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金桂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小學
整合社區資源 提升德育實效
嚴金桂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小學
少年時期是人生良好品德形成的關鍵時期,而少年的成長又關系著國家的興盛成敗,正如北宋時期司馬光所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自古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由此可見,德育教育在小學教育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小學為整體提升學校的德育教育質量,根據現有實際情況,整合社區資源,開辟了眾多德育基地和校外文化基地,整合教育力量,抓住一切機會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取得了良好的實效。
社區優勢 整合 提升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小學是一所具有光榮傳統的部隊子女學校,創建于1961年,其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育才小學,其辦學宗旨是“為基地航天事業服務,關心每一個孩子”。學校雖在聞名天下的高科技航天城,辦學條件方面有許多優勢,但因為交通閉塞等原因,學生也整天被“禁錮”在軍營這個狹小的天地間,和他們打交道的也只是家長、教師、同學等。也正因如此,孩子們的思想比較單純,性格容易塑造。所以這種特殊的環境恰恰也為德育提供了保障。近年來,我們在缺乏其它社會依托的情況下,充分發揮中心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開拓德育渠道,利用德育的傳道明理、激勵導向、塑造發展等各種功能,對學生進行德育熏陶,走出了一條具有部隊特色的德育工作的新路子。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始建于1958年,已有59年的光榮創業史。這里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業績。就在這個曾是“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的大漠戈壁,共和國的軍人們“獻了青春獻子孫”,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創造了一個個驚天動地的奇跡,譜寫了一篇篇泣鬼神的詩章。所有這些,都為我們進行德育提供了豐富資源。如:把東風革命烈士陵園、聶榮臻元帥之墓、曾發射“東方紅”人造地球衛星的老發射場和成功發射載人飛船的新發射架以及基地場史展覽館等作為革命傳統教育的主陣地和直觀教材,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參觀測試場房,和航天員共建紀念林,參加航天員出征儀式,觀看神舟飛船和載人飛船的發射,聆聽航天員王亞平、劉伯明的航天知識講座,和航天員的互動等等,都激發著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和憧憬;在發射架下發展新隊員,表彰優秀隊員等,激發每個同學的自豪感和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決心。配合品德教師和班主任,把品德課、班會也搬到這些地方,使這些德育基地變成校外的課堂、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陣地。通過組織學生參觀連隊整潔的營房內務、美麗的自然公園、浪漫的人工湖等等,使他們初步懂得自己將作為航天城的新一代的責任。通過這些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讓學生接受載人航天精神、“東風精神”的再教育。
東風航天城方圓幾百里的地方原本幾乎沒有人煙。但在幾代東風人的艱苦努力下,這里已變成沙海中的綠洲。這里有當年官兵人工挖成的東風水庫、東風湖,如今已是碧波蕩漾的水上樂園;有全國少有的“活著幾千年不死,死了幾千年不倒,倒了幾千年不朽”的胡楊林;有質樸、幽靜而又充滿高度精神輻射的東風自然公園;還有蒙古包、養殖場、蔬菜大棚以及戈壁特有的紅柳、駱駝刺、奇石怪根以及沙漠特產中藥鎖陽蓯蓉等。雖然比不上內地城市的山清水秀、名勝古跡,但我們充分利用節假日,組織春游、秋游等參觀實踐活動,或根藝、奇石、標本制作在內的手工制作展覽,使學生陶醉在神奇、美妙的大自然和雄渾質樸的戈壁風情文化之中,喚起孩子們熱愛大自然、熱愛場區、保護生態環境、探求科學知識的情感和決心。
航天城“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電視臺、公安局、軍事法院以及各服務行業應有盡有,還有眾多團站,部隊的科技干部隊伍,多分散在場區周圍方圓幾十公里的小點號工作。由于忙于事業,他們大多無暇照顧自己的子女,因此,學校就是他們的堅強后盾了。從某種程度上說,學校的工作對穩定部隊科技干部隊伍有著很大的作用。也正是基于這一點,部隊首長和各團站廣大官兵十分關心支持學校的工作。因此,我們可以充分借助這個有利的條件,整和社區教育力量,開展各種有效的德育活動:
1.在各團站進行軍訓和“點號士兵一日生活體驗”活動,讓學生在軍營訓練軍容軍姿,參觀軍營內務、學習值勤巡邏、參加連隊勞動,并寫軍訓日記體會等;2.聘請優秀戰士、先進標兵等擔任校外輔導員;3.邀請部隊老專家、老干部或科技人員來學校做報告;4.邀請公安局、消防大隊的有關人員為學生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和安全常識教育;5.積極參加基地的植樹造林活動,建造“紅領巾”防護林帶;和航天員共植“紀念林”;6.積極響應基地“建美好航天城,做文明東風人”活動,體會到環保的重要。
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旨在使學生親身體會和感受到軍人嚴明的紀律、頑強的精神,從小養成熱愛祖國、熱愛家鄉、遵紀守法的精神品質。
東風航天城以其光輝的業績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關注。近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部隊首長以及教育界、文藝界等知名人士,不時來到基地指導工作或參觀。2001年3月26日,江澤民主席在視察基地時,來到我們學校,看望了全校師生。同時,我們適時的創造機會廣泛結交來場區的內地學校的朋友,了解和學習他們的工作經驗,取長補短,互通有無。通過參加“五地六校手拉手”夏令營活動(2015年增加為五地七校),與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北京西城區育翔小學等多所學校建立了友好關系,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同時,還利用重大節日和事件,及時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首個“中國航天日”前夕邀請中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宣講員給師生進行了以“中國夢、航天夢、我的夢”為主題的專題講座,組織學生參加中央電視臺首個“中國航天日”紀念活動的直播、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的直播活動,少兒頻道的《大手拉小手》等系列節目的錄制,聶榮臻元帥誕辰紀念活動和評選“聶榮臻獎學金”獲得者等等活動。以上這些,都是通過利用社區優勢,抓住機會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提升學生的品德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