,造就成為實力雄厚的鋼琴演奏學派。俄羅斯鋼琴學派在20世紀世界音樂藝術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涌現出許多世界級的鋼琴家和教育家。這些成就得益于他們在鋼琴教學中堅持嚴格的手指基礎訓練、重視教材的母語化和強調手指的音樂表現力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做法,深入研究和學習俄羅斯鋼琴樂派的演奏、教學經驗,對于發展、繁榮我國的鋼琴藝術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1。
(一)俄羅斯鋼琴學派的特征體現
俄羅斯鋼琴學派在根本上就繼承并且發揚了偉大的斯拉夫民族精神,在作品之中無處不個性的表達了當時的民族特征以及時代的特征。俄羅斯鋼琴學派的特征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看。其一是音樂方面的特征,俄羅斯的鋼琴音樂多數都富含非常濃厚的民族氣息,它的創作時將俄羅斯的作曲家通過本國的詩詞歌賦,戲曲以及文學上的作品與當地的風土人情,民族文化相結合,進而用豐富的音樂語言將之敘述出來。其二是民族音樂風格的歌唱性,在俄羅斯音樂學派之中不僅僅是想讓作品的表達形式非常優美,更加想表達的是歌曲的歌唱性。基于此上原因,俄羅斯鋼琴學派在創作音樂作品的過程中,他們將向歌曲一樣優美的旋律和特殊的演奏技巧相結合,要求演奏音樂的鋼琴家,不僅要在肢體上形成與音樂的共鳴,在情感上也要與之相融合,從而展現出富有感染力的鋼琴表演。其三,要求演奏者具有非常精湛的演奏技術。精湛的演奏技術是俄羅斯鋼琴學派的兩點之一。俄羅斯的鋼琴家在彈奏鋼琴的過程中,比較注重彈奏的力度,因此,在彈奏鋼琴鍵時,有著嚴格的力度控制,不會只注重形式,不去講究聲音得敲打石觸鍵。
(二)俄羅斯鋼琴學派的形成方式
在一些西歐國家鋼琴教育已經處于黃金時代時,俄羅斯的浪漫主義鋼琴演奏形式才剛剛開始。到了19世紀初,俄羅斯宮廷從當時鋼琴比較發達的西歐引進了第一臺近代鋼琴,并花高薪邀請國外的鋼琴藝術家以及貴族的人員來演奏近代鋼琴2。在那之后,隨著很多的音樂家到俄羅斯進行訪問調查,隨之而來的是帶來了大批的鋼琴教學知識、鋼琴樂和鋼琴技術,這些都為俄國后來在音樂上取得的成就提供了基礎。到了19世紀40年代,俄國已經培養除了一批優秀的音樂家,這些優秀的音樂家前往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并獲得了世界各地一致認可。當面頗負盛名的音樂家東安,魯賓斯坦創立了俄羅斯音樂協會,隨之建立了第一所音樂學院,也就是現在非常有名的圣彼得堡音樂學院。他對于鋼琴的詮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后來俄羅斯鋼琴學派的發展,為全世界各國的音樂世界增添了一抹亮麗的顏色。俄羅斯的鋼琴學派,并不是將西歐的鋼琴技術照單全收,是結合當地的音樂特點,在不斷的創新之后,最終研究出了具有俄羅斯民族特色的鋼琴風格。
俄羅斯鋼琴演奏藝術的產生,雖然相對于西歐、南歐諸國來說比較晚。當西歐已進入浪漫主義鋼琴表演藝術的黃金時代時,它才剛剛起步。但是,經過俄國鋼琴藝術家們僅以半個世紀的時間,在積極學習,消化西歐優秀鋼琴演奏技藝的基礎上,辛勤實踐,不斷創新,開拓了表演藝術的新大地,在國際藝術舞臺上樹起了俄羅斯鋼琴學派的旗幟。下面筆者通過鋼琴教學方式的完善、鋼琴教材不斷增加以及理論課逐步成型三個方面,講述了俄羅斯鋼琴學派對我國鋼琴教育的影響3。
(一)鋼琴的教學方式不斷完善
在俄羅斯的鋼琴教學之中,每一個鋼琴教師都有著專業的教學素養,在課堂上體現著高質量的課堂師范,彈奏鋼琴曲時都是通過將音樂的譜子背誦下來,進行無稿彈奏,這樣就會為學生的學習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想要達到這種水平,鋼琴教師在背后付出的辛苦也一定是成正比的,必定會刻苦的練琴,對于每一首鋼琴曲都有著自己深刻的見解。在課堂的教學中,將每一個部分都拆開進行教學,對于藝術以及音樂內容做一個深刻細致的講解,向學生傳達作品創作時的背景,讓學生體會到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性情,深刻挖掘音樂背后的深刻內涵,幫助學生能夠全面掌握音樂作品。
我國的鋼琴教育水平,隨著抗戰的爆發,進而有了三年的內戰,這些都嚴重的導致了我國的鋼琴教育事業發展緩慢,沒有進展,大多數的音樂教師還在運用老舊的教學方式,在演奏的過程中只運動手指,手腕不會靈活的隨著手指的移動而轉動,不講究按鍵時的力度以及彈奏出來的音色,學生的坐姿也必須保持著僵硬的坐姿,這在很大程度上舒服了學生的課堂表現能力。到了見過后期,一些優秀的俄羅斯鋼琴家被聘請到中國進行鋼琴的職員教育,他們不僅帶來了現今的鋼琴學習方法,還帶來了新的“重量彈奏法”,倡導學生在彈奏的過程中放松身心,讓力量通過手臂傳達到之間,而不是僵硬的按鍵盤。手指觸碰到琴鍵時不是向下砸,二是通過指尖后的一點肌肉將琴鍵往回拉。新的教育理念的到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國鋼琴學者的學習積極性。
(二)鋼琴的教材不斷增加
俄羅斯的音樂教材,有著其民族特有的剛硬的特征,多數都是其本國作家的原創作品,在其學生學習鋼琴的過程中,教師將很多個作曲家的作品結合在一起,而不是特定的去學習一個人的音樂,它們注重學生學習的綜合性,解決學生在技術上的問題的方法,也不是一味的讓學生去增加練習的數量,而是讓學生從根本上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從而提高自身的質量,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張將歌唱與技術相結合,嚴重抵制教師機械性的將教材進行聯系,他們要求學生每年都要聯系大量的不同風格的樂曲。他們實踐帶來的成功也告訴我們,在學習的初級階段,也不能只是注重技術的訓練,而忽視不同類型的鋼琴教材。
俄羅斯音樂家們帶來的大量的音樂教材,從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國原本鋼琴教材比較缺乏的窘迫局面,讓我國學習鋼琴的學生,無論是從鋼琴的演奏技巧上還是音樂的表現力上都有了不同程度上的提升。
(三)理論課程逐步成型
鋼琴的教學是一項綜合性的藝術,它有著較為深厚的文化內涵,在注重技術教育以及情感培養的過程中,也不能忽視了理論課程的建設,俄羅斯能夠教育出那么多優秀鋼琴學家,單單憑借技術是遠遠不夠的,他們要求學生能夠通過作品,看出作曲家作曲時的想發以及作曲家在創作時想要表達的心境,想要讓我國的學生也能達到這種程度,就必須研發出一套適合我國學生的想過理論課程,只有有了扎實的理論課為基礎,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明白作品的真正內涵。
想要將鋼琴這門藝術學習好,這是一項非常消耗精力以及實踐的事情,只有長時間的刻苦訓練,才能夠達到讓人稱贊的技術,只有技術的不斷提升,才能夠讓練習者的鋼琴水平越來越強大。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加入理論課教學,是鋼琴教學的點睛之筆,只有將理論課良好的實施,才能夠讓音樂美學和歷史很好的傳達給學生,從而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作品的音樂形象,形成風格,發展以及演變,進而推動我國對于音樂美學以及音樂歷史學更好的發展。
結語:各國的人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的長河之中,創造了非常多以美為主的藝術形式,藝術以其自身的特點同樣給人類帶來了更多的美的享受。俄羅斯鋼琴學派中的藝術,不僅僅給俄羅斯人民帶來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樣的它也是世界上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俄羅斯的鋼琴家們,為了鋼琴事業,奉獻出自己的一生,經過他們不斷的努力,終將本國的鋼琴事業做到巔峰,使其世界聞名。在音樂中,是沒有國界限制的,我國在鋼琴教育的實施中,應該接受俄羅斯鋼琴學派,鋼琴技術教育中的優點。在符合我國國情的基礎上,并不能全盤接收,接受其精華的同時,要進行再次創新,研發出一套適合我國的,更加先進的鋼琴教育體制,從而使我國的鋼琴教育事業越來越好。
注釋:
1.杜剛.俄羅斯鋼琴教育對我國鋼琴教育理念的影響[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4,12(11):28-29.
2.蔡溪溪.俄羅斯鋼琴學派對我國鋼琴教育在建國后十七年間的影響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3.
3.王藝璇.論俄羅斯鋼琴學派對我國鋼琴藝術的影響[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0,05(8):247-248.
劉瓊(1982.9- )漢族,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鋼琴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