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雪平
弘揚紅旗渠精神 敢于擔當擔責
文/張雪平
9月6日至8日,陜西省檔案局黨支部書記和黨務干部一行20人在機關黨委的組織下,接受紅旗渠精神教育,通過專題教育、現(xiàn)場教學、觀看《楊貴訪談》等一系列活動,傾聽幾十年前艱苦歲月的動人故事,體驗“劈開太行山,誓把林縣河山重安排”的豪言壯志,領會那條幸福之渠的豐富內涵,感悟這一震撼靈魂的紅旗渠精神。
紅旗渠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林縣人民在條件十分艱難的情況下修建的,從太行山的山腰引漳入林,這項工程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在紅旗渠紀念館的展廳里,陳列著當年修渠民工用過的鐵錘、鐵鉆、籮筐、提燈等物品。一件件珍貴的實物,一幅幅感人的照片,記載著60年前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紅旗渠精神蘊含著黨的領導、群眾路線、干部作風、革命精神等十分深刻而豐富的內涵,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優(yōu)良品質和勞動人民的光榮傳統(tǒng),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和巨大凝聚力。立足本地條件、依靠自己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戰(zhàn)天斗地、百折不撓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顧全大局、齊心協(xié)力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不計報酬、不怕犧牲的無私奉獻精神,充分體現(xiàn)了林縣人民在修建紅旗渠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優(yōu)秀品質,構成紅旗渠精神的基本內容。
紅旗渠是黨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巖上的一座豐碑,紅旗渠是加強黨性教育的生動教材,紅旗渠精神是共產黨人的傳家寶。我們要把對紅旗渠精神的理解,融入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之中,融入到開創(chuàng)檔案事業(yè)新局面之中,學習紅旗渠人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勇于擔當?shù)呢撠熅瘛諏嵵馗傻墓ぷ髯黠L、無私奉獻的為民情懷、精誠合作的團隊意識、清正廉潔的高尚品德,不斷修正、完善和提升自己,做合格的共產黨員。
(作者單位:陜西省檔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