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帆
河北農業大學,河北 滄州 061000
大學校園不良網貸的法律問題思考
張一帆
河北農業大學,河北 滄州 061000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科學技術水平也不斷進步,尤其是網絡技術快速發展和廣泛推廣,深入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傳統的金融業在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下,正在向互聯網金融逐步轉變,其中的校園網貸就是通過網絡技術向在校大學生提供金融服務,這種金融服務方式操作簡單,借款門檻低,尤其是分期還貸、打白條等多重方式吸引大學生嘗試借款消費。大學生通過校園網貸也有了更多的消費需求和強大的購買力。不過,目前我國校園網貸存在很多違規現象,很多網貸公司存在嚴重的違規操作,而大學生對于校園網貸中的問題警惕性不高,從而出現了很多的法律問題,特別是嚴重侵害了在校大學生的個人權益。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國校園網貸的一些法律問題和大學生應在承擔的法律責任,進而提出了幾點改善措施。
大學生;不良網貸;法律問題
任何事物的出現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校園網貸的出現也是順應了現代大學生的需要。例如一些家庭貧困的學生,為了正常的學習通過校園網貸可以支付生活費或者購買生活必需品。有些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需要借用資金進入公司起步階段。還有些大學生,貪圖享樂,愛慕虛榮,追求奢華的物質生活,通過校園貸渠道滿足自身物質需要。校園網貸出現之初一切都是合理合法的進行,也不存在法律問題和風險。但是,隨著校園網貸業務的發展和擴張,越來越多的網貸公司進入了校園,其中不乏一些不良網貸公司,為了追求利益,放寬審核條件,甚至無條件貸款,并且在貸款過程中對大學生存在欺瞞現象,而貸款合同中也有很多不利于大學生利益的條款,最終導致了大學生不良網貸數量急劇擴大,很多大學生和其家庭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不良網貸也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
首先,網貸公司在對大學生進行校園網貸時,要對貸款合同的各項條款詳實告知借款大學生,尤其是還款期限、還款方式、借款利息、計息周期等重點內容要有明確的約定,使其能夠真正的了解校園網貸和自身需要辦理的業務內容。而很多不良網貸公司在具體操作中對于這些內容和違約后大學生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并沒有明確的說明,從而使大學生放松了警惕,掉入“校園貸”陷阱,最終導致了自己在網貸中的被動,損失慘重甚至給個人和整個家庭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其次,網貸公司在對大學生網貸中要進行嚴格的審核,核實大學生的經濟情況,判斷其本人及家庭是否具有償還能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通知其父母,經過其父母的能力。雖然大學生大部分都已經是18周歲以上的成年人,但是其還沒有真正的進入社會生活,自身并沒有經濟來源,所以要征求其父母的意見。不過,實際上很多網貸公司在這一點上存在很大的問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網貸公司在進行貸款資質審核時并沒有通知大學生的父母。再次,網貸公司提供的貸款合同必須合法,雙方的權利義務必須公正,保證自身利益的同時,也要在合法的基礎上保護大學生的利益。但是很多不良網貸公司利用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弱點,在合同中加入了很多不利于大學生的條款,讓借貸公司形容的原本無負擔的“校園貸”瞬間變為可怕的高利貸。最后,網貸公司在大學生無力償還貸款后應該通過合法途徑追償欠款,但是實際中很多不良網貸公司通過違法手段或者極端手段追討大學生的欠款,引發了很多社會問題,特別是侵害的大學生的權益。
首先,大部分大學生都已經超過18周歲,已經是成年人,對于自己的行為應該負有法律責任,在進行網貸的時候有正當的消費目的,同時確定自身的還款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夠進行網貸。不過事實上很多大學生在不具備還款能力的情況下,為了自身的虛榮,盲目貸款消費甚至沾染上很多惡習,最終無力償還貸款。其次,很多大學生進行校園網貸是為了創業,這是應當鼓勵和支持的,但是其中部分大學生的創業項目辨別能力缺乏,將不良網貸納入創新創業項目,觸犯法律構成犯罪,而大學生也會因為不良網貸帶來的負面后果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最后,大學生在貸款后要遵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貸款合同進行還款,但是很多大學生在無力償還貸款后并沒有通過自身努力還款或者尋求家庭的幫助還貸,擔負自身應該承擔的責任,而是采取了極端的方式甚至犯罪,侵害了他人的利益,也斷送了自身大好前程。
(一)加大普法力度,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社會和學校要加大法制教育和宣傳力度,對于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和理念要正確的引導,要勤儉節約,不能愛慕虛榮,貪圖物質享受,在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合理網貸的同時,使其全面的了解校園網貸,特別是在網貸活動中,大學生自身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和義務,深入認識“校園貸”帶來的危害和嚴重后果。而且,要提醒大學生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對于個人信息和隱私要進行有效的保護,防止由于信息泄露導致個人利益的受損。學校要通過專業課程設計、專家講座、普法活動、法制宣傳、以案說法等多渠道、多形式向大學生宣傳法律,加強在校大學生學法、守法意識的培養,使其了解在校園網貸行為中如何防范校園貸帶來的危害,如何用法律保護自身免受傷害。學校、家庭和學生要建立起良性的互動交流機制,讓家長時刻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讓學校也能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態。
(二)拓寬合法籌融資渠道,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新創業能力
當代大學生要善于用知識和智慧去改變生活現狀,去追求夢想,實現個人價值。大膽創新、自主創業既需要有膽有識,開闊的眼界,更需要尋求合法的渠道籌集發展資金。通過創新創業基地孵化、政府財政支持、以好的創業項目吸引投資者。在校大學生應樹立大的格局,規劃個人發展目標,借鑒好的創新創業經驗,把創新創業項目做大做強。避免“校園貸”單一途徑尋求發展資金,加強籌融資知識的儲備和專業學習,將創新創業項目引入正軌。不良“校園貸”讓充滿創新能力的當代大學生背負過高的債務,無法全身心投入創業發展,只有廣泛開拓發展渠道,拓寬眼界,增加項目科技研發和科研轉化成果,讓好項目吸引發展資金,技術入股等方式,實現真正的創新創業。
(三)加強校園網貸監督監管,嚴厲打擊網貸公司違法犯罪行為
國家對于網貸公司的行為要進行規范,嚴格控制網貸公司的產品內容,例如校園網貸的還款方式。期限和利息等內容要在合同中明確的體現,大學生無力還款后的違約責任也要在合同中寫明,并且在簽訂合同的時候要告知大學生。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網貸公司在對大學生進行貸款資質的審核中,一定要嚴格的執行告知大學生父母的規定,再其父母明確表示同意后才能進行放款,而且還要對大學生的網貸額度進行嚴格的控制,堅決抵制無限放貸的行為。在大學生無力償還貸款后,網貸公司必須要通過正當的合法途徑對貸款進行追討,堅決打擊網貸公司的違法追債行為,如果網貸公司存在違法追討貸款,嚴重損害大學生的行為,要從重處罰。
綜上所述,面對不斷發展的校園網貸,我們一方面對于正當的校園網貸要予以支持,鼓勵大學生通過正當的、合法的渠道進行貸款,改善自身的學習條件或者從事自主創業能力。另一方面,對于大學生不正當的消費理念和貸款目的我們要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對于不良網貸公司要堅決予以取締和處罰。使校園網貸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使校園網貸健康有序的發展。
[1]鄒駿妍.大學校園不良網貸的法律問題思考[J].法制博覽,2016(36):82-83.
[2]孫振淋.大學生“校園網貸”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6(30):115-116.
D922.28;F724.6;F
A
2095-4379-(2017)25-0212-02
張一帆(1989-),女,河北黃驊人,本科,河北農業大學,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社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