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昇平署負責的其他中秋節活動
內務府昇平署除負責演劇外,還要辦理很多其他事務,這在中秋節間體現得尤為明顯。
據宣統二年三月所立《昇平署事宜檔》,昇平署有「辦理太陽供、七夕供、月供前伺候念道經、齋意,書寫經本疏詞」的任務。中秋節間宮內要祭月,稱為月供,昇平署需有人在月供前「念齋意」,即誦念禱文。
道光十年《恩賞日記檔》載:「八月十五日,涵月樓月供改奉三無私檐下,萬歲爺酉初一刻至月供前拈香,酉初三刻送焚化畢。」
同治五年《差事檔》載:「(八月)十五日,養心殿月供前念齋意。」
同治七年《恩賞日記檔》載:「(八月)十五日,漱芳齋承應《天香慶節》(后八出)。酉時,萬歲爺養心殿月供前拈香,伺候念齋意,內學隨樂。」(這一年八月初六日在漱芳齋演了《天香慶節》的前八出)
光緒二十九年《恩賞日記檔》載:「(八月)十五日……未正一刻 萬歲爺玉瀾堂月供前拈香。」
可以看出,月供時長約半個小時,早期在下午五時左右開始,清末提前至下午三時。皇帝要先到月供前拈香,最后以焚化紙錢等結束。其間有昇平署人員(應為太監)念齋意,并有奏樂。地點是皇帝的寢宮,駐蹕圓明園則涵月樓、奉三無私,紫禁城則養心殿,頤和園則玉瀾堂。
除在月供前念齋意外,昇平署的下屬機構「中和樂」還要負責一部分中秋節間的祭祀及禮儀活動。
道光二十八年《恩賞日記檔》載:「(八月)十五日 祭惠濟寺、河神廟,中和樂伺候作樂。」
光緒二十年十月初十日,是慈禧太后六十整壽,這一年的中秋節,為慈禧太后上徽號至十六字。當年昇平署《恩賞日記檔》載:「八月十四日,卯正一刻,慈寧宮進奏書,中和樂伺候中和韶樂。十五日,萬歲爺卯正十分慈寧宮恭進徽號曰: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十六日辰初,萬歲爺樂壽堂遞如意,中和樂伺候丹陛樂。乾清宮頒詔受賀,中和樂伺候中和韶樂。」《昇平署事宜檔》中稱「本署中和樂遇有皇太后崇上徽號,在宮內等處安設樂器事」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