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楠
(咸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長調與蒙古民族民族性格的關系
張 楠
(咸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蒙古長調在蒙古語種,被稱“烏日汀哆”。“烏日汀”為“長久”“永恒”之意,“哆”為“歌”之意。在有的書和相關論文中,直接稱之為“長歌”“長調歌”或者“草原牧歌”等。蒙古長調具有音調高亢,音域寬廣,字少腔長,節奏自由靈活,歌詞簡潔樸實,旋律優美流暢富有華麗的裝飾性等特點,它是一個獨特的文化與游牧文化和獨特的演唱形式的地域文化特征。
蒙古長調;民族;文化特征
蒙古民族以“蒼天”為永恒最高神靈,稱為“長生天”,蒙古人認為至高無上的權利都是由天神“長生天”授予的,天神“長生天”會傳授于地上的一位首領所有權利,并為時刻指引著他們,蒙古人對“長生天”充滿了很強的信仰,一切美好事物都是“長生天”所賜。在這些長調歌曲中都很直白的表達了他們的敬意和崇拜。
蒙古人民對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充滿濃濃的感情,他們熱愛這塊土地,熱愛這片草原,熱愛大自然的一切,對生活充滿了無限向往。從長調歌曲中可以清楚的感覺到他們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大家最為熟知的長調歌曲《牧歌》中寫到:“藍藍的天空上,飄著那白云,白云的下面,跑著雪白的羊群。”這些歌詞通俗易懂,質樸簡潔,給人們呈現出了一種和諧的自然生活。這些歌曲給人的感覺是輕松自然,是一種美的享受,充分表達了蒙古人民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蒙古長調中描寫山川的也挺多,大家經常聽到如民歌《金色圣山》《火焰山》等,都是贊美山川贊美自然的長調民歌。在蒙古民族,他們把一些地區的山稱為“圣山”,當地人們以及周邊的人們每年會去祭拜這些“圣山”,祈求家人平安健康,家鄉風調雨順,他們對“圣山”無比的敬畏和崇拜。
崇尚和贊美民族英雄在蒙古族長調中普遍出現。歌曲《嘎達梅林》講述了蒙古草原上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在1929年前,蒙古封建王公達爾罕背叛了民族,勾結敵人欺壓百姓,占領農民土地,這一惡行激起人民群眾的強烈反抗。嘎達梅林代表蒙古人民去上級反應。但是,事與愿違,不僅沒有控告成功,反而自己被抓入大牢并判處死刑。他的妻子知道后,帶領一腔熱血的救國人民劫獄,救出了嘎達梅林。從歌曲的結構特色可以表達出蒙古人民強烈反對封建貴族,渴望自由的心情,對民族大英雄的崇敬之情。
說到蒙古民族英雄,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成吉思汗。就得提到《成吉思汗頌歌》這首歌,這首歌是蒙古音樂史上獨一無二的贊頌成吉思汗而譜寫的大型宴歌,歌詞中唱道:“圣主成吉思汗開創了,蒙古汗國的法度規章,英主成吉思汗倡導了,蒙古民族的純樸風俗,讓我們高舉起金杯,暢飲美酒歡樂起舞。”聽到這首歌,給人的感覺就是大氣,莊嚴,特別有王族氣勢。
蒙古族流傳著這么一句諺語:“出生的土地賽黃金,喝過的井泉如圣水。”由此可見,他們十分熱愛自己的土地,熱愛自己的家鄉,這種熱愛之情與其他民族相比更加強烈。
歌曲《察哈爾八旗》中唱到:“出生的朝陽嗬咿,晨霧籠罩一片迷蒙,親愛的故鄉察哈爾八旗多么的遙遠。假如我是雄鷹嗬咿。展開翅膀飛回故鄉,無奈我不是矯健的雄鷹,身在異鄉痛苦惆悵。”巴林民歌《穆和勒哈達》:“穆和勒哈達嗬,銀子般白茫茫的沙梁嗬,時刻牽動我的心啊嗬,那是我生長的故鄉啊嗬。芳草如茵的草原嗬,遍地是羊群馬群啊嗬。日夜牽動我的思緒啊嗬,那是養育我的親人啊嗬。”
蒙古人民對父母的尊重尤為強烈,珍重父母的養育之恩。母親的地位,在每個人心里都是無人能取代的,蒙古人在贊美母親的巴林民歌《夏日哈達》中深情唱道:“紅糖再甜也罷,甜不過媽媽的笑容。婆家再富也罷,抵不住媽媽的恩情。”在民歌《朵朵彩云》唱道:“白紙盡管單薄,能擋窗外的寒流。母親盡管年老,能為兒女分憂。”
蒙古人在戰場,在馬背上他們表現的是英勇無畏,是熱情豪放,可是在表達愛情時是往往比較含蓄內斂。如長調歌曲《遼闊的草原》中唱到:“雖然有那遼闊的草原嗬,卻不知何處有泥灘哎。雖然有那俊美的情人嗬,卻不知他的心愿哎。”在《翠玲》中,描寫一對戀人相愛卻不能相親的悲劇,一唱三嘆,感情真摯,歌中唱道:“紅糖雖然能到心,不能一下子吃一石,哥哥雖然和我有情份,可惜不能見我的面。要是我有蝴蝶的雙翅,落在衣襟上跟你走。可惜我沒有這個福份,只好眼巴巴地把你瞅。”
在談到蒙古族長調的時候,不能不涉及到駿馬,生長在草原的每一個蒙古人,從小就和駿馬結下了不解之緣。駿馬在蒙古族人們心中是美的象征,也是民族的象征。民歌《心愛的云青馬》這樣唱道:“我心愛的云青馬,有著騰云的靈性。在遼闊的內蒙古,有著美好的名聲。堅實茁壯的四蹄,有著踏霧的本領。”
蒙古長調是蒙古人民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情和贊美自然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同時它也是蒙古民族生活習慣和精神品質的標志性展示,蒙古長調被稱為“草原音樂的活化石”。2005年11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宣布了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其中“蒙古族長調民歌”就榮列在榜中。■
[1]達·人沁,那仁巴圖.蒙古民族500首.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14.
[2]蒙古族烏日汀哆(長調)的美學特征.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2.
[3]白華.讓民族藝術奇葩永遠綻放-淺談蒙古族長調民歌的發展與繼承.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