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樂
阿樂畫故宮之南十三排的南三號院
阿 樂
上次說到故宮出版社所在的南十三排,其實這里的每個小院兒都各具特色。但你要問我最喜歡哪個,答案一定是《紫禁城》雜志(以下簡稱「紫刊」)編輯部。
記得第一次去紫刊編輯部還是二〇一〇年。那時我剛到故宮工作不久,被告知有個小院兒很是好玩兒,就跟著辦事的同事過去瞅瞅。記得當時怯生生地拉開一把椅子想坐下,卻發現椅墊兒上呼呼睡著只小貓。再仔細一瞧,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箱子中、窗臺上都有喵星人的身影。這些貓咪們,各有各的名字:常看見的有妞妞— 一只白色短毛藍眼睛的母貓;有小扒,你只要給它一個眼神,它就會立刻友好的過來扒住你;還有一只叫周杰棍兒,聽說是因為嘴巴長得很像周杰倫—總是一撇一撇的而得名。除此之外還有弟弟、小三、小九、小黃、小猴、姐夫、胖虎、小老虎、大嗓門……愚蠢的人類如我表示已然暈菜,根本記不全它們的名字,但保證會一直記掛著一只名喚小美的貓。
它是一只毛發油亮的小黑貓兒,出生于二〇〇八年,算起來是比我還資深的故宮「員工」。它很特別,不愛扎堆兒、也不和其他貓搶食、很仗義、喜歡打抱不平。周末來單位畫畫兒的我總是特意騎車到紫刊門口,隔著門輕輕地呼喚:「小美小美」,然后一個黑色的小身影就會從門底下鉆出、來到我身邊。我坐在門檻兒上發呆,小美則臥在一旁,這時心里莫名的就安心了許多。寫到這里我不禁充滿歉意,因為常常忘記給它帶吃的,而且有可能吵到它睡覺,但即便如此,小美依舊會很給面子的出來瞅瞅我,真是只好小貓啊!
屋里的一張小畫兒上畫著小院兒所有小貓、鏟屎官和植物的大合集,特別有趣。如今畫畫兒的人不知跑去了哪里,小畫兒卻一直都在,被放進相框保存了下來。時光荏苒,它竟也成了「文物」,見證了小院兒的變遷。
午間畫畫時能聽到紫刊鏟屎官們的聊天。竊以為他們很像一部年代久遠的國產劇《編輯部的故事》中的人物:該劇講述的是一部名為《人間指南》的雜志社里六個年紀不等、性格各異,卻都善解人意的編輯之間發生的故事。正所謂:「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東南西北萬象難收,一間平平常常的屋,幾位忙忙碌碌的人;一本熱熱鬧鬧的書,幾顆實實在在的心;有意人間指南,無奈人各東西;有意替人分憂,無奈心事難移,說不出是苦是甜,分不清是我是你。」紫刊于我而言一直是一個溫暖的存在,我的一大夢想就是在紫刊當一株小草。時不時被小貓們啃啃,就當理發了!另外小貓們的「家長」灰貓老師也表示隨時歡迎我過去,可以和院子里的木槿作伴。真希望有一天可以美夢成真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