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蕊 (新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830043)
從就業趨勢來思考舞蹈學專業教學模式的構建
馬 蕊 (新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830043)
近年來,由于部分高校通過擴招,招收到了更多的學生資源。而為了能夠促使學生在畢業之后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部分高等師范院校通過設立舞蹈專業,從而幫助學生就業趨勢的明朗化。但是,所采取的措施在實施的過程中,其就業形勢依舊不樂觀。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從就業趨勢方面,部分高校在舞蹈專業培養目標方面產生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以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的提高。
就業趨勢;舞蹈專業;教學模式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顯著提高,我國群眾的日常活動呈現了多樣化趨勢,部分單位對于擁有專業知識的人才求賢若渴。同時,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促使了部分擁有音樂學院的高校對于專業化教育學科進一步增加,用以吸引更多的學生資源的加入。因此,舞蹈學專業就在這種趨勢下,紛紛設立于各種高等院校之內。
但是,由于當前我國各大高校采取了擴招政策,促使了大學生的數量呈現越來越多的趨勢,導致在畢業生畢業之后的就業方面,產生了重大問題。而對于廣大的舞蹈學畢業生來說,由于高校在辦學過程中,對其自身定位不明確,使得對于舞蹈學學生的培養流于表面化,使得舞蹈學專業成為一門尷尬的專業,人才越來越少,同專業的人才競爭力不足,最終使得舞蹈學專業人才面臨著失業困境。這主要是因為高校對于人才培養模式有著嚴重誤區造成的。因此,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舞蹈學專業的發展,高校必須推行正確的教育理念,對所教授的舞蹈學專業內容進行重新調整,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為社會貢獻優秀的師資力量。
在部分大學內,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出高水平的舞蹈專業人才,采取的一般都是四年制的教學學制,從而進一步促進舞蹈學人才在舞蹈學方面的教學和研究,促使他們能夠擁有更加穩定的工作環境。一般情況下,舞蹈學人才的工作內容,以教授小學舞蹈為主,以及在少年宮、電視臺等專業地域從事舞蹈教學工作,進而對舞蹈學進行創作、研究、策劃、管理等進一步的工作。
一般情況下,部分高校畢業的舞蹈學專業人才,一般都具有扎實的舞蹈專業基礎知識,對于舞蹈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也能夠做到充分的掌握。因此,對于這種專業人才,一般都稱之為“舞蹈藝術高級專業人才”。熱而,部分用人單位對于此類舞蹈專業人才,在其能力方面,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對于部分中小學校來說,他們所希望的舞蹈專業人才,不僅要在專業技能方面能力出眾,同時在組織校園活動方面,也有著一定的能力。主要體現在校園文娛活動上,不僅需要帶領合唱,還需要擁有良好的指揮技能。這對于普遍的舞蹈學人才來說,已經大大超出了其能力范圍之外。而對于部分產業類單位來說,對于舞蹈類專業人才的要求,則要更高:不僅能歌善舞,同時在策劃組織、合唱排練、指揮主持方面,樣樣精通,樣樣在行。由此可見,高校所進行培養的目標,與社會對于人才的實際需求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差異。社會對于一專多能型的復合人才有著極高的興趣,各個高校若想滿足社會的需求,就必須順應時代潮流,促使誤導性專業人才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努力培養出對社會發展有所幫助的人才。
高校為了能夠促進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進一步發展,努力讓其順應時代潮流,就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努力拓寬學生的知識結構,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以培養實用性人才為主,構建出以舞蹈專業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其主要方式為:
1.努力培養學生在舞臺方面的實踐能力
中小學和幼兒園,是大部分高校舞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區域。而這些就業區域,對于舞蹈專業畢業生的綜合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中小學和幼兒園作為社會性極高的社會單位,常常會通過各種文娛活動和各種比賽和晚會,進行文化娛樂方面的交流。而舞蹈學專業人才作為這些活動的主力軍,必須結合自身能力,促使這些活動能夠更好地完成,從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因此,為了這些活動能夠順利進行,這些專業人才就必須在學校進行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參加各種各樣的舞臺表演實踐,從而提升表演經驗,促使自身綜合能力的提高,為今后畢業進行工作做好準備。
而學校在幫助學生提高實踐能力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教師的協作和指導,不僅要讓學生們學習到系統的舞蹈專業課程,還要讓他們參加到舞蹈編排的實踐中去,從而促進他們實踐水平的提升。
2.努力促進學生藝術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的提高
由于社會對于舞蹈專業人才的綜合能力極其重視,因此,在部分中小學和幼兒園中,不僅要求舞蹈專業人才擁有良好的舞蹈功底,還需要他們擁有良好的藝術綜合素質。隨著時代的發展,素質教育成為了學校進行教育的重心,中小學學校對于學生的藝術教育,也漸漸開始重視起來。而藝術教育又分為音樂教育和美術教育,舞蹈教育又往往包含于音樂教育之中。因此,高校必須培養出優秀的、合格的教育人才,以促進舞蹈專業人才的藝術修養提升和教學能力的提高。
為了促進專業人才教學能力的提高,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運用心理學知識用以輔助知識的傳授,努力通過對周遭環境的分析和探索,對學生的心理做好有效把控,使得自身對于學生的喜好有了充分的了解,從而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舞蹈的積極性,最終促使課程的順利進行,從而幫助自己提高了教學能力。
教學能力的提高,同時也體現在教學實踐和相關專業的教學上。一個優秀的、合格的舞蹈專業畢業生,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擁有能夠激發學生創造力的能力,還需要擁有多種專業技能,通過不斷推陳出新,將自己所學的專業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從而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推動學生進一步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通過自身的努力,幫助學生們成長,從而體現出了自身教學能力,成為有價值的復合型人才。
由于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顯著提高,社會對于綜合性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學校對于舞蹈類專業人才的培養,不僅僅只包括舞蹈專業的培養,對于人才的培養,必須契合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從而適應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這樣做,不僅可以促進人才綜合能力的提高,也為促進社會的不斷發展,做出了自身的貢獻。
[1]李海革.高等師范院校舞蹈學專業的教學改革與創新[J].大舞臺,2013,(11):195-196.
[2]張於.舞蹈學專業復合型人才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藝術教育,2013,(05):108.
[3]李雷.如何在舞蹈專業教學中實施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D].吉林藝術學院,2012.
[4]佟麗麗.舞蹈學專業教學模式的構建如何促進就業[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1,(12):57-58.
[5]侯敏.從就業趨勢來思考舞蹈學專業教學模式的構建[J].藝海,2009,(09):106-107.
馬蕊(1984.4- ),女,新疆烏魯木齊人。新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音樂學院助教、大學本科、碩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