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利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安縣教育局
小學英語會話教學中,巧妙分層,激發學生學習潛能
王富利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安縣教育局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英語教學主要目的是使學生獲得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然而客觀地反思我們近年來小學英語對話課的教學實踐,對話課教學還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突破。由于受應試教育和傳統的外語教學法的束縛,在現行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過多地把精力集中在語言知識的講解上,運用英語也只是機械重復地運用語言訓練的一些初級形式,忽視了對學生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知識能力的培養。課堂模式以模仿→機械性操練→對話的模擬表演為主。另外由于學生數量眾多,個性特點的不同、先天差異的不同導致學生學習水平參差不齊,教師難以照顧周全。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既注重學生的共性,又注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在課堂教學中實現“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更好地貫徹教育部關于《英語課程標準》的精神,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我們提出了在小學英語會話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研究的主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找到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方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提高。
在小學英語會話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能夠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在教學和訓練面向大多數學生的同時,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分別培養和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們結合英語課堂教學實踐,優化了以下幾種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各種測試手段,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等,將學生大致分成三個層次:將基礎扎實,接受能力強,學習自覺,方法正確,成績優秀的學生劃分為A層;將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中等水平,學習比較自覺,有一定的上進心,成績中等的劃為B層;將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欠佳,接受能力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成績欠佳的學生劃為C層。
在教學實際中,在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后,我們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從學生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區別對待,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享有充分的學習機會,并學有所獲,達到激發各個群體學習積極性的目的。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分析哪些屬于共同目標,哪些不屬于共同目標,各層次的教學目標應是各層次學生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這樣才能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使多數學生學會并掌握知識的要點和重點,使優等生能在知識的網絡中、對比中、拓展中學會靈活運用。
課堂教學是實施分層教學的主陣地。教師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學目標,對課本內容作相應的調整和組合,注意內容的難度和梯度。對于A層學生要設計一些靈活性和難度較大的問題,注意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對B層學生,實行精講精練,重視雙基教學,注意在掌握基礎知識和訓練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對于C層學生則要求低,坡度小,關鍵在于培養學習的興趣,樹立他們學習的信心,因此設計的問題要簡單,梯度要小,讓他們體驗成功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學生訓練時,要做好課堂巡視,及時反饋信息,加強對B、C層次學生的輔導。對C層次的學生課后盡可能進行面對面的輔導,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平時的課堂訓練,難度稍低的練習可由A層次的學生幫助C層次的同學,通過生生之間的互動,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進步。
給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可以有效地避免應付了事及相互抄襲,還可以給學生提供相互學習和取長補短的機會,從而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使課外作業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比如:對于A層學生,可以要求他們記熟單詞和句型,并會做擴展活動;對于B層學生,可以要求他們記熟單詞并會進行替換練習;對于C層學生則只要求他們適當掌握單詞和句型就可以了。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檢查,對于超額完成任務的學生予以表揚。
對學習有困難、自卑感強的c層學生,采用表揚式評價,使他們看到希望,只要他們的作業認真做了,只要作業有了進步,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老師都不能忽略。要讓他們得到肯定;對成績一般的B層學生,采用激勵評價,并大膽指出其不足,指明其努力的方向讓他們進步的更快;對成績好的A層學生,采用競爭式評價。對的評價要更具體,更清晰,更明確,同時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與標準,使他們更加努力。
實行分層教學,有利于全班同學的競爭,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基礎差,能力弱的學生也能享受教師的愛護和同學的尊重。在提問,練習,測試的難度上均衡布置分配,同時采用競賽式課堂教學方式,創設公平競爭,力爭上游的學習氣氛。同時將同一次面的學生放在同一水平上,學生之間的差距縮小了,同學之間,相互比較,容易找出自己的優點,即使是最差的學生,一旦發現了自身的長處,他就有了自信心,在這種時候,只要老師稍加引導,便會催生學習的勁頭。實行分層教學,讓學生自由組合,給予學生信任親切的學習伙伴選擇權,增加友好互助的機會。把愛心帶進課堂,把微笑帶進課堂,于是寬容、平等、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師生關系便自然形成了。所謂的差生內心放松了、被溫暖了,開始笑了,變得自信了,學習主動了,成績逐漸提高了。
英語學習的目標不僅僅是掌握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針對聽、說、讀、寫各項技能的綜合培養,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后,教師可以更有針對性的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在備課、上課、作業、評價等方面能夠更好的落實制定好的教學目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讓成績接近的學生分在同一層次,不僅讓學生體會到學習中成功的喜悅,同時還能減輕學困生的心理壓力,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可以充分調動各層次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其學習興趣,大力挖掘其潛能。因此在小學英語會話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