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姍 (安徽師范大學 241000)
淺談艾利克斯?卡茨藝術中具象與抽象的結合
王 姍 (安徽師范大學 241000)
20世紀美國以抽象表現主義最為風靡,而被認為是新波普藝術范疇又被認為是新照相寫實主義范疇的藝術家艾歷克斯?卡茨在20世紀美國的藝術河流中同樣占有重要的地位。卡茨一直推崇對自然對象的客觀具象風格,但因其也曾受到過抽象藝術的影響,所以在他的藝術中,我們不僅能看到卡茨對具象藝術的承接與創新,也能體會到抽象藝術的精神。
卡茨;抽象;具象
“抽象藝術”指對自然描繪形象的的不遵從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也就是所描繪的藝術形象與自然對象在外觀上存在著極大發差的一種藝術。很多人理解的“抽象藝術”是不提倡描述自然世界的一種藝術,它以主觀方式通過所謂的各種繪畫上的形式來表達,并且這種形式是多樣的,可以是材料的運用,色彩的變化,表現形式的變化,也可以是對對象造型上的改變。“具象藝術”則跟上述的“抽象藝術”存在著對立關系。“具象藝術”在藝術形象上極度追求與自然對象的相似性,并且藝術形象具有一定的識別度,觀者很容易在“具象”藝術家的作品中直觀地理解藝術家所描繪自然形象。盡管人們給了“抽象藝術”與“具象藝術”一定的理論上的理解,但這兩種風格是一對相對立而存在兩種藝術形式。
“抽象藝術”雖然提倡在藝術中解放人的思想,但“藝術絕對高于生活”的主張很明確地劃清了藝術與生活間的界限。并且即便在20世紀空前繁榮的時代,也很難看到抽象藝術展廳門庭若市的局面。
寫實藝術作為另一種風格其實在美國一直存在,它不僅是少數藝術家的最愛,直到今天,也是一般觀眾較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卡茨接觸繪畫之初,便選擇了具象的表現手法。他熱衷于戶外寫生,但與傳統的風景畫不同,卡茨很少關注于實體的虛實遠近及明暗的對比。很多人贊嘆卡茨的色彩運用,他卻從不認為顏色重要,且對于光有著執著的追求。他的畫面中,色彩是根據光的變化而變化的。卡茨曾表示:“色彩是一種生活的工具,試著用色彩來捕捉生活中緊張的氣氛。我可以改變顏色來得到我想要的效果。”
卡茨曾因參軍去過日本,受浮世繪版畫的影響,加之自身也很關注周圍的生活環境,所以他的素材大多來源于他身邊的日常生活,在他的作品中最常見的就是他的妻子和兒子的面孔,朋友的形象也時常出現。
卡茨在人物造型上從不拘謹于形體輪廓,和傳統的具象繪畫不同,他并不在乎對象的體積感,運用一種平面的極簡主義手法對描繪對象進行高度概括。卡茨學習波普藝術在畫面中加入時尚因素,且畫面帶有裝飾主義的痕跡,使作品更加貼近大眾生活。有人說,卡茨的作品似乎暗示著一種靜態圖和他們文化環境之間的關系,是一種都市的形象禮儀魅力的研究。他本人也曾表示,很享受觀察生活細微之處的那一刻。然而被問及是否會把自己描述成浪漫主義者時,卡茨卻認為自己的畫只是有更多的抒情或詩意的元素。
20世紀美國抽象藝術風靡,形式多樣,藝術早已不是僅僅描繪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種手段。抽象主義的藝術家們更多的是在藝術中寄托表達自己的情緒。
崇尚傳統具象的藝術家,不愿意輕易改變自己的創作技法,而推崇現代藝術的抽象畫家在流行趨勢里漸漸丟棄技法。相比于前者,卡茨更能包容多種繪畫形式,他的藝術風格的形成跟他所經歷的多種藝術環境的影響有很大的關聯。卡茨在接受傳統繪畫教育的基礎上,又受到包括立體主義,抽象表現主義和波普藝術等現代繪畫的影響。
王受之認為卡茨藝術屬于新波普藝術范疇,有關于將卡茨的相關介紹在其所著的《世界近代藝術史》中有所敘述。而王瑞蕓將卡茨歸類于60、70年代的照相寫實藝術。縱觀20世紀美國藝術的各種風格百出,以及卡茨畫作的藝術語言和藝術特色,就會發現這種對卡茨略帶分歧的藝術歸類各有其合理之處。
在被問及繪畫作品中重要性的時候,卡茨說:“形象是最重要的。我想我的繪畫是有遠見的形象:你可以看到圖片。繪畫技巧使它更容易被接受,或者更容易引人注目”并且一個好的技巧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一起,讓你描述的事物變得更流暢,更可信,一個好的技巧應該是支持一幅畫。縱觀卡茨的藝術創作以及他對自己的認知,卡茨藝術作品中的具象性是毋庸置疑的。
卡茨多次表示很喜歡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波洛克,受波洛克打破傳統構圖關系的影響,卡茨也曾嘗試在畫面中弱化描繪對象的主次,畫面中極簡主義與平面性的藝術語境減淡了觀者對畫面遠近虛實的探討。他擅長于將肉眼看到的形象按照比例的縮放投射到自己的畫面中,在進行具象描繪的同時,也運用了抽象的表現手法。
卡茨把傳統具象的技法與抽象表現的精神表達很好的統一到自己的畫面,他曾說過想要一個具象繪畫形式在抽象的規模表現主義。
他的作品中保留了傳統的手法,又加入了波普藝術中許多的時尚元素,從而拉近了藝術與現實生活的距離,使大眾更容易接受。這是卡茨藝術創作的最難能可貴之處,他的作品具有不受風格流派約束敢于創新的純粹精神。
卡茨將傳統的寫實藝術與抽象藝術巧妙地結合,拉近了藝術與生活的距離。他的創作思想和創作手法給了當代藝術在如何既保持藝術本身的價值又能符合大眾審美上以很好的啟發。
卡茨藝術創作中的素材大多來源于他身邊的日常生活,這也表明了他的藝術創作更加關注于周圍的生活環境。他是一個敢于打破常規在藝術上很有自己獨到見解的藝術家,通過了解他的藝術語言,認識到保持藝術的純粹對于創作的重要性。
[1]王瑞蕓.《美國美術史話》[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2]王瑞蕓.《20世紀美國藝術》、[M]:北京: 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
[3]康定斯基(著)吳瑪悧(譯).《藝術與藝術家論》[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
[4]王受之.《20世紀美國美術》[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3
[5]孫建平、康泓.《大師的手稿——亞歷克斯?卡茨》[M]河北美術出版社,2013
[5]辛潔.亞歷克斯?卡茨油畫藝術平面化探究[J].碩士論文,河南大學.美術學,2014.5.
[6]辛潔.亞歷克斯?卡茨油畫藝術平面化探究[J].碩士論文,河南大學.美術學,2014.5.
[7]郝文飛.《徘徊在似與不似之間--關于架上繪畫中具象與抽象的一點探討》.[J].碩士論文,山西大學,美術學,2009.6.
[8]戴琰.《優雅簡約的具象之美--淺析卡茨藝術》.[J].碩士論文,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2013.5.
王姍,女,1992年10月生,安徽滁州,碩士在讀,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方向:美術學油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