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立新 (邵陽學院圖書館 422000)
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
傅立新 (邵陽學院圖書館 422000)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近年來對人們思維模式、生活方式等的影響不斷加深。而圖書館想要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獲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深刻進行管理革新。本文基于大數據背景下談論了圖書館現階段面臨的問題,然后在此基礎上深入剖析其應對策略,以期給予相關領域人士參考與借鑒之用。
大數據背景;圖書館;面臨問題;應對策略
大數據時代這個概念是在2011年肯錫的研究報告中首次提出的,一經發布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各國在計算機領域方面都花費了大量的物力、財力和人力來研究此概念。最典型的便是2012年奧巴馬政府出臺的大數據研究與發展計劃,此項計劃的宣布標志著大數據時代概念將會被推向世界各地,更多的人都將意識到大數據時代的來臨。
(一)缺乏必備的大數據思維
現階段圖書館還處于比較傳統的發展狀態,要想在短時間內完成大數據圖書館的轉型還存在阻礙。從圖書館的發展現狀來看,由于大數據概念的出現時間還比較短,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在大數據方面還存在必備思維缺失問題,圖書館轉型的推動力不足。毫無疑問,大數據時代會將社會推向密集型數據處理的時代并促使人們在龐大的數據里面尋出自然規律、社會與經濟規律等。人們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影響下,無論是思維模式,還是生活方式都有了不小的改變。而擁有海量數據的圖書館在大數據技術快速革新下缺失大數據思維直接阻礙了自身大數據業務的發展。這也是由于圖書館高層管理人員尚未形成從戰略層面思考大數據圖書館創建和發展的創新理念。其次館內工作人員缺乏大數據思維模式同樣阻礙了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業務拓展的步伐。
(二)基礎設施不完善、大數據技術缺乏
現階段圖書館擁有海量數據并且還在不斷增多,數據的種類與數量正不斷加快超越紙質學術資源的步伐,發展成圖書館館藏的組成內容。而在圖書館中高效運用大數據技術,構建與之相應的基礎設施更是成為圖書館發展的主要問題。究其緣由,圖書館存儲能力與計算能力遠遠跟不上數據量的增長速度,二者在發展步伐上存在顯著差異,圖書館數據中心現有的技術難以適應大數據應用要求,滿足不了知識服務的需求。在后續的發展過程中,為了推進圖書館的成功轉型必須要健全圖書館內部機構中的知識服務構建。除此之外,在圖書館常規分析方面,現有的數據分析處理技術難以適應種類繁多的數據需求,為異構數據的處理分析帶來了極大挑戰。并且,現有的圖書館基礎設施規模也難以適應迅猛變化的數據重量和類型的需求,為了適應大數據的要求即必須大力增加圖書館的投入成本和運營成本,以便實現高端服務器的計算機集群轉換。由此可見,無論是基礎設施方面,還是技術方面,都已經無法達到大數據圖書館建設提出的要求。
(三)缺乏人才
在大數據時代的要求下,圖書館無論是從管理模式還是服務方式方面都發生了一定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能力要求。而且我國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很有可能將數據轉化為信息與知識的速度和能力作為主要依靠點,但是這種依靠點在很大程度上受數據人才培養的限制。盡管國內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已經小有成效,傳統結構化數據庫技術人才的培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是仍然嚴重缺乏具備異構化數據分析和挖掘能力的大數據人才。除此之外,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圖書館面臨的重要挑戰還有維護信息的安全性和個人隱私。
大數據時代來臨對圖書館產生的影響不可謂不深,想要在大數據背景下獲得生存與發展,傳統運行模式的摒棄是必不可少的,以此才能與大數據時代發展相符合。更是需要從創建圖書館大數據戰略、培養大數據人才等方面著手,更新圖書館的運行模式,打造符合大數據時代背景的新型圖書館。
(一)建立戰略
大數據圖書館的創建屬于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同時這也是一項具有動態特征和如持續發展要求的龐大系統工程。在大數據技術不斷提升的時代背景下,圖書館首要的便是創建大數據戰略,并依據戰略要求結合現代戰略管理思想做好頂層設計,為圖書館向大數據方向轉型奠定基礎,提供戰略指揮。
具體而言,圖書館在進行轉型時首先要統籌全局,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局部計劃之間關系,站在戰略制高點,立足實際,準確定位其大數據角色,然后根據圖書館所處的地理位置、周邊經濟發展狀況、服務范圍等建立細化的實施策略。在考慮圖書館自身和周邊因素時最好遵循層級管理方法的相關要求,先對其進行定性分析,然后再將其量化,以構建出操作性強的大數據體系模型和知識服務體系模型。其次,在成立數據管理部門時,需要將其落腳點置于服務上,并將所有服務的投注力放在數據信息的獲取和使用方面,深入協調各部門的工作。除此之外,圖書館還需要把大數據貫穿于服務業務之中,革新傳統被動的服務理念,樹立起主動服務意識,轉變服務方式。從而促使圖書館在大數據背景下更好的生存與發展。
(二)開發并引用大數據技術
數據規模、活性、數據分析挖掘以及運用能力等在大數據背景下對圖書館的競爭力存在很大影響。在圖書館轉型發展過程中,傳統定性、定量分析已經難以達到大數據分析提出的要求,因此也就是需要合理引入大數據技術,破除技術瓶頸。比方說,Hadoop作為具有特別優勢的大數據儲存管理系統,其能夠根據客戶的數據規模變化情況,對其提供可靠地、系統的處理方法。其次,數據挖掘技術經過利用人工智能、統計學等眾多技術并能夠從海量的、存在噪音的、多元異構的實際數據里面提取隱性潛藏的價值信息。
(三)培養人才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要求現當代社會人才必須同時具備數據和統計學等方面知識背景,只有這樣的大數據人才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因此培養大數據人才也就成為圖書館目前面臨問題的重要解決渠道。比方說,圖書館系統應該快速革新理念,增大館內工作人員培養方面的投入,盡可能快的培養出和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業務要求相符合的大數據技術人才與管理人才。而圖書館培養大數據人才與企業一樣,都需要密切其與高校之間的合作,在高校和圖書館合作過程中培養其所需要的人才,以實現圖書館的成功轉型。圖書館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合理借鑒這樣的聯合培養模式,以此增快大數據人才的培養速度。
在信息技術的不斷推動下,我國已經邁入大數據時代。因此高效運用開發數據資源也就成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研究課題。而圖書館作為存儲知識信息的重要場所,更是面臨極大的挑戰。近年來,大數據甚至由商業行為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上,我國社會各層面、各領域都將開始重視起了大數據的重要性。這對圖書館行業更是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而圖書館信息化與數據化的不斷建設,促使圖書館初具大數據特征。為了更好的順應大數據時代發展特征,圖書館創建大數據戰略思想、應用大數據技術、培養大數據人才是極為必要的。
[1]葉曉冬,夏曉玲.數字網絡化環境下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探索[J].情報探索,2015(01):96-99.
[2]吳楠.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的挑戰及其應對策略[J].才智,2014,33(26):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