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洋
(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在鋼琴表演中音樂美學素養的重要作用
趙 洋
(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音樂美學是從音樂藝術的總體高度進行研究的,它所體現出的是鋼琴演奏者音樂文化素養的程度,鋼琴演奏者的文化美學素養對鋼琴表演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扎實的音樂理論知識,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深厚的音樂美學文化素養是鋼琴演奏者提高自身演奏的至尊法寶。
鋼琴表演;音樂美學;文化素養;重要作用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而鋼琴又是表達音樂藝術的一種工具,在鋼琴表演中表現出音樂美學素養至關重要。現代社會鋼琴演奏者的音樂美學素養對鋼琴的表演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豐富演奏者的人生閱歷,同時也體現出演奏者的音樂功底。在鋼琴的彈奏中,表演者要想豐富音樂作品的內涵,或者加入自己創造性的想法,必須有深厚的音樂美學素養功底。
音樂不同于其他學科,它作為一種藝術,有其自身獨特的性質。音樂主要由四大因素組成:旋律,節奏,和聲,音樂。這些要素是有一定的標準的,按照不同的音高,構成不同的旋律。聲音的有序組織就形成了不同的音樂節奏,音樂自身就有一定的審美標準[1]。音樂有一定的美學法則,美學是人類最感性的認知,在追求美學的道路上,演奏者和音樂的美學法則是一致的。人類有七情六欲,心里是相當復雜的,有歡樂,痛苦,猶豫,矛盾等等。因此在對音樂追求的道路上也有自身的情緒,演奏者若想演奏好一首曲子,就必須對該首曲子具有深刻的理解,同時也要滲進自己的情感,用心去詮釋音樂所帶給我們的美好情感。
努力學習積累音樂理論知識具有重要意義。鋼琴演奏者除了在平時演奏外,也要在平時多積累音樂的理論知識。只有扎實的音樂理論知識才能加深對鋼琴作品的理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在學習音樂理論的知識中,要結合鋼琴作品,分析其中所包含的的音樂知識,這樣才能加深對音樂理論的學習。同時也能提高對鋼琴作品的理解。在賞析鋼琴作品要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去看待,這樣才能全面的把握鋼琴作品所體現出的深刻內涵[2]。
演奏者要積累鋼琴作品的審美知識。鋼琴表演者在演奏作品時會帶有自己的感情在里面。鋼琴演奏者需要對不同時期的作品進行揣摩,借鑒,研究,分析作曲家在創作中的感情,只有這樣才能慢慢提高自己的音樂美術素養和鑒賞能力水平。表演者在演奏曲目時,腦中要時刻有這首曲子的音樂樣式,靈活的展現出來,這樣演奏出來的效果才不會平淡無味,才會贏得觀眾的喜愛。提高自身的審美水平要注重平時的積累。人并不是與生俱來就有審美能力,都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觀察研究而是慢慢積累的。鋼琴演奏者在日常的訓練中要將這種體驗深入到演奏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
鋼琴演奏者要有豐富的想象力。藝術創作重要的是來自靈感,來自精神上的財富。創作的不是個人思想而是所表現出來的外在形象[3]。因此豐富的想象力對提高音樂作品的審美能力至關重要。鋼琴演奏者在平時的演奏中都要加入自己豐富的想象。為以后的演奏打下良好的基礎。
鋼琴演奏者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它是通過感性的認識體現出來的。但是,人類的感性認識具有不同的層次,每個人所表現出來的音樂氣息也各有不同[4]。要想使自己彈奏的音樂作品具有豐富的內涵,就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音樂文化修養。目前,有很多的鋼琴演奏者在表演的過程中,缺乏音樂理論方面的修養,對作品是一知半解,理解不夠深入。因而不能正確的傳達出創作家真正的意圖,從而使作品失去了原有的思想。對此,提醒廣大的鋼琴演奏者一定要極其重視音樂美學素養在鋼琴表演中的重要作用,演奏者只有提高自己的文化美學素養,才能在演奏中將文化現象和感受相結合,最終才能在演奏中體現出作品的靈魂。
一個優秀的鋼琴演奏者是應該把激情的創作和冷靜的自我形態有機的結合起來的??v觀國內外,哪一個優秀的鋼琴演奏者不是將感情和理智有機的結合起來?用感情打動還是用技術征服觀眾,兩者的區別就在于審美觀的不同,有些善于探究作品的演奏家,在演奏時能夠很好地把握感情和技法的結合。就是因為人的情緒相當復雜,才要求鋼琴演奏者在要演奏時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早在幾百年前意大利人發明鋼琴,一直發展到現在,鋼琴的演奏融入了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和習俗,形成了豐富的鋼琴文化內涵。因此一個偉大的鋼琴演奏者要體會創曲家創作這幅作品的背靜文化和所想要傳達的意思,理智的嚴肅的去對待每部作品,展現出一種敬業的精神。
社會在不斷發展,如果鋼琴演奏者想要在音樂屆獲得一席之地,就要不斷突破自己,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積極進行音樂創新。那么,如何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呢?要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就要在平時的的演奏中加強自己。例如在一些演奏中要即興發揮,通過這種方式來最大限度的開闊自己的想象,讓其靈魂自由奔騰。在長期的練習中慢慢地就會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不僅如此,鋼琴演奏者還應加強自身理論知識的積累,只有扎實的功底才能在作品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形成良好的創作能力使自己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的時代中求勝,才能使自己持續健康的發展。
音樂美學文化素養是的高低決定著鋼琴演奏者能否彈出一首優美動人的曲子,能否真正贏得觀眾的喜愛,能否真正傳達出創曲家的意圖。音樂美學文化素養的培養不是一時半刻所能形成的,它需要鋼琴演奏家在日常的生活中,訓練中,慢慢地積累和用心的研究,才能夠真正的擁有音樂素養,才能在鋼琴演奏生涯中有所造詣。■
[1] 譚嘉琪.音樂美學素養在鋼琴表演中的作用[J].教育,2015,48.
[2] 同[1]
[3] 葉芳,劉波.鋼琴表演中音樂美學素養的重要性探析[J].長江大學藝術學院,2014,08.
[4] 同[3]
趙洋(1982-),女,吉林長春人,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鋼琴表演與教學。