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 包頭財經信息職業學校
淺析計算機基礎技術教學在中職學校中的應用
李巍 包頭財經信息職業學校
信息技術近年來的快速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了新的活力,國家面對這種大環境也制定了“互聯網+”人才培養計劃,計算機技術教育在我國教育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于中職學校來講,計算機技術課程的開展也將提升學生未來職業競爭的能力,是中職學校教學任務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就更好促進中職學校進行計算機基礎技術教學做出一定的分析。
計算機 基礎技術教學 中職學校
現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對于計算機技術的需求日益增強,可以說計算機技術在現階段下改變了人們原有的思維觀念,生活和工作也都離不開計算機技術,新形勢下也對中職學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應對未來科技的挑戰,要使其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如何著手培養全面的高素質計算機人才,也成為當下中職學校所面臨的問題。
由于地域發展不均衡或是個人家庭原因,所導致的學生入學時計算機能力有所差別,是我國中職學校首先面臨的問題。現階段國家大力促進各類高職類院校開設小專課程,致使中職學校的招生水平線一直在降低,這種情況下中職類院校的學生綜合素質相對較低,學生自制力過差,多數的學生對于計算機的使用中心放在了網絡游戲和聊天上,很難端正學習態度進而影響學習能力,使得高職學校的計算機教學課程變成了紙上談兵,陷入困境。
我國目前中職學校并未采用專業的計算機課程教授模式,不能將計算機基礎技術教學列為重點教務工作,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根據大數據統計分析,我國多數以上從事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學工作的老師都沒有經過專業的計算機技術學習,對于計算機技術的水平處于較低水準,甚至存在中職學校計算技術教學是由其他科任老師兼任的情況,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多是依靠個人對計算機的掌握和經驗來
完成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并不能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技術和能力,過于局限性。計算機科目教學和其他課程差別較大,對于老師的專業能力和硬件設施要求較高,國家現階段大力促進高職類院校的發展建設,對于中職學校的資金扶持力度較小,導致了許多中職學校計算機硬件設施落后,給計算機基礎技術教學帶來了很大困難。
計算機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因為社會對于現在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已經成為了基本要求,所以掌握計算機技術和基礎知識對于和社會的接軌有著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號召實行素質教育,學生計算機基礎技術教育也成為了衡量中職學校教育素質的標準之一。中職學校開展的是計算基礎技術的教學,對于多數學生來講將來未必會成為專業的計算機工作者,所以中職學校很難進行全方位的專業性計算機技術教學。學校要做的是培養學生接受信息化知識的思維,增強計算機技術教學,使得學生能夠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基礎知識和操作能力,能夠在現階段和未來一段時期內能夠正確應用,前期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是為學生打開了一扇大門,未來還需要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更多的知識和技術。
計算機技術課程的專業性、應用性和實踐性較強,傳統的應試教育不適應此類教學方式,計算機技術基礎教學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和其他學習科目進行融合,將其他的專業科目融入到計算機教育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起到強化信息化課程教育,對于引導學生掌握計算機技術和學習其他專業知識有著極強的促進作用,應當發揮計算機基礎技術教育在教育整體中的積極作用,推動高職學校計算機技術基礎教育的發展。
首先培養學生對于計算機基礎技術的興趣才能更好的激發其學習動力,其次要讓學生明白計算機技術對于其以后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年齡較小,自制能力較差,老師在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還要增加對于學生心智提升的教導,使教育工作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如果學生對老師進行主觀意識的排斥,那么學習效果一定不盡人意,增進師生感情更有助于帶動學生學習熱情,在長期潛移默化的引導下一定會增強學生對于計算機技術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近年來已成為主流教育模塊之一,高職學校在進行計算技術基礎教學的時候要將多媒體教學更好的實際應用到教學活動中,與傳統的教學將知識體現在書本和黑板中的方式不同,多媒體教學能夠在視覺、聽覺給學生帶來直觀感受,傳遞知識的方式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在較短的上課時間中接受更多的計算機知識。在多媒體計算機教學中老師要增強和學生的互動,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更容易加深對知識和問題的理解。只講不做的學習模式在現代教育中是不可取的,計算機技術基礎教育應當不斷的反復實踐操作才能是學生真正意義上學到技術,所以在教學活動中老師應當給予學生不斷實踐操作的機會,針對所講的知識可以讓學生做出示范演示,或是在學生能力范圍內為其設定一些操作任務,不僅使其能夠加深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計算機技術的課程多以上機實踐操作為主,分組教學更有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教師應當掌握學生對于技術掌握的基本情況,做出合理均衡的分組,計算機技術較好的同學能夠對其他組員進行引導帶動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問題,使學生集體完成也會促進其團隊協作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展開一系列的小組競賽,在競賽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也能更好的了解學生知識模塊中的短板,做出針對性教育。
現代科技信息發展速度較快,計算機領域的知識也是日新月異,過去的教師兼任計算機教育已不能滿足當下教育環境的需求,中職學校也應當培養更專業的計算機教育教師。計算機技術教育教師應當立足于專業的技術,去研究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學習現今教育體制下的政策法規,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知識業務水平和道德思想素質,最終的目標是完善和促進教學質量的穩步發展。
優秀的教學方法、正確的引導、高素質的師資力量的全面發展,中職學校一定會促進計算機技術教育的穩步發展,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培養,為將來的工作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應當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增加新的教學方法,“互聯網+教學”的本質是進行信息化互計算機技術教育的方式,來提升學生對于計算機技術學習的認知水平?!盎ヂ摼W+”模式的提出為互動式教學的開展奠定了基礎并提出了新的要求。計算機教學的互動性能體現教學雙方互通信息,共同發展的交互作用,符合教學的最終目標,有利于培養學生善思考,提高獲取、傳輸、處理與應用信息的能力,從而實現學科教學目的,提高教學質量。
許多高職學校面臨計算機硬件的缺乏也是影響計算機基礎技術教育的原因之一,國家和政府應當加大對于中職學校的資金投入,幫助其提升硬件設施建設,使學生能夠擁有先進的學習環境。
教育資源的匱乏還體現在計算機基礎教育教材上,過去的計算機基礎教育教材編制缺乏一定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實用性較低,應當改善現狀,對于計算機基礎教育教材的重制應當落實到實際工作中,豐富教材內容提升其實用性,為學生接受新的計算機教育知識拓寬渠道。
過去的計算機基礎技術教學一定程度上受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教學任務的重心傾向于理論知識的教育和學習,卻忽略了計算機實踐操作的重要性,因此,為了提高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應用與發展,必須加強中職院校師生對計算機實踐操作的重視程度,應當可以轉變原來計算機考試只考理論的現狀,進行筆試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考試模式,不但能夠增強學生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能使其實際操作能力得到相應的提升。過去的教育中實踐活動相對來說較少甚至于幾乎沒有,在計算機基礎技術教育活動中增加實踐活動也是促進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內容,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將傳統的被動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大形式下,推動計算機基礎技術教育在高職學校中的發展要從多方面入手。以科學的教育方式培養學生興趣,將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從而達到提升學生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目的,為學生將來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1]王磊.淺析中職學?!队嬎銠C基礎實訓教程》校本教材開發與研究[J].職業技術,2014(7):57-57.
[2]張興秀.分層教學法在職業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廣東經濟,2017(12).
[3]郭占義.談談《計算機應用基礎》模塊化教學在中職教學中的實踐[J].數字化用戶,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