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溪 胡月 陸亦航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當代中國城鎮居民消費存在的問題調查
王紫溪 胡月 陸亦航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飛速增長,人們的收入水平得以提高,消費觀念和活動也日趨頻繁。通過在成都市雙流縣,龍泉驛區等地派發問卷,實施調查,了解當代中國城鎮居民的消費情況,發現城鎮居民消費呈現多樣化、個性化和審美化的特點。從中尋找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非理性消費、奢侈品消費嚴重、不健康消費和不文明消費。
消費 城鎮居民 特點 主要問題 影響因素 可行性建議
物質基礎的進步為消費需求的滿足提供了必要條件,消費品的豐富及多樣化為消費需求的滿足提供了可能性。人們擺脫了經濟條件的束縛,有時間,精力和能力進行多方面的追求,不僅僅滿足于衣食無憂,滿足于只是為了生存需要而進行的消費?!白非笙M的舒適和享受,追求消費的成就感、歸屬感和身份地位的認同感,已成為現階段消費的重要內容和形式”。
消費個性化是指消費者出于自身收入水平和知識水平的提高以及物品的豐富,使得自身消費行為更加成熟,消費需求更加復雜,在消費商品時不再只是滿足對物的需求而且注重商品的個性特征,希望通過消費商品展示自我,達到精神上的滿足。
“人們通過對這種個性消費的維持和展現來實現消費品對自身的滿足,來實現自己所期望的身份和地位,同時人們通過選擇符合自己個性的生活和消費方式,來表達自己對生活意義的感知與理解?!盵1]
“隨著現代消費的興起,藝術和生活之間的距離被逐漸扯平,日常生活越來越審美化,而審美也越來越日常生活化,兩者共同表現為一種‘生活審美的呈現’”。[2]鮑金在《消費生存論》如是說道,同時指出生活審美化的一個表現層面是生活層面,在這個層面上消費品作為外觀上的美學符號,在傳達產品本身的品質、格調和檔次的同時,表達著消費者的品味、追求和氣質。
“藝術與審美的交錯纏繞使得它們的區別越來越模糊,藝術因融入生活元素而實現了審美價值更廣泛的自我實現”。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能發現感受藝術,但藝術卻逐漸的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體現在消費品上。因此,人們在進行消費時無疑是一種審美的體現。
消費是一種龐大的人類社會活動,每一個個體都在以自身的方式進行消費,在這種自由而又龐大的消費活動下必然會滋生消費問題。發現這些問題對改善人們的消費活動有巨大的意義。
非理性消費是指消費者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做出的不合理的消費決策,它一般表現為消費者不按追求效用的最大化進行消費,或是消費時沒有考慮收入的約束,或是為了炫耀而進行消費,或是對消費品的判斷認識不足等。
黃曉明和Angelababy的婚禮當中花了近2億人民幣。近年來,國內有的富豪們因為嫁女或是娶妻,請長龍婚禮車、擺上千人酒席等等,富翁花自己的錢做自己的事本是無可厚非,但人們在這其中也嗅出了炫耀的味道。就如同凡勃倫在《有閑階級論》說道:“為了使這些臨時聚合的觀察者得到一個生動印象,為了使自己在他們的觀察之下能夠保持一種自我滿足的心情,必須把自己的金錢力量顯露得明明白白,使人在頃刻間就能一覽無余。”[3]不難發現,富翁通過巨額消費炫耀自己的財富,獲得他人對自己身份地位的羨慕和尊重,顯出自身和大眾的差異。
根據阿里巴巴實時數據顯示,2016年,天貓在雙十一全天交易額為1207億元。這么一個驚人的消費數目在一天之內被創造,無法想象同一天里究竟有多少人上網購物。然而為什么就是在雙十一這一天消費需求如此大?馬云把這一天包裝成購物節,通過降低商品的價格給予作為“光棍”的弱勢群體以關愛,而“光棍”們為了尋求心里的安慰,接受了商家施與的關愛,消費行為由此產生。雙十一經過一年又一年的發展,在不知不覺中,人們已經認同在每年的11月11日大肆購物是理所當然的事,潛意識里認為這一天就是用來購物的。不健康的消費心理產生了非理性的消費行為,在雙十一這一天看似需求非常大,但并非都是人們的真正需求。營銷商往往用降價、“買一送一”等優惠手段刺激人們去消費,一旦消費者被這些營銷手段誘惑住,就會失去冷靜,不能充分衡量自身的需求狀況和收入情況,從而陷入非理性的消費當中。
中國居民購買奢侈品的力量讓全世界折服,為之震撼。2016年10月,財富品質研究院于上海發布《中國人境外購物報告》,報告稱,“2016年中國人奢侈品消費將達1204億美元,中國人仍買走了全球近一半的奢侈品?!?/p>
消費是一項自由的社會活動,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著,因此,其中也不乏出現不文明的現象。
在超市,時??吹綌[放在散裝區的食品被消費者隨意用手抓來就吃;像葡萄干、地瓜干、等散裝零食,都放有鏟子、夾子等工具,但不少消費者直接用手挑挑揀揀,既不衛生也不文明。
另一方面,旅游消費出現的不文明現象更是屢見不鮮。據報道,游客隨意在景區、古跡中留字、亂扔垃圾,不僅破壞風景,嚴重的還損壞了國家保護文物。
[1]張召.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消費文化變遷研究——以北京市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3
[2]鮑金.消費生存論——現代消費方式的生存論闡釋[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
[3]凡勃倫(美)著.何志武.沈曉編譯.有閑階級論[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3
王紫溪(1997.05-),女,四川德陽人,本科在讀,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