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琰譞 (江蘇旅游職業學院 225000)
揚州職業院校傳統工藝人才隊伍培養的研究
單琰譞 (江蘇旅游職業學院 225000)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的傳統工藝也逐漸的獲得完善和發展的空間,如今在學術領域以及公益領域傳統工藝的傳承和發展以及相關人才隊伍的培養,已經成為了備受矚目的話題之一。隨著外界給予傳統工藝人才培養的重視越來越高,人們對它的認知性也越來越強,因此,選擇傳統工藝作為行業的人員數量也在不斷的擴增。所以說有關于傳統工藝的人才隊伍的培養逐漸的受到了政府以及教育部門的重視和關注,特別是在職業教育范圍之內,傳統工藝的人才培養和傳統工藝的傳承之間,二者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和關聯。
本文針對傳統工藝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分析,在傳統工藝的傳承以及有關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本文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同時也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對策和建議,希望能夠為傳統工藝的傳承以及人才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傳統工藝;人才培養;傳承
藝術理論源自于生活,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的生活逐漸地被貼上現代化的標簽,因此,對于我國一些傳統的工藝來說,正在逐步地消逝著,隨著流失的程度越來越深,這一問題已經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人們也已經開始意識到了傳統工藝流失的重要性,所以在全世界的范圍內打響了復蘇傳統工藝回歸傳統文化的旗號。在我國,傳統工藝一直都處于一個自由發展的狀態,政府并沒有指定哪一個部門針對傳統工藝進行統一的管理和建設,由于長時間的缺乏管理,導致我國的傳統工藝所面臨的形勢十分的嚴峻。在我國,越來越多的學者提出了傳統手工藝的傳承,隨著傳統工藝手藝人年齡的增長以及數量的逐步減少,傳承的作用就凸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要想使我國的傳統工藝不斷的流傳下去,就要大量的培養人才來對傳統工藝進行傳承。
1.概念
傳統工藝是工藝美術的種類之一,通常我們把傳統工藝美術簡稱為傳統工藝。張道一先生對傳統進行定義的時候,將“傳”和“統”分為了兩種不同的概念。“傳”指的是傳播和流傳,而“統”則指的是所要相承的系統,傳統和在一起則指的是一個國家或者是一個民族,隨著它的發展歷史所形成的思想、人倫、風俗以及規定等,而這些因素往往體現在文化這一層面之上。孫犁先生在《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一)》中也提到了和張道一先生較為一致的解釋。在此書中,孫犁先生一共提到了三處傳統,而三處傳統都是對帝業和學說之間的傳承進行的解釋。總體來說,孫犁先生的意思就是世代相傳的精神文化就是傳統,而傳統和傳統工藝之間最顯著的差異,也就是傳統兩個字,所以說在傳統工藝之中,工藝是基礎,而因為有了傳統兩個字,也就將歷史性和傳承性賦予在了傳統工藝之上。
2.意義
如何培養出具有高素質和高標準的優秀人才和人才培養的模式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只有一個科學化而又先進化的人才培養方式,才能夠推動整個人才培養的進行,在我國的傳統工藝中,人才的缺失是我國所要面臨的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是傳統工藝發展至今所遇到的一個較為困難的平靜,因此,在傳統工藝傳承的過程當中,不斷的優化傳統工藝,繼承的人才培養以及不斷的提升傳承人才的素質以及能力,不僅可以使傳統工藝發揮最大化的價值,同時也可以保證傳統工藝發展的久勝不衰。
1.目標功利性強
目前雖然在大多數的學校都對傳統文化進行了宣傳和發揚,同時也將傳統文化的傳承作為了學校培養公益人才的發展理念和目標。然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學校并沒有將理念的初衷進行根本的落實,最根本的原因也許是因為在人們的傳統觀念里,受到現實因素的影響,人們之所以對傳統工藝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是由于傳統工藝自身所產生的商業價值能夠帶來可觀的收入,因此,許多傳統工藝的繼承人都將傳統工藝作為了掙錢的工具,用傳統工藝來對其進行經濟上的滿足,成為了一種賺錢的手段,而對傳統工藝所真正具有的內涵和價值進行了忽視。
2.教學力度不足
在大多數的學校中都提到了對傳統文化人才培養的方案,同時也對傳統工藝所具有的傳統文化的內涵以及它的藝術價值進行了認可。然而,學校的培養目標從根本上來說只能停留在傳統工藝領域的優秀人才這一層面上,就表層意思而言,這一目標沒有任何的缺點。然而優秀人才的定義就變得十分模糊。什么是優秀人才?優秀人才的衡量標準又是什么是其所能創造的經濟價值還是帶來的收益?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大多數的職業學校中,無論是在畢業生之間還是在在校的學生之間,大多數的學生都提出過在學校當中并沒有開設和傳統文化相關聯的必修課,而類似中國公益發展史的選修課程學校也幾乎從來沒有開設過,有類似內容的選修課程也只占了少數而已。
1.提高傳統工藝的認知
在我國傳統工藝的美學藝術是建立在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基礎之上的,歷經長期的流傳和發展,逐漸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文化遺產,在我國傳統文化和文明之中,傳統工藝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工藝之中,它的選材獨特,構思奇妙,工藝精美,并因此而聞名世界,被世人所熟知,在促進國際文化交流與世界各國人民的情誼之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我國的傳統工藝無論從規模還是從水平以及相關人員的數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也就意味著在教育職業中,對于傳統工藝的流傳以及傳承要擔起更大的責任。因此在學校之中要對傳統工藝進行大力宣傳,使學生從根本上意識到傳統工藝的內涵和其所具有的文化價值,并不是對于傳統的工藝試題的認知只停留在這一行業有一定的發展前景或者是能夠帶來可觀的收入這一淺顯的層面之上。所以說學校在對傳統工藝進行傳授和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采取各種方式對專門的課程進行加強,同時也要舉辦一些有關的傳統工藝的活動和競賽等等,提高學生們對傳統工藝的傳承和認知度,使學生充分了解到傳統工藝所具有的豐富的文化價值和內涵。
2.加強人才培養
目前來看,學校和企業的合作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特別是職業院校,他所培養的具有復合型技能的人才十分受企業單位的歡迎和認可。然而,由于受到了傳統公益行業自身特點的限制和束縛,使得畢業院校的畢業生并沒有受到社會和相關企業的認同。因為企業所看重的是最終的效益和收入,他們所需要的人才也是對于每一道操作工序都能夠熟練操作的成熟員工,而并非只是一些懂得理論知識和專業基礎的畢業生。因此,學校在人才的培養方面要加大力度,不僅要保障畢業生的專業知識過硬,同時還應該為畢業生增添一些實習的技能或者是為相關的技能開辦一些相應的超實際操的課程,保障每個畢業生在就業之前都能夠得到企業的認可。
綜上所述,學校應該重視傳統工藝以及相關人才的培養,為傳統工業的發展和傳承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和可靠的保障。
葉圣燕,賈禮民.傳統手工技藝傳承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