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哲 鐵嶺縣文化館
淺談中西方搖滾走向的差異
劉興哲 鐵嶺縣文化館
中西搖滾文化有著巨大差異,這些差異反映在歌詞內容,社會影響等,其中搖滾文化是音樂表現中常見的一種方式,基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西搖滾文化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形成了各自的有特色的搖滾文化。作為現代流行音樂的重要流派,搖滾在音樂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雖然搖滾文化誕生于西方、后傳入中國,但其在中國和西方所承載的文化是不同的。因搖滾文化在中國發展時間大概為三十年,所以本文試對中西方搖滾文化三十年內的差別進行比較。這里對搖滾樂加以定義:搖滾樂,是一種青年亞文化催生的,以或直白、或晦澀的歌詞和簡單的編曲 (相對于古典音樂) 來表現某種理想或想法 (多抒發對現實的不滿) 的音樂形式,屬流行樂的一支,其靈魂在于歌詞表現出的人文關懷。另外,由于歷史原因,港澳臺地區的搖滾樂發展較早,形式與內容均接近西方搖滾樂,情況與中國大陸搖滾樂差別很大,故不列入本文討論范圍。結合不同的發展背景、文化不同、流派的差異、音樂內涵的差異,淺析中西方搖滾走向的差異。
文化 搖滾 差異
西方搖滾樂的音樂內涵是反叛,尤其是對政治的反叛。搖滾樂發展的原動力,就是政治的發展。臺灣樂評人張鐵志說:“流行樂歷史的本質是:一旦具有高度原真性、從某種青年亞文化胚胎生出來的創作開始廣受歡迎時,這個創作者、這個音樂類型就會開始被商業體制吸收、直到缺乏活力而被拋棄。但是,接下來又必然會有新的聲音、新的文化在邊緣爆發。搖滾樂中的政治反叛因子亦然,歷史于是不斷輪回。”
西方搖滾樂的發展,的確沒有走出這個輪回,每一個階段都對應著一種文化,而每一種文化都是一種社會現實的反映。例如上世紀60年代的民權運動和美越戰爭催生了鮑勃·迪倫等“反抗歌手”,70年代英國的高失業率和種族暴動帶動了朋克搖滾的蓬勃發展,而90年代至本世紀初的各地局部戰爭,又讓反戰主題再次回到搖滾樂的中心。
1.偏流行偽搖滾路線。中國大陸搖滾樂到現在有三十年的時間,老一代搖滾樂不再堅持重金屬的風格,轉向流行搖滾,例如“唐朝樂隊”“超載樂隊”等。唱片公司出一張專輯往往只愿意投資五萬,有些甚至需要歌手或者樂手出一部分錢,低廉的制作成本影響了專輯的藝術水準,從而導致唱片滯銷,加上盜版等因素,一張搖滾唱片很有可能賺不到錢反而賠錢。所以很多搖滾歌手,樂手向現實妥協,不再堅持重金屬搖滾,轉向流行搖滾和其他流行音樂。比如“占領中國搖滾半壁江山的汪峰”迎合大眾口味,順應潮流,唱出了影響廣泛的《飛得更高》,《我愛你中國》等流行搖滾。少年朋克樂隊花兒樂隊的主唱大張偉為了掙錢生活的更好,創作《倍兒爽》等廣場舞歌曲,
大張偉在綜藝節目后接受記者媒體的采訪說“我每次聽到GREENDAY的歌,還是會激動,可是我如果繼續做搖滾音樂,我沒辦法給我的家人買房子 ”一些老一輩的搖滾樂隊很少出新作品,經常演繹一些老歌在全國各地謀生。
雖然我不認為這種偏流行的搖滾是不是真正能代表中國搖滾文化的精髓和精神,但是這很有可能是未來中國搖滾發展的一個主流趨勢。
2.走向民族風格。中國搖滾可以說進入21世紀之后就發展緩慢,中國搖滾急需新的模式和內容。由于意識形態邏輯,新世紀的中國搖滾音樂文化如整個社會文化一樣,不像八十年代文化那樣充滿喧嘩、叛逆,個人主義的狂躁被后現代工業所整合。
我覺得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對于搖滾樂這一舶來品,不做任何改變,生搬硬套到中國的文化當中長此必然會引起人們的厭煩,遭到本土文化的排斥。中國有56個民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經典的民間音樂。在當今改革開放年代 ,“民歌新唱”將成為一種時尚。 但另一方面,中國的搖滾歌詞比之西方顯得更具觀賞價值。中國文化經歷了唐詩宋詞的巔峰,又孕育過近代詩詞的繁榮,所以當西方開放剛毅的搖滾文化與中國悠久華麗的詩詞文化的碰撞毫無疑問會產生無比絢爛的火花。
這種現象的典型代表當屬唐朝樂隊的《夢回唐朝》:“今宵杯中映不出明月,霓虹閃爍歌舞升平”。借古諷今,顯得華麗而悲涼。具中國特色的詩詞運用也成為了西方搖滾樂無法比擬的地方。
總之,中國與搖滾樂文化要比西方晚三十年。事實上,在搖滾樂領域,中國是一直作為學生而向西方老師不斷借鑒的,中國的搖滾樂壇照搬西方搖滾樂的模式也很多。這也是為什么中國搖滾文化受眾程度遠遠落后于西方。
一方面在硬件上,缺少好的樂器,編曲單一,缺少好的排練環境,缺少好的音樂學校。另一方面缺少好的社會宣傳,不被社會大眾廣泛的接受認同但是搖滾樂永遠不會在中國消失,因為永遠有年輕人對搖滾樂的熱愛。
我們知道搖滾文化,可以說搖滾樂是音樂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融合和經濟全球化一直是我們和世界正在追求的目標,現在文化豐富的現象越來越多。大到國家政治,小到語言,這些都是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需要學習和深刻的理解,這可以使我們未來的發展趨勢更加清晰。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可以從多個方面著手,任何學習的地方都值得學習,而不僅僅局限于圖書知識,我們只能看到網絡新聞。在我看來,文化研究將從共同的事情開始,所以我選擇中西方的文化作為我的研究對象。
搖滾文化不僅體現在舞臺上專輯中,它反映了國家間的文化沖擊。我們對外國的日常習慣知之甚少。在與外國朋友交流搖滾音樂的時候,我們不明白搖滾文化在中西方內涵表達方式是不同的情況可能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尷尬和誤解。簡言之,要了解中西文化差異,將有助于跨文化交流的順利進行,中外文化交流具有現實意義。
劉興哲(1964.12-),男,現任遼寧省鐵嶺縣文化館館長,鐵嶺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鐵嶺市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鐵嶺市老齡產業協會藝術團鐵嶺縣藝術團團長,音樂作品:凡河兩岸-曾在鐵嶺市原創歌曲大賽 (全國共征集37首參賽作品)中榮獲一等獎,專業:作曲,器樂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