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 JOUDA AICHA
北京郵電大學人文學院,北京 100876
?
淺析電子商務合同主體的法律問題
BEN JOUDA AICHA
北京郵電大學人文學院,北京 100876
伴隨著網絡經濟的普及,網絡經濟的主體“電子商務”也是逐漸的成熟起來。電子商務興起的時間是在20世紀末,首先是在歐美等國家發展起來的,在網絡經濟的浪潮下,迅速發展起來,并且向其他國家進行蔓延,在21世紀獲得了迅速的發展。伴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成熟與發展。電子商務合同已被越來越多國家法律認可并納入其調整范疇。作為一種嶄新的合同形式,電子商務合同在帶給人們方便、快捷和高效的同時。也對傳統法律制度提出了諸多挑戰。本文擬就對電子商務合同主體的法律問題進行探討,為此領域內相關法律的完善提供借鑒。
電子商務;合同;法律
合同,又稱契約,是指兩方以上的當事人以一致的意思表示共同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民事法律行為。合同的當事人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合同的主體即在合同中以自己的行為共同設立、變更、終止相互間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當事人。
(一)電子商務合同中的自然人
1.電子商務合同中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本文所指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電子商務主體在民事法律關系中,享有電子商務活動的權利與履行義務的一種資格。在電子商務活動中影響民事行為能力,影響民事行為效力的主要是年齡和智力因素,法律根據人的年齡和智力情況,賦予其行為不同的法律效力。我國民法中有關于民事主體民事行為能力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不滿10周歲或者是完全不能辨別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10周歲以上18周歲以下,以及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其余的情況下,年滿18周歲或者16到18周歲但是以自己的勞動收入作為自己主要生活來源的人,都屬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電子商務合同中自然人的締約能力
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個人電腦的普及,其更加顯示出高度智能化、人性化的特點。電子計算機不再是科研人員的專利,而是成為大眾化的電子工具。人們己不需要學習十分專業的技術知識,即可熟練使用電腦,且此能力并不高于民事行為一般意思能力的要求,甚至兒童都能成為電腦高手。因此,簽訂電子合同并承擔由此產生的民事權利義務。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也可在電子商務中從事與自己行為能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二)電子商務合同中的法人
電子商務合同中的法人與自然人是對應的一個概念,法人是自然人的組合,法人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組織上的統一,即法人是集合的主體,而自然人則是以個人作本位的主體。法人的另一重要特征就是財產上的分立,也就是個人財產和法人財產的脫離。
(一)電子商務合同中自然人能力問題
我國民法條文和相關的司法解釋中也是對電子商務合同的主體進行了明確的規定,電子商務合同與普通的民事活動一樣,都是要求合同雙方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我們在這里研究的是關于無民事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的民事效力問題。
(二)電子商務對傳統法人制度的挑戰
法人的產生與法人制度的形成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法人的形式和法人制度也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當前,網絡經濟的迅速發展對于整個社會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與社會經濟息息相關的經濟法律制度也將產生深刻的變革。新興的網絡電子商務已經對傳統的法人制度提出了挑戰。
1.網絡電子商務是否需要對法人的權利能力作特殊的限制
法人的權利能力應受法律法規及其自身性質的限制。例如法律規定,法人應在經營范圍內進行民事活動,那么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它究竟是一種經營方式,還是屬于經營的范圍,法律是否應該作出一定的限制?電子商務同時具有了兩者的特性,它既是一種經營的方式,也可以成為經營的種類。
2.網上法人的行為應如何認定
法人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應自行承擔法律后果的行為,法人不同于自然人,法人行為的完成依賴于法人的意思機關和執行機關,最終由具體的自然人來實施。在網絡交易中,如何判斷法人的行為有較大的難度,一是由于當事人的惡意否認,二是由于他人的假冒,這就對網上主體的確認提出了要求。
(一)制定完善電子商務有關法律、法規,特別是要高度重視電子商務過程中在支付。重點是規范在支付手段、支付結算制度。例如電子支付安全保障的問題,在貿易電子支付數據保護問題,并且在法律條文規定的細節中,關鍵要具體,對于電子商務支付要有可操作性。
(二)建立電子商務消費者權益保護網絡。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也必須要完善在全國系統網絡的電子數據監督系統,充分利用現代發達的科學技術手段,裝備電子商務執法監督力量,防止能夠及時有效阻止和監督電子商務違法侵權活動。由于電子商務活動具有全國性、跨地域性,因此在電子商務違法侵權活動中,需要全國政務機關、公安、稅務部門之間互相配合,共同協調一起,共同打擊電子商務侵權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三)加強行政管理,提高執法力度。有關部門應時而生與之相關的管理辦法,相應加大管理力度。特別是要對電子商務活動中的貿易主體進行監督,消費者的權益要予以保護,經營者的商務行為要予以監督。嚴厲打擊違反正常貿易秩序的行為,對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經營者要形成一種長效的警示機制和有效的監督機制。
(四)同時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消費者的維權保護意識。消費者在進行電子商務的過程中,要注意甄別網絡上的虛假信息,避免被網絡不法經營商詐騙。同時,消費者還要學習了解一些電子商務活動中基本的常識,例如部分產品的產品標識,還要學習掌握相關的法律法規,例如《產品質量法》、《侵權責任法》等等,從電子商務活動的整個過程都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五)從政府主體的角度來說,就是要完善相關市場準入制度。主要是在商務活動經營者進入市場的門檻進行限制,嚴格把關,包括資格認證制度、信用保障制度都要完善和落實,各種商務經營者必須要符合相關的制度規定,經過嚴格的審查才可以進入市場,這樣防止許多不法主體違規侵權。
電子商務也是最近這幾年剛剛興起的,這樣的一個新型的網絡在線貿易方式,是國家發展到一定階段與程度的標志。它在改變傳統商務手段,開拓新的市場,產生巨大的效應的同時,也為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帶來了新的挑戰。并且在最近的幾年時間里,隨著網絡科技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可以通過網絡進行網絡購物與消費。但是由于這種形式興起的時間還比較短,我國在這個領域的法律法規還不是非常的健全,在這個網絡貿易中越來越多的問題也是逐漸的凸顯出來,例如消費保障問題、消費侵權問題等等。
總之,為了使電子商務活動能夠健康的發展,由其需要關注電子商務中消費者保護的問題。我們只有通過健全電子商務領域的法律制度,解決消費者商務活動中的問題,才能夠充分保護好消費者合法權益,也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電子商務這種形式在法律法規的保護下健康發展。
[1]李國旗.電子商務法實務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
[2]吳麗娜.電子商務模式下電子合同訂立的若干法律問題[D].云南大學,2016.
[3]鄭明非.電子商務合同訂立法律規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
[4]張維芝.電子商務合同訂立中的法律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1.
[5]薛源.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全球性網上爭議解決體系的構建[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4(04).
D
A
2095-4379-(2017)16-0207-02
BENJOUDAAICHA(1989-),女,突尼斯人,北京郵電大學人文學院,法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