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鑄
(江蘇省沭陽縣實驗小學,江蘇 宿遷 223600)
音樂綜合實踐活動讓欣賞教學散發魅力的芳香
王 鑄
(江蘇省沭陽縣實驗小學,江蘇 宿遷 223600)
許多教師在進行欣賞教學時依然采用讓學生聽音樂的方式,這樣既不能讓學生有興趣也達不到欣賞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式,音樂綜合實踐活動在現在欣賞教學中比較受歡迎,不僅能以多樣的形式吸引學生,還能有效的達到欣賞教學的效果。
音樂綜合實踐活動;欣賞教學
人們在聽音樂時無論開心還是悲傷,都是因為進行了欣賞,而不是簡單的聽音樂。欣賞音樂與聽音樂是有較大區別的,欣賞音樂能從音樂中體驗到美,能讓自己精神狀態隨著音樂而改變,無論是悲壯美,還是婉約美,都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小學生沒有成年人的過多的經歷也沒有良好的思維能力,因此其欣賞能力就比較弱,那么就需要教師來進行欣賞教學。音樂綜合實踐活動在欣賞教學中持續散發魅力的芳香。
音樂欣賞在小學音樂教材中有專門的篇章,那么可見國家對小學生是否有音樂欣賞能力的重視,教師們也在積極的進行欣賞教學,但現狀并不樂觀,首先教師們知道欣賞教學讓學生們以聽進行,許多教師反復的播放音樂讓學生去聽,小學生可能本身對音樂并不了解,那么再怎么去聽也是徒勞,當教師們發現這一點后,又想到了辦法,去“講”音樂欣賞,也就是說,學生在聽的時候不能欣賞到其中的意境,教師就邊播放邊講解,這部分音樂表達了什么,那部分又表達了什么,這樣的方式違背了音樂欣賞的本質。可見許多教師雖有對音樂欣賞教學的認識,但是欣賞教學效果并不樂觀。筆者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常會運用音樂綜合實踐活動來進行,起到了較好效果,筆者進行簡單地闡述與同行分享。
學生有生活經驗但不多而且不深刻,對于一些只是偶爾看到的或是聽到的事情沒有再次看到或者聽到很難聯想出來,在音樂欣賞上也是如此。雖然音樂欣賞主要靠聽覺,但也是需要一定的視覺輔助的,蘇少版小學音樂欣賞內容中有許多內容是小學生不容易接觸到的,例如《打字機》,教師可以以多媒體為輔助,幫助學生欣賞。筆者在進行這一內容的教授時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音樂讓學生去感受,在播放后,筆者又展示了四個場景讓學生去選擇哪一個場景更適合這段音樂,同時請學生說明原因。之后筆者將這個場景單獨呈現,又給出三段音樂再次讓學生根據場景從中選擇更合適的音樂,學生只聽音樂可能無法感知《打字機》中所呈現的場景,而通過這種形式引導后,學生能從視覺、聽覺同時感受到。有利于音樂欣賞課的順利展開。將視聽覺進行結合能有效刺激學生的大腦,并且可以加深學生對《打字機》這首音樂的理解。
音樂欣賞中對節奏、情緒起伏的感知也很重要,小學生通過視聽覺不容易將這些變化感知較好,而通過體態活動卻比較容易做到,而且這樣學生在課堂中可以進行活動,符合小學生好動的特點,小學生也比較喜歡這種方式。筆者在引導學生欣賞這類內容時采用了體態活動的方式,因為學生在之前的欣賞與圖片觀看中了解到了場景,那么請學生用動作進行表演相對容易,所以筆者為學生創設了相關情境,讓學生扮演打字員的角色來進行。筆者不限定學生的表演形式,只要是自己從音樂中感知到的用身體的哪一個部位都可以。在學生表演中筆者觀察到同一時間的音樂學生的表現不完全相同,例如在舒緩的部分,有的學生站起來晃晃頭,有的學生甩甩手,有的學生趴在桌子上休息,從學生的這些表現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理解了這部分音樂的內容,并且了解到是打字員打字累了之后放松的場景。筆者沒有告訴學生每一部分音樂是關于怎樣場景的,但學生通過體態動作的表現可以聯想到音樂比較急躁的部分打字員在忙碌,而學生將忙碌表現了出來,當舒緩是放松,學生也表現出來,這樣學生能對音樂內容感知的更好,并且其中節奏、情緒的變化也掌握了。雖與體態動作進行結合教學,但是沒有影響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相反還起到了促進作用。
樂器是音樂欣賞的一個重要部分,一種樂器不能很好地演奏所有的音樂,因此在音樂欣賞時教師還可以利用樂器來輔助欣賞教學。樂器演奏是表現音樂的方式之一, 打擊樂器是學生最喜歡的樂器。教學中適當加入樂器演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進入音樂之中。敲擊節奏運用節奏器,一方面可以復習鞏固已經學過的節奏,另一方面可以模仿生活中的各種節奏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節奏感。這樣,學生深入理解了音樂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欣賞能力的提升。
音樂欣賞可以陶冶情操,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良好心態,因此音樂欣賞教學不容忽視,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對音樂欣賞的各種活動提前進行合理的設計,并且要輔以音樂綜合實踐活動進行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欣賞能力提升,同時促進學生的發展。
[1]張琳.新課程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方法與模式探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4.
[2]曾雪環.談情境教學法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作用[J].新教育,2012(Z1).
G63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