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祖煒 張璟霖
中國人民銀行??谥行闹?/p>
對交易場所類提供支付結算服務的投訴處置與思考
倫祖煒 張璟霖
中國人民銀行??谥行闹?/p>
自2016年國務院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以來,涉及商品交易場所的投訴及舉報事件不斷增多,投資者也逐步將投訴舉報對象轉向人民銀行,投訴銀行為交易場所提供資金劃轉、賬戶開立等支付服務存在瑕跡,當投資者挽回經濟損失的訴求無法滿足時,可能引發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本文以XX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為例,對投資者舉報交易場所涉及支付服務問題予以剖析,并提出有關對策。
人民銀行XX中支接到XX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支付結算類舉報及依申請政務公開,要求明確銀行是否為交易中心提供資金第三方存管,第三方存管協議是否向人民銀行備案,申請公開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支付業務許可證》,并要求對合作銀行涉嫌默認、縱容詐騙的違規行為進行查處等。XX中支圍繞銀行、交易中心和投資者關系,資金扣劃違規性、結算賬戶使用合規性認定以及人行管轄權認定等,多角度回應了政務公開和信訪人訴求。
人民銀行目前對現貨類商品交易場所開立銀行結算賬戶尚無特別規定,只能參照《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專用存款賬戶審查。該交易中心經省政府、省金融辦批復同意設立,辦理了工商注冊登記,具備開立銀行結算賬戶的資質,銀行留存的開立賬戶資料符合專用存款開立要求,賬戶開立合乎規定。
投資者要求公開該交易中心《支付業務許可證》。分析如下:XX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客戶端只提供投資者和平臺、會員單位信息交換,資金通道仍然走的是銀行網銀,不涉及資金清算等支付核心業務。中國人民銀行官網公布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核發信息公告,也未查到該交易中心信息,XX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不是第三方支付機構,不屬于人行監管對象。
投訴人稱該交易中心未按《商品現貨交易特別規定》,對現貨市場交易涉及的(第三方存管)金融監管向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申報。分析認為:銀行官網公告明確了不提供第三方存管、托管,但由于保密原則不向外披露與交易場所的合作協議,使得交易中心把“銀商轉賬”曲解成“銀行存管”,宣稱“銀行存管”。“中國人民銀行依據職責負責商品現貨市場交易涉及的金融監管以及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的監管工作”的規定過于原則,根據職權法定原則,人行只能依據《人民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電子支付指引》《銀行卡收單管理辦法》等實施具體行政行為,第三方存管監管存在模糊地帶。
投訴人認為根據《商品現貨市場交易特別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依據職責負責商品現貨市場交易涉及的金融監管以及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的監管工作”規定,人民銀行應負主要監管職責。分析如下:首先交易中心不屬于第三方支付機構,人民銀行對現貨交易場所不具有審查資質及監管責任。其次,根據國務院通知,交易場所由省級人民政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負責監管。無論從人行的監管職責還是政府分工看,人行不對現貨商品交易場所負有主要監管職責。
投訴人訴稱:銀行默認允許商戶代理出入金,未設置網銀盾操作限額,違反《電子支付指引》限額管理規定。分析如下:投資者通過銀行官網在線簽約、網銀盾確認簽署三方協議,銀行通過彈窗等方式提示風險,客戶按約定交易驗證,可認為代理出入金為真實意思表示。另外,銀行和交易中心通過網銀交換的資金劃轉指令帶有數字簽名,對于個人客戶以協議方式授權交易中心扣劃賬戶資金,若交易中心與銀行采用了數字證書、電子簽名等安全可靠的支付指令驗證方式,則不受限額約束。
“第三方存管”一直是保護投資者金融資產安全的重要環節,根據《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除另有規定外,從業機構應當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資金存管機構,對客戶資金進行管理和監督,實現客戶資金與從業機構自身資金分賬管理…人民銀行會同金融監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實施監管,并制定相關監管細則?!痹摋l規定僅明確人行在職責范圍內實施監管,沒明確如何實施監管。建議盡快出臺實施細則,從銀行結賬戶開立使用、電子支付、資金匯劃等關鍵環節立規定矩,切實落實“第三方監管”。
遵循“了解你的客戶”原則,商業銀行要加強商戶資質審核和交易場所賬戶管理,持續監測和分析交易金額、交易筆數、交易類型、交易對手、交易時間、交易頻率等特征,合理設置電子支付限額,完善可疑交易監測模型,防止出現特約商戶將網絡支付接口出租、出借、出售給交易場所的行為;人民銀行要整理匯總交易場所支付類投訴舉報,逐級報送并通過“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交易風險事件管理平臺”發布至銀行機構和支付機構,適時向投資者發布《支付業務風險提示》。
現貨商品交易平臺中除涉及銀行結算賬戶還涉及交易場所交易資金賬戶,人行對會員單位及投資者開立的銀行結算賬戶有監管職責。但投資者在交易場所的交易資金賬戶,既不屬于銀行結算賬戶也不屬于支付賬戶,存在監管模糊地帶。建議盡快提升《人民幣結算賬戶管理辦法》法律層級,擴大結算賬戶監管范圍,將其他類金融機構的人民幣結算賬戶都納入監管,為交易場所支付結算類權益保護提供法律依據,不給新型金融違法行為留下可趁之機。
人民銀行應按內容嚴格區分投訴舉報與信訪,按照不同程序辦理。要對全部舉報事項應全部予以回應,對于投訴舉報事項敘述不清楚的,應當要求舉報人補正。要及時通報職責范圍內已履職行為,爭取投訴人理解。對于投訴舉報事項不屬于本單位職責或不合理訴求的,可不予受理并明確告知向有權機關或司法機關尋求解決。另外,盡管商業銀行對投資者提供的是無風險的結算服務,從契約上來講無需承擔任何責任,但從承擔社會責任的角度看,也應積極回應金融消費者的維權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