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媚嫄
天津財經大學研究生院,天津 300222
我國食品召回制度的完善的思考
魏媚嫄
天津財經大學研究生院,天津 300222
無論是毒奶粉還是地溝油,接連曝光的食品安全事故,顯示出我國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存在的疏漏。本文從食品召回的釋義入手,梳理我國食品召回制度的現狀,并通過對比與汽車產品召回制度,指出食品召回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建議。
食品召回;汽車產品召回;食品召回制度
我國的法律法規對食品召回的定義做出了明晰的界定,顧名思義即當食品的生產者發現其生產的產品不符合國家制定的食品安全標準的時候,要立刻停止生產并對市場上已經或者正在售出的食品進行召回,與此同時要做好記錄情況。生產者和經營者都負有對所售食品的安全監管義務,召回是法律賦予經營者的特殊責任。
單單就食品安全的范疇來看,我國的食品召回制度最早可追溯到2002年北京施行的違規食品限期追回制度。而后,在2006年上海緊追北京的步伐頒布了《缺陷食品召回規定(試行)》。上海這一規定的實行開辟了我國食品召回制度在立法層面的先河。在2009年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中表決通過了這一法律,至此食品召回制度在我國終于誕生。2014年新實施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缺陷產品的召回制度進行了完善,并規定適用所有商品及服務,這也表明包括食品安全在內的產品召回制度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而這,既是全新的發展也是更高的起點。
我國的汽車召回制度是最早在我國實施的缺陷產品召回制度,與食品召回制度比較有很多不同之處,但比較食品召回也有可借鑒之處。
二者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召回的主體不同
汽車產品召回不僅保護國內的生產者,并且將從中國境外進口汽車產品到境內銷售的企業也包括在內。而我國的《食品安全法》僅將境內生產者作為食品召回的主體,此外再無其他。[1]這樣界定范圍明顯過窄,顯然這不利于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二)消費者申請召回的規定不同
缺陷汽車召回制度中賦予任意單位和個人投訴權。而在食品召回制度中缺乏與之相關的規定,這無疑剝奪了公眾的監督權,不利于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維護。
(一)法律體系不健全
在我國的《食品安全法》中食品召回制度只是一個框架,與之相應的更詳細的實施細則并沒有被指定出來。反觀《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更多的關注的是出現食品安全事件時對消費者的保護,而沒有相應得預防機制,側重強調的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事后的救濟。目前我國的食品召回實際上還是主要依靠《食品召回管理規定》這一部門規章。但是其與地方政府規定的標準不僅不一樣,更有甚者是互相沖突的。這樣的制度是無法應對我國層出不窮的復雜的食品安全危機的。
(二)未形成健全而完備的食品溯源機制
食品溯源機制是我們公認的管理和控制食品安全問題的一個重要方式,它以防范重于懲罰為理念,目的在于將事前防范前置然后再適用事后懲罰。目前,我國的食品溯源制度還處在萌芽階段,所涉及的范圍只是畜禽類產品。在全國還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獨立運行的食品溯源制度。[2]在社會實踐層次,食品生產企業存在諸多不良問題,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根本不可能準確溯源。這些也就造成了食品召回制度無法有效有力推行。
(一)建立食品召回制度的法律體系
[3]在此筆者認同王利明教授的觀點,建立統一的《缺陷產品召回法》對包括食品召回在內的多種產品的召回進行統一的規制。我國產品的召回制度,涉及被召回的產品無論是汽車、藥品還是討論的食品,都有各自不同的缺陷標準(食品劃分為不同的等級),但是標準各異,汽車規定為缺陷,藥品規定為具有安全隱患,食品規定了不同等級。這些各不相同的標準很容易產生認識的沖突,成為生產者或經營者推卸召回義務的借口,從而去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因而,建立統一的召回法在法律上擴大召回制度適用的范圍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建立食品責任保險制度
其實我們并不難發現我國的食品企業規模小,經濟實力弱。食品安全事件帶來的損失,他們很難承受與應對。食品責任保險制度作為一個中轉,能將該損失轉嫁給社會,分散損失的影響力,以此增強生產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4]因而,建立食品責任保險制度不僅是個“雙贏”的制度,而且迫在眉睫。
[1]韓國莉.我國食品召回制度評析[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
[2]王利明.關于完善我國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的若干問題[J].法學家,2008.
[3]何悅.對我國食品召回制度有關問題的立法建議[J].河北法學,2008.
[4]王宗玉.論我國食品召回制度的改革及完善[J].法學家,2009.
D
A
2095-4379-(2017)25-0229-01
魏媚嫄(1992-),女,漢族,天津財經大學研究生學院,法律碩士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