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琳
(九江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0)
關于對中國古典舞技術技巧課教學方法的思考
王常琳
(九江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0)
中國古典舞主要是在肢體語言的基礎上塑造一定的藝術形象,而古典舞的技術技巧是其重點表現形式,更是展現藝術魅力的根本途徑。基于此,文章從中國古典舞技術技巧教學難點入手,對其教學方法的創新展開了詳細研究,有利于古典舞技術技巧教學效率的提升。
中國古典舞;技術技巧;教學方法;創新
中國古典舞中包含了大量的舞蹈元素,如中國戲曲元素、武術元素等,而且其中還涉及到了西方芭蕾舞的訓練,實現了中國傳統審美與中西方舞蹈元素的有效結合,進而體現了中國古典舞多元化的審美樂趣。但是,在中國古典舞的教學中,技術技巧課教學中存在一定的難點,現階段基于古典舞題材的舞蹈作品中,包含了豐富的技術技巧,而且其難度較高,融合的元素也較多,舞姿造型更加多元化,因此,教育人員在開展實際教學時,需要不斷創新和研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對于古典舞技術技巧動作缺少一定的認知,無法有效融合中國古典舞和西方芭蕾舞,從而出現身體僵硬、舞蹈動作不到位以及缺少感染力等現象。這對于古典舞技術技巧核心內容的體現以及古典舞自身藝術審美個性的彰顯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為了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實現中國古典舞表演事業的良好發展,需要在原本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不能只對表演者的動作、行為以及能力等進行規范,還應該加強技術技巧的有效教學,使其與古典舞教學融合得更加科學合理,有效解決技術技巧課教學中存在的難點,促進中國古典舞的可持續發展[1]。
之所以在中國古典舞技術技巧課教學中融入武術訓練,主要是因為中國古典舞技術技巧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武術,通過融合武術訓練,能夠加強學生支配肢體的能力,進而實現自身技巧的提高。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中國古典舞表演家曾經接觸過武術,其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王萍,在古典舞訓練體系中對武術進行了講解,而且留下了眾多的技術名稱和訓練方式。對于學生而言,訓練武術能夠激發其爆發力,調整氣息的運用,保持動作穩定,總之,具有非常好的訓練效果。但是,目前我國古典舞訓練沒有對武術訓練的融合引起重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認識到武術訓練的重要性,對其進行充分應用,實現學生肢體支配能力的提升。在進行古典舞氣息訓練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訓練太極,因為訓練太極能夠順暢整個人的身心,實現氣息的流通。一般來說,中國古典舞比較注重腰部的力量,而通過武術訓練能夠強化腰部的訓練,促進了古典舞技術技巧的順利完成。除此之外,武術訓練中的心神相合、氣意相通身體哲學,能夠使學生在訓練時對腰部進行有效的支配,進而實現腰氣合一,體現出中國古典舞表演者動作的統一性。
節奏訓練對于中國古典舞技術技巧教學效率的提升有很大幫助,能夠加強學生對節奏感的認知,從而實現學生舞感的培養,有效掌握氣息訓練節奏。中國古典舞中技術技巧動作節奏感的形成,不僅能夠加強表演者的表演連續性,而且還符合觀眾的欣賞心理,充分滿足觀眾的觀看需求,實現與表演的有效統一。古典舞技術技巧節奏構成非常特別,其動作形態的基本節奏由變速特點較強的彈性式節奏所構成,該種彈性式節奏對于古典舞中時間性的轉變以及時間點的掌握非常重視,強調虛實結合、動靜相宜,充分體現出了節奏的自由性與靈動性。在古典舞技術技巧節奏實踐訓練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對在古典舞技術技巧中應用節奏訓練的根本原因進行講解,還要對不同節奏訓練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進而徹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之后利用古典舞技術技巧的教學加深學生對節奏規律的掌握。由此可見,在中國古典舞技術技巧教學中融入節奏訓練,能夠不斷培養學生的舞感,進而表現出中國古典舞的張力,實現古典舞的可持續發展[2]。
在中國古典舞的實際教學中,應該注重因材施教的理念,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個性化教學,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古典舞教學質量,還能使學生形成特殊的技術能力。因為每名學生在身體條件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大部分技術技巧不適合所有學生學習,比如,身材嬌小的學生在翻騰動作方面可能更有悟性,而身材修長的學習在跳、轉等方面更能體現自身的優勢。因此,在實際教學時,教師應該按照學生的特點,在原本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對學生展開針對性教學,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掌握一個屬于自己的動作。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古典舞技術技巧課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對于一些具有舞蹈潛力的學生而言,不能局限于指定的舞蹈動作,應該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出潛力,實現古典舞技術技巧的創新,進而提高古典舞技術技巧課的教學水平。
綜上所述,古典舞的技術技巧課教學對于其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一定要轉變以往的教學模式,不斷探索新興的教學方法。要根據實際情況展開針對性教學,從而充分挖掘每一位學習者的潛能,加深對中國古典舞的認識,在融合武術訓練、注重節奏訓練以及開展個性化教學的基礎上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從而為觀眾帶來更具欣賞性的中國古典舞作品。
[1]楊嵩.對中國古典舞技術技巧課教學方法的思考[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1.
[2]金嵐.中國古典舞教學中呼吸的訓練方法[J].藝術科技,2015.
J712
A
王常琳(1985—),女,漢,江西省九江市,本科,講師,九江學院,研究方向:古典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